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学太极拳的不平凡经历

@2010无极之谈 2011-12-02 12:10:22

欢迎“飞花问禅”来此探讨,各位也应有包容之心听他讲解,所谓“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嘛。

针对“飞花问禅”提出的三点,在下也想向他请教。

“ 一、名师非明师,学太极一定要拜明师,否则别学,学了也徒劳”==============这句话错在哪里?另外,“讹人钱财”之说,危言耸听啊!这可是你说的。当然现在的确有不少“名师”是只见收钱不见功夫,你也不认同吗?

“二、陈式太极拳的正宗是小...........

-----------------------------

感谢楼主对我前些日子所发陋词的垂复。我这里说的“陋词”,即仅仅凭着印象和感觉、由着性子说出的一些话——说你“炒作”,是因为你从贬斥当今一些名不符实的“太极名家” 开篇,引入非遇明师宁可不学的观点,进而以你在陈家沟神秘的问拳见闻,引据杨露禅、武禹襄武学吏事,对古今大架、小架分属流派及代表拳师进行语焉不祥的隐晦点评,在对陈式太极的大架予以否定(这么说你不会否认吧?)的基础上,言之凿凿地树起了“小驾独尊”的旗帜,然后不失时机,浓墨重彩地集中推出传承小架的陈沛菊老师及她的研修中心,以及你们之间的师从关系——请相信,我完全没有唐突陈老师的意思,她的确是个可敬的明师。但不能不说,这个贴子至少很可能被误解为一场手段高明的炒作大戏。诱发我等在此“大放厥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楼主颇富“炒作意味”的厚此薄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不完全是因为楼主 “触犯了某些人的利益”。好在,楼主没有因为我说他“炒作”而介怀,足见其修为非同一般。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斗胆在此发些拙见,不惜 “僭越”与楼主商榷。

一、关于大架和小架的源流关系。

我没有否认楼主“小架为正宗”的观点。关于大架和小架如何产生如何区分的问题,有一种说法比较中肯:从太极拳鼻祖陈王庭创拳开始,直到其第十四世传人陈有本之前,陈拳并无大架、小架之分。陈氏十五世陈耕耘为了随父走镖谋生,欲学家传陈拳。因其父陈长兴终年在外,遂求教于族叔陈有本。为使陈耕耘早日功夫上身,陈有本除保留头套十三式的精髓外,突出了爆发力,将圈架予以放大,在拳式的衔接之间也加了些过度动作。陈有本亲自辅导苦练一年有余。经二人共同商讨、钻研、完善,创编了一种在较传统圈架更易入门的架型。为了和头套十三式有所区别,就产生了小圈、大圈的说法。陈耕耘就将这种大圈架型在其家庭中传授,及其孙陈发科于1928年被聘到北京授拳,遂将此架型公布于世,后人为加以区别,就把陈发科所授拳架叫“大架”,将传统练法称为“小架”。 从时间先后上看,是先有小架,后有大架;从师承源流上看,小架是源,大架是流,这应该是毫无疑义的。但不论是大架和小架,其训练方法基本相同,师傅为了使徒弟尽快入门,把架型放大,让徒弟先从大圈、外圈入手,按照“先方后圆”的规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形成劲路沿躯干和四肢变化传递、周身一家的螺旋缠丝劲。当徒弟掌握了画圈走圆的运动规律之后,再逐步由大圈过渡到小圈、外圈过渡到内圈,达到外形上不见圈的高级境界。其间,大架拳手也要讲求将圈逐渐收小,小架训练也开始讲求将圈放大(请看陈沛菊老师欧洲学员太级的小架视频: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n1_evTZQacs/,是不是圈架也走得比较大,同样注重弹抖爆发?不会是楼主所说的仅仅是为了好看吧?),因此有了 “大架不大,小架不小”的说法。

笔者认为,源(小架)和流(大架)是有机统一体,源和流的辨证关系为:源是内容,流是形式;源是目标,流是手段;源是流的指导,流是为达到源的目标而服务,这也充分说明陈有本改架传授陈耕耘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更快地让侄儿入门并掌握陈拳的精要。有些拳友说要先练大架,后练小架,我想如果正确把握了源流关系,以遵循圈画由大而小,由小化无的规律,修练得法为前提,这句话委实不无道理。然而,本来同根而生、一脉相存的小架大架一到楼主这儿怎么就泾渭分明、云泥判然了呢?原因是深刻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排除炒作因素,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其一是楼主学太极“不平凡的经历” 先入为主地形成了其偏执的主观视角。按照楼主的自述,他是学架期间因不遇明师而“多年付出多少金钱、精力、走过多少弯路”,久经受骗而不得其法,自然是愤懑难抑,只好迁怒于大架,实在有失客观公允。其二是宗派观念和封闭的师门传承模式在作崇。大架的编创如果在一种开放的授拳环境下,无疑丰富了陈拳的血肉脉络,是陈拳发展之镜中一次蔚为壮观的美丽日出,对陈拳的传承应当大有裨益。然而遗憾的是,大架一经出炉便形式上与小架切断了血脉关系,在陈耕耘一族传承,经陈发科以其“易学易会”的优势传入社会,便在一代代外姓拳师流于形式的传承下,越来越远离了其精神脉搏,至今在商业运作模式下沦为市上卖点纷呈、真伪难辨而价格不菲的太极快餐、太极舞了。而小架则执持着“正宗”、“精髓”的牛耳在山里自说自话,以“传子不传侄”的封闭陈规在门内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庭院幽深的神秘面目。这就无怪乎楼主对大架“深恶而痛绝之”,而对小架深情款款,推崇备至了。

但必须指出,楼主对小架大架极不对称的扬抑取舍,是陈腐的宗派观念在现在社会中的一次典型的演绎和流变。这种观念对太极的本质的认识是极为偏颇的,对太极拳、太极文化的研习和传承是极为不利的。不防自由遐想,你小架独尊了,其他拳架当置何地?陈拳独尊了,杨拳呢武拳呢吴拳呢武当太极呢?太极独尊了,形意呢八卦八极呢?内家独尊了,外家呢少林峨嵋咏春乃至国外的合气道空手道泰拳呢?这种黑白分明的色盲症,可能会引导初学者斤斤于小架的圈架形式,成为太极精深内涵和广袤外延的障目之叶。楼主也知道,传承小架的陈沛菊老师在教授学过大架的学员时不是也提倡不改拳架吗?可见上过现代体院的陈老师也认为小架大架根本应当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从而摒弃了门内陈规,推行理性的现在教育,不愧乎学者风范,成其为明师的意义更在于此。

二、谈谈太极拳理论的几个认识论问题

…….(有时间再说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陈氏太极小架拳,练拳者千人万人,寒来暑往谁识其端
最古老的太极拳架,最年轻的太极拳师
吴式太极拳的源流
太极拳的各个流派拳法有何区别?
太极拳的源流
【原创】学好太极拳必备的三个条件,你具备了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