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谷歌云的「神奇女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谷歌在全球云计算市场都处于尴尬的境地。


按理说,谷歌绝对具备成为全球最大云计算公司的潜质。


就资源来说,全球 90% 的搜索都是由谷歌 LLC 的云基础架构驱动,并且谷歌提供了大量奠定云计算基础的开源技术。


但直到今年上季度末,谷歌云基础设施服务的市场规模,也仅占全球大约 7%,远远落后亚马逊 AWS 和微软 Azure,甚至少于刚刚宣布收购 RedHat 的 IBM。


云计算作为典型的规模型业务,越早开始布局,越有更大的机会赢得市场,从而进一步降低自身成本占据先机。


亚马逊早在 2006 年就发布了 Amazon EC2(亚马逊弹性云计算)产品,将云服务视为公司业务增长新的基石。


而谷歌云计算业务却在 2 年之后才正式上线。彼时的 AWS,已经迅速依靠低价策略大规模扩张,拿下众多国家的政府机构、世界 500 强以及硅谷创业公司客户了。


也许当时,崇尚技术与创新的谷歌,并没有在云业务上给与足够的重视。但毕竟眼看着竞争对手一天天壮大,谷歌不想坐以待毙。


转机出现在 2015 年。「硅谷女王」戴安·格林(Diane Greene)进入谷歌负责云计算业务,主导了谷歌云计算业务的重组,并向世界推出了新的品牌——谷歌云(Google Cloud)。


在此之后,谷歌云一路奋起直追。


根据去年底 Jefferies 的分析师 John DiFucci 的一份全球公有云季度数据显示,尽管当时谷歌云市场份额也只有 6%,但其增长速度却是最快的,年度同比增长 125%,是唯一一家增速超过100%的云厂商。



去年,谷歌云总收入已达 10 亿美元。


这位带领谷歌云走向正轨的传奇女性戴安·格林,不仅是科技领域难得的懂技术和商业的女性领导者,曾创立企业计算巨头 VMware,还曾是世界级的水手、设计过船和石油钻塔,甚至在一家风浪板公司担任过工程师……


直到今天,她依旧在谱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01

与科技结缘



1955 年,戴安·格林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一个湖港城市罗切斯特。她的父母一位是老师,一位是工程师。


格林从小兴趣广泛,滑冰、捕蟹、航海是她童年最喜欢的活动。


19 岁时,格林曾策划组织了全美首届世界帆船锦标赛,并在自己 21 岁时获得了全美女子帆船锦标赛冠军。


这段经历让她知道,如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领导队伍赢得胜利。


在就读佛蒙特大学期间,格林一边读书,一边进行校园活动。在顺利获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之余,还顺手和同学创办了佛蒙特大学女子冰球队。


1978 年,格林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设计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但这份工作却不允许女性登船航海进入钻井平台参观。所以没过多久她就辞职了。


但格林从小向往大海。辞职之后,她曾在一家户外运动品牌的风浪板国际工程部工作,也曾在塞班岛附近寻找西班牙沉船上的宝藏。


这样的生活大约持续了近 10 年。


日复一日的生活,让格林感到日趋平淡。她想要进入新的领域,寻找新的挑战。


就这样,1988 年,33 岁的格林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


在伯克利,这位硅谷女王才算真正与科技结缘。


这期间,格林遇到了她的丈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门德尔·罗森布拉姆。他们相识并结婚,一起学习研究计算机。


不同的兴趣和专业,让格林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再加上曾经「航海家」的经历,格林对于创业跃跃欲试。


她第一次创业时的频流媒体公司 Vxtreme,就是她在硅图公司负责互动电视项目时,发现用户有这方面的需求而创办的。后来这家公司在 1997 年以 7500 万美元的估值出售给微软。


1998 年,格林参与到丈夫的「虚拟化」项目中无偿工作了一年。


在当时,「虚拟化」还只是一个概念,但格林却敏锐的感觉到,服务器虚拟化将成为整个 IT 行业的颠覆性技术。她也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 VMware 联合创始人的重任。


