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朋友圈仅三天可见?这其实透露着你的社交观

01

设置这个权限的人心态可能是:

过去喜欢发自拍、立flag,怕内容太多刷屏,所以就关了;

担心新加的朋友与自己三观不符,以前表达的东西可能会有损自己的形象。

而三天可见,刚好满足了这种社交需求,让大家只能看到当下最满意的自己,又避免屏蔽别人带来的麻烦。

社交网络的开放性,常常让人把每一个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都假想成观众,给自己加戏,活得像戏精本精。

实际上,你思前想后,担心太多,但别人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关注你。

而真正关心你的人,隔三差五想拜访你的朋友圈时,却被你用那条冰冷的线拒之门外。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反馈,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而假想出许多观众,不自觉开始表演。

然而,我们活得这么用力,却并没有那么多观众,更多时候,只是一个人在拙劣地表演。

好的生活状态,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02

朋友小美失恋了,本来有点后知后觉,觉得分手错不在自己,也没有引起太大的情绪波动。

但有一次,别人开玩笑说,你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像失恋的样子。小美心态崩了,立马进入失恋的状态。

去咖啡厅喝咖啡,突然很忧愁地来一句:一段时间没来,最喜欢的味道下架了;

路过某条街,发了一条状态:就是在这条街上,有人夸我笑起来有春天的气息;

喜欢的歌星要到隔壁城市开演唱会,想起跟前男友的约定,又感慨人生若只如初见;

下雨了感叹没有人送伞,烟花绚烂也能让她伤感一番……

失恋的人,无论遇到什么事,好像都很应景。

到最后,小美也说不清,给自己加那么多内心戏,究竟真的是因为失恋,还是只是为了扮演失恋者的角色。

实际上,咖啡厅会经常推出新产品,街道依旧每天人来人往——地球正常运转,从未配合谁的情绪。

而你放任情绪肆意流淌,伤春悲秋,触景伤情,却再也不会有人会像拿棒棒糖哄小孩一样配合你。

别人看不到你的敏感,也没办法理解你的每一次小心思。

甚至你自导自演时,也许连一个观众都没有。没有那么多人时刻候命,听你倾诉。

因此,不要在感情里做自己的戏精,毕竟生活没有那么多特定剧情。

03

晓川在开公众号之前,斟酌了很久。该取什么名字、几点发送、如何排版……

真是还没有经历运营公众号的风浪,就要先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他觉得,开公众号,就是展示自己的一个窗口,凡事应该尽善尽美。

公众号终于上线后,晓川坚持日更,还把自己的文章分享到群里,让大家给他提点建议。

但很快他又陷入新的烦恼,担心文章太长让粉丝看着太累,担心配图不够精美影响阅读体验……

一段时间后,晓川的公众号停更了,因为屈指可数的阅读量让他很受挫。

在大家的鼓励下,晓川决定重新运营,只是发文频度不如以前,也不再刻意追求愉悦读者。

他觉得,以前总担心做不到完美的话,会辜负粉丝的厚爱。但实际上,初期并没有积累多少粉丝,总担心这个那个,只会给自己压力,也背离了最初的目标。

与其急于讨好观众,不如先写出自己的风格,多写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把这个爱好坚持下去。

时间久了,粉丝倒也自然而然地多了起来,他也做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想想当初小心翼翼的样子,晓川都觉得自己幼稚。文章不能成爆文也没关系,读者给出负面评论也没关系,佛系一点就好。

毕竟,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给自己上枷锁;简单自然地活,才会得到更多。

而且,我们大部人都只是平平凡凡的人,没有能力去满足每一个人的想法,也没办法让所有人都认同你

你唯一专注如一的观众,只有你自己而已。

学会给自己松绑,偶尔聊发少年狂,又何妨?

04

学妹第一次参加公司年会,显得有些紧张,咨询了好几个人,最后特意去商场逛了一天,买了一件略显隆重的小礼服。

年会上,不敢大声说笑,小心翼翼,生怕闹什么笑话。

后面回想起那个时候的窘迫,她自己都笑了。实际上,根本没人注意她穿什么衣服,言行是否有不妥。

通过这件事她明白,你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其他人都是NPC,大家都在注意自己。而其实你只是有些庸人自扰。

西方文化有个词:Drama Queen,根据好奇心研究所的解释,这类人容易在情感生活或者日常社交中小题大做,他们通常会抓住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对小事做出过度反应。

这样的人往往很想寻求关注,且容易情绪失调,缺乏安全感。

对于这种心态,我们需要对自我和当下有更客观的认知。

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词条《215:自我认知》里提到: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

认清自己,简单而务实,全然接受当下好或不好的一切,接受自己没有那么重要的事实。

然后不用活得那么刻意,顺其自然就好。

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观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关闭了自己朋友圈?又是怎么做的呢?(9个回答)
微信“打赏”来了,内容付费的时代也渐行渐近
微信如何运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柏拉图为何能火又为何被微信封杀
教你快速上手视频号,精准获客,少走弯路
朋友圈三天可见,暴露了你的社交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