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焦讲农技之山东春季马铃薯栽培技术

1

、选地:

1)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地势较平坦,水源方便充足,无内涝的地块。

2)选择PH5.5~7.5的中性和微碱性的壤土或沙壤土。旱地最高不能超过7.8,有大型喷灌条件的不能超过8.2

3)马铃薯要尽量避免重茬,尽量避免与茄科作物(西红柿、茄子等)和根茎类作物(甜菜等)连作。豆科作物、禾本科作物是马铃薯的良好前茬。

机械起垄

2

、精耕细作、配方施肥,创造适宜生长的土壤条件:

1)整地:应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耕作层深厚、土质疏松的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将病叶、病株带离田间处理。立冬前深耕30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风化,冻死越冬害虫。深耕前每亩撒施有机肥(土杂肥、或腐熟好的牲畜粪便)2000-3000KG。播种前耙细,达到耕层细碎、田面平整无根茬,做到上平下实。播种前查看土壤墒情,墒情差的要先造墒再播种,以免播种后浇水次数多,地温低,导致出苗慢或病害发生。

整地

2)配方施肥:配方施肥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马铃薯生长期间对肥料的需求,同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马铃薯对氮磷钾需求的比例是:2:1:4。根据5000千克的目标产量和马铃薯需肥规律提出了如下施肥方案:在增施农家肥的基础上,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200-300千克、三元复合肥(氮-磷-钾为15-10-20或15-12-18)100-140千克、控释氮肥4千克、硫酸锌0.8-1千克、硼酸0.8-1千克,商品有机肥在土地耕翻时撒施一半,三元复合肥于马铃薯始花期冲施30千克,剩余肥料均于播种时沟施。

施肥

3

、选用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的脱毒种薯:

选用良种是土豆高产栽培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优良的脱毒种薯是马铃薯高产的关键。而山东部分地区农户为了节省开支,选择自己培育的种子或者置换种子进行种植,往往产量和品种会很低,从而得不到好的收益。适合山东地区种植的高产早熟品种有: G2鲁引一号、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滕育1号等中早熟品种,剔除烂薯、病薯、畸形薯等,晾晒2-3天,留种,每亩用种量100-150KG。

选种

4

、切块、拌种,提高植株抗性,保证田间苗齐、苗壮:

有三种种植方式:1、先切块再催芽(设施栽培区);2、切块后直接播种生芽(地膜覆盖种植);3、先催芽,后切块播种(北方一季马铃薯栽培区)。

4.1 先切块在播种的,要在播种前15-20天,进行切块后催芽(山东地区设施栽培区域常用方式)。

切块

4.2 先催芽后切块的,在播种前2~3d开始切芽块,每个芽块至少有一个芽,芽块重量在20g左右,每公斤种薯约切50个芽块。切芽时要靠近芽眼边缘,将种薯切成三角块,不能切成片(北方大田马铃薯一季种植区常用方式)。

催芽后切块

切后晒种:切完后适当晾晒一下,促进切口风干,进行拌种。

适当晾晒

拌种:部分地区自习惯用草木灰进行拌种,作为处理伤口使用。但是对于预防病虫害效果一般,为了预防各种土传病害尤其是种子带菌的像近年来发生严重的黑痣病等,建议可以使用马铃薯专用拌种剂或者用50%异菌脲50毫升+60%吡虫啉20毫升/100公斤种薯喷淋,兑水1000毫升,晾干后播种。也可以用70%丙森锌100克+60%吡虫啉20毫升/100公斤种薯喷淋,兑水1000毫升,如果是固体拌种的话,可以用70%甲托+20%叶枯唑(或72%农用链霉素)+滑石粉按照3:100的比例掺匀进行拌种,一般1千克药粉拌种100公斤薯块。

草木灰拌种

拌种剂拌种

拌好后进行催芽。使用药剂拌种后可以减轻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的为害,特别是土传病菌的侵染,提高植株抗性。

5

、催芽、晾芽:

在播种前15~20d,将种薯放在20℃避光环境中催芽10~15d,当芽长0.5~1cm时,将种薯放在15℃有光环境中晒芽,使芽绿化粗壮,后进行播种(此方式用于设施大棚人工栽培区域)。

埋土催芽

扒种

催芽后炼苗

地膜栽培,拌种后晾晒一下,直接进行机器播种,覆膜栽培。山东大部分地膜栽培区域选择播种-覆土-封闭除草剂-覆膜-覆土的操作模式。

播种

人工覆膜

机械覆膜

6、拱棚栽培,延迟收获,延长生育期:

