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玩味(106):心怀敬畏雕王梦 人间凡匠夺神工

——徐州汉墓螭纹佩饰工艺神韵简赏

古玉神韵是一个形而上的难以用语言表述的范畴,然工、型、纹、沁皆有神韵可赏,如果洞察其壶奥则心领神会,如果不得其门而入则视而不见。

仅工艺而言,古玉今工堪称天壤之别。如果细心品味,古玉工艺上的精益求精往往令今人叹为观止,其神韵跃然而出。

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厅展出的的一件蟠龙玉佩(图1)就是这样一件神韵毕现的古玉饰件了。

图1

体积仅长5cm宽3.9cm厚0.7-1cm、重仅18g的超小件,如果不刻意关注,可能都难以进入视线(图2)。

图2

而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在如此小而薄的玉料上,汉代玉作匠人竟然雕出了神态各异、活灵活现的一主二辅共三条螭龙(图3),这种高超的雕琢创意虽非绝无仅有,但也属破天荒的大胆构思。

图3

特别绝妙的是:在此小小的、不足20平方厘米的玉佩上,玉工技匠竟然将圆雕、镂空雕和浅浮雕等三种雕琢技法糅合运用,达到了雕琢技艺的高度圆融统一,使螭龙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1)主体纹饰螭龙1

主体纹饰螭龙占据了整个画面大约七成的位置空间,从点睛之笔的龙首圆雕起、逐步过渡到龙身的镂空雕和龙尾的浅浮雕,螭龙张力十足、傲视沧穹(图4);

图4

圆雕龙首是工艺神韵之所在,在仅仅大约不足0.5厘米的圆雕料体上,雕琢出嘶吼的龙口兽牙、怒目圆睁的龙眼、警觉贴颈的兽耳,应有尽有纤毫毕现,神态昂首怒吼(图5),如此微型圆雕堪称玉之神韵、难不叹为天工!

图5-1

图5-2

(2)辅助纹饰螭龙2

主体纹饰之外安排两条辅助螭龙纹饰作为呼应,其中辅助纹饰螭龙2在主体纹饰基础上用镂雕形式体现,露出龙首和龙颈,龙身部分被主体纹饰遮挡,并在主体纹饰螭龙下方穿出了尾部。辅助纹饰螭龙与主体纹饰螭龙背首相望,用以凸显纹饰的张力(图6)。

图6-1

图6-2

(3)辅助纹饰螭龙3

另一辅助纹饰浅浮雕螭龙,呼应平衡,使整个雕琢画面整体和谐统一(图7)。

图7

整件佩饰的工艺难点仍然在圆雕龙首部位。古工圆雕、浮雕皆用管钻取料、镂空雕也用管钻打孔定位(参见《古玉学步(191):高古浮雕看减地再识浮雕老工艺》),由于圆雕深度难以打磨尽净的关系,底部残留管钻痕历历在目,是又一件非常难得的出土古工艺标本(图8,参见《古玉玩味(80):浮雕透雕巧作工管钻留痕显灵动》)。

图8

惊叹:直径仅约1毫米左右的钻孔,钻管究竟是用的什么材料呢?

此玉佩为1986年徐州北洞山楚王墓出土玉器之一,很有意思的是:在发掘简报中描述为骨制品,博物馆展厅描述为玉制器,网页说明:“以透闪石制成,由于受沁呈鸡骨白,上有黄白色包浆”。

王玉时代心存敬畏,巧夺天工神韵毕现(图9)。

图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玉玩味(69):雕技绝唱夺天工 汉玉辉煌呈巅峰
『 汉代螭龙・圆雕与佩 』
谈玉——新石器玉器浅说
古玉界:玉器断代的科学依据—雕琢技法、制造工艺
夏代玉器特征
解析:辽代玉器的雕刻工艺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