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2岁男孩独自回国,戴20小时口罩滴水未进:你会送孩子去留学吗?

近日,一个12岁的小男孩,在父母的叮嘱下,从西班牙马德里独自回国。从登机开始,一直到首都机场离散点,他都始终佩戴着口罩、帽子等防护用品,20多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水米未进,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

医护人员发现他时,已经看出不对劲了:精神不太好,眼窝有点凹陷,我对他检查时发现,他已经临近脱水状态。

怕有感染风险,细心的工作人员,拿了矿泉水,带着孩子到室外空旷地方找到通风处,自己站在上风口,让孩子站在下风口休息,经过休整,小男孩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不由得感叹,真是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能够顾大局、识大体,做好个人防护,不吃不喝、不闹不叫,一路上不脱帽、不摘口罩,不给别人添麻烦,规规矩矩、安静安静的坚持20多个小时!

不得不说,很多成年留学生也难做到,12岁的年纪就有如此克制力,超强的自制力、稳定的情绪、成熟的心态,真是让人佩服。

身边好多12岁的孩子,还是不懂事的混世小魔王,就连马路对面的学校也要家长接送上下学。

人家已经能独自一人跨越千山万水,飞过五湖四海辗转回到祖国,还是在特殊时期,不恐慌、不焦躁的一个人从住地到机场,独自搞定登机、申报、检测、核验等繁多程序。

懂事孩子背后有一对懂得放手的家长。

生活中的困难与险阻,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练兵场”,让这些难忘的经历,成为孩子的“铠甲”,护他长短,给他力量,陪伴他经过那些有时不得不独自走过的人生!

作为一个妈妈,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自立能力点赞之余,很心疼,可怜孩子。如若不被有心的乘务员发现,结果不堪设想,追悔莫及。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不知道他的行为多危险。

最近,小留学生的新闻络绎不绝,不禁让我思考,中国基础教育已经很完善,真的有必要让未成年的孩子离开父母到异国他乡如此历练“独闯天下”吗?

对此网友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国外有更好的教育,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会让孩子小学时候留学

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送出去留学,容易学到地道的英语,尤其是在口语的语音语调方面。国外学校大多注重对孩子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对孩子多方面的发展有益处。让孩子从小独立地在国外接受教育,可以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一定好处。

有些家长认为国外教育环境更好,比如,学习自由度比较大,教育环境宽松,课程设置更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多,能让孩子开眼界长见识,对孩子未来的健康发展很有益处,因此会选择送小孩子出国读书,以便更早地接触一些专业化、国际化的教育。

就像董卿回复网友儿子入美国籍时所说:“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

二、不反对大学生出国深造,但不赞成中小学生出国留学

国外的教育环境相对宽松,如果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一个人出去,缺少家长管教,反而有可能耽误学业。小留学生们,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在异国他乡更需要呵护与关怀。

另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尚未结束对父母的依恋关系,正处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段时间让孩子一个人独自留学,在没有父母陪读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影响孩子正常的心理健康,“家庭情感的连接会出现问题。孩子在国外,人际交往规则发生改变,又没有成年人陪伴,有的孩子不仅得不到成长,反而会形成心理创伤。

家长送低龄孩子去海外留学,最好有一段时间的陪读,“不能只看小孩的智力、体力上的成长发展,而不关注他在心理、人际交往方面的发展”。

如果家长不能陪读,最好还是等孩子的思想更成熟些再出来留学,比如出来读大学或研究生。

就像《陪读妈妈》里一样,家长们不放心生活尚不能自理的孩子,放弃国内优越的工作,来到国外陪孩子们读书。

三、国内教育基础很好,没必要送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出国留学

一些早早就把孩子送出去念书的家长,往往是出于对国内教育的不甚满意,尤其对国内应试教育的不满。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体制是完美的,作为国人,我们应该适应国内教育环境,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成年以后才能更好在社会上闯出一片天地。

而且,教育无处不在,人生无处不课堂。孩子的老师不仅仅在课堂里,也在家里。父母,父母的朋友,都是孩子的老师。

如果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就更应该担当起教育子女的第一重任。“以身作则”,是家长教育子女的关键。

一位从小留学的人说:“刚出国的时候,那种孤单、恐惧、无助、无所适从,遇到任何事只能一个人战斗,加以无限的自由,很可能会吞噬一个人。”

在国内,孩子普遍自主意识和生活能力不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天天被父母管着、逼着习惯了,突然给以无限的自由,非常可怕。

黄磊在《小别离》出演朵朵的爸爸。生活中,他坚决反对小学中学就送孩子去做小留学生。他说:“我只有这一生,她也只有这一生。我们能在一起的时候,就要在一起。

我表姐家的孩子,今年9岁,他就强烈要求出国读书,还罗列出现在国内学校的一大堆不好的地方,比如,校园不够大,可以玩的地方很少,老师管的太严,上个厕所还要举手打报告,总是因为调皮被老师批评,老师不喜欢他等等。

很多家长和孩子,在国内学校读的不开心,或是跟不上,就觉得这里教育制度不好,出国换个环境就会好。其实,出国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火坑”。出国留学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而有又冒出那么多的新问题需要面对,比如新的文化、新的游戏规则,逃避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总之,我觉得在家庭条件许可和不强迫孩子的情况下,有机会可以让孩子出来留学,体验一下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但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勉强出来就没有必要。家庭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负担也重。

像《陪读妈妈》中的罗盼,在国外留学,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生活条件跟不上,经常被同学嘲笑,自卑而怯懦,过得很不开心,就像《陪读妈妈》中的罗盼,在国外留学,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由于生活条件跟不上,经常被同学嘲笑,自卑而怯懦,过得很不开心。

如果你有条件,你会选择让还是小学生的孩子出国留学吗?

end

干货/有料/有用

所谓育儿就是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父母十种行为毁掉孩子自信3
给教育打个白色底
致家长——写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
致家长: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千万别赢了老师,却输掉孩子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阿莱斯】中学就去加拿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