采用拱棚栽培,将春马铃薯的适宜播期由露地栽培的3月中旬提前到2月中旬,使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处于白天高温、夜间低温的最佳时期,有利于产量的提高。适当延迟收获,由原来5月上旬延期到5月底或6月上旬收获,延长马铃薯的生育期,增加产量和商品率。

小拱棚

大拱棚

双色地膜覆盖,大拱棚

7、宽行大垄栽培,创造良好的个体群体关系:

为了合理解决密度和通风透光之间的矛盾,实行一垄双行种植,并将垄距由原来的55~60厘米加宽到75厘米左右,双行种植,小行距20厘米左右,株距25厘米左右。每亩定植5000~5500株。培大垄,减少青头,增加产量。

种植模式

8、加强田间管理:

8.1 及时破膜

播种后20~25天幼苗将陆续顶膜,选择晴天及时将地膜破孔放苗,并用细土将破膜孔封严,坚持见苗就放的原则,坚决避免热害烧苗。

小拱棚栽培破膜

8.2 调控适宜生长的温度

早春拱棚栽培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是棚内温度的调节。马铃薯播种时外界气温在3℃上下,有时还有霜冻,此时保温是重点,在中午通2~3小时风即可,而且通风口要小,为保持地温,在播种前造墒、播种后浇一水的情况下团棵前不再浇水。在早春寒流袭击时,采用加盖草苫、点放堆火、加小拱棚、覆盖地膜等方式增温保苗,确保幼苗不受冻害。经常擦拭农膜上的灰尘,保持最大进光量。随外界气温的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拱棚内保持白天20~26℃,夜间12~14℃,至4月上旬可完全撤膜。在薯块膨大期要小水勤浇,在保障马铃薯需水的同时,降低田间温度。

8.3 适当浇水

在整个生育期,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小水勤灌,每次浇水不漫过垄顶。在收获前7天左右停止灌溉,以利贮藏。

拱棚内拱棚栽培浇水

8.4 合理追肥

在盛花期每亩追施马铃薯配方肥(氮-磷-钾为15-10-20或15-12-18)40千克,可以解决马铃薯生长后期缺肥的问题,提高产量和商品率。

人工半机械施肥

8. 5 保护叶片,尽量延长功能期

及时喷施保护剂预防晚疫病和促进地下块茎生长的营养剂。叶面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叶片的抗衰老能力。另外,叶面追施适量的氮、钾肥可以提高植株的营养水平,延缓叶片衰老。

冲施地下害虫

9、综合防治病虫害:

目前山东地区马铃薯早晚疫病成为主要病害,黑胫病、青枯病也逐年上升。由于拱棚马铃薯种植时间早,至收获时没有地下害虫和蚜虫、螨等虫害。

9.1 搞好病害预测预报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田间生长状况,结合当地农业局植保站做的病害预测,提早预防。

9.2 制定科学全程植保方案

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以及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要求,在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中采取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配合使用的原则。在防治上采用“加强预防、早期防治晚疫病”的技术:一旦发现晚疫病的中心发病点,立即摘除病部,并联合周围种植户统一防治晚疫病,切断晚疫病流行的环节。采用科学方式进行化学防治:马铃薯始花期喷1次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25毫升+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40克/亩,以达到补锌抗病和杀灭部分病菌的作用;薯块膨大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或雾天,可交替喷施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150克/亩、10%氰霜唑悬浮剂50毫升/亩,间隔7~10天施用1次。晚疫病发生初期喷施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10%氰霜唑悬浮剂、72.2%霜霉威水剂或50%氟啶胺悬浮剂等治疗性强的药剂以控制住发病中心,以后每隔7~10天喷施保护性药剂+治疗性药剂,一般生长期喷药3~4次即可。青枯病发病初期用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交替喷雾2~3次;黑胫病发病初期用39%精甲恶霉灵、56%甲硫恶霉灵、72.2%霜霉威水剂交替灌根、喷雾2~3次。

生长过程中喷药

最后祝大家都有一个好的收成!!!

成熟后的马铃薯


承担一份责任,坚守一份承诺,为农民服务,想学习更多农业种植技术,敬请关注头条号【大焦杂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铃薯多层覆盖高效栽培技术——来自崔光军的图书馆
脱毒马铃薯大棚高产栽培技术
马铃薯早熟、丰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早春马铃薯高效丰产技术,看这一篇就够了!
紫土豆
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