IT 界有评论认为,没有 VMware,也就没有云计算。从这个角度来说,戴安·格林夫妇称得上是云计算的早期探索者。


02

缘尽 VMware


后来,VMware 两次寻求上市失败。无奈,2003 年,VMware 以 6.3 亿美元的价格被全球最大的企业存储厂商 EMC 收购。


2007 年,VMware 终于成功上市,戴安·格林算是走上了自己第一个人生巅峰。


可好景不长,2008 年,格林被 EMC CEO 乔·图斯开除。跟随格林的三位高管也纷纷辞职。


当天,VMware 股价应声暴跌 24%。


彼时有媒体分析认为,尽管 VMware 在 B 端市场取得了成功,但格林本人的领导能力却饱受质疑。


《财富》杂志曾经在 2007 年评价她「表达能力落后于她的技术头脑」。还有媒体认为她的领导风格「太谦卑」。


其实,格林做事公开透明,目标把握明确,非常在意表达与执行的一致性。也许这样的性格,使得格林和当时日渐膨胀的硅谷显得格格不入。


或许格林的外表和性格都给人一种沉稳工程师的感觉。对于惊涛骇浪的商场,很难让人信服她能够像 EMC 的领航者乔·图斯那样雷霆万钧,让 EMC 从风雨飘摇到持续两位数的业绩增长,在与 IBM 等对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比如在招聘时候,她会劝说候选人:「如果你想 7 × 24 小时工作,你就去 Google;如果你有一些兴趣、家庭,或者在工作外做你想做的,你就来 VMware。」


当然,除了领导方式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就是 EMC 和 VMware 这两个在存储和虚拟化领域举足轻重的玩家之间的博弈。


不过,EMC 最后也没有逃脱被收购的结局。2015 年,戴尔公司与其创始人、主席和 CEO 麦克尔·戴尔,与 MSD Partner 以及银湖资本一起收购了 EMC 公司,交易总额达 670 亿美元,成为当时科技史上最大并购案。


03

谷歌云重启


时间回到 2012 年。


当时,被亚马逊远远甩在身后的谷歌,正迫切寻求一位能够撑起云计算业务的顶尖人才。


而离开VMware后,格林开始尝试在创投领域寻求突破,投资创业公司,并且担任创业顾问,同样风生水起。


希望在云计算业务上扭转颓势的谷歌,向格林抛出橄榄枝。


在格林加入谷歌董事会之后,创办了一家云软件服务公司 Bebop。随后 2013 年,谷歌以 3.8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公司,格林也算正式进入谷歌开展云计算业务。


不过,格林正式出任谷歌云 CEO,还是在谷歌架构重组的 2015 年。当年,谷歌公司更名为 Alphabet。


这次重组,让谷歌把核心业务与更具实验性的「其他业务」分拆开来,云计算业务开始在谷歌内部变得举足轻重。


不夸张的说,格林的加入,几乎重新改写了谷歌云的命运。


要知道在这之前,谷歌云平台只是其众多业务线中不起眼的一项。


而 2015 年时的 AWS,已经占据全球云市场 31% 的份额,比微软、Google、IBM 的总和还要多。


另外,当时谷歌针对企业服务领域,主推的还只是 Google For Work,包括企业应用套件 Google Apps、Chromebook 网络笔记本和其他诸多产品如视频会议服务等。


虽然谷歌负责云计算部门的数据中心,仅电脑安全专家就有 600 名,但实际业务推进却收效甚微。


在格林入职后的 7 个月内,她操刀对谷歌云计算业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1.招聘和组建富有经验的企业销售和客服团队


2.设立 CTO 办公室,专门为大客户处理各种技术、设计或定制问题。


3.创立针对各个行业的部门,因为不同行业的需求是不同的。


4.制定推广计划,拉来更多的分销商入伍,让一些小的分销商面向小企业用户销售谷歌云服务,并提供客服支持。


5.创立 Global Alliance(全球联盟)计划,与全球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随着格林大刀阔斧的改革,谷歌云对外、对内的沟通方式开始规范、统一起来,也总算是把谷歌云计算业务拉上正轨。


一年之后的 2016 年,「谷歌云」(Google Cloud)这个名字正式在谷歌消费者大会上亮相并启用。


这也预示着谷歌云追赶 AWS、Azure 的决心。


同年 11 月,世界人工智能顶级专家李飞飞加入谷歌,担任谷歌云人工智能机与器学习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 Cloud AI & ML)。



谷歌将「Cloud(云计算)」、「AI(人工智能)」、「ML(机器学习)」融合成了一个词:Cloud AI & ML。


不难看出,以技术驱动的谷歌,想要追赶亚马逊与微软,秘密武器依旧是技术。


这也是谷歌云最大的竞争力——给企业提供广泛的技术产品。


比如企业应用程序开发商可以利用谷歌 Maps、电脑视觉搜索引擎(支持谷歌照片服务 Google Photos 的技术)、天气数据和语言/翻译/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在谷歌日历、文档、电子表格和报告应用的基础上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在格林重新整合的组织架构中,开发商甚至能够利用支持谷歌广告或 YouTube、搜索或其他服务的技术。


「我们是唯一一家拥有所有这些科技产品的公共云服务公司。」格林曾向媒体自豪的表示。


2017 年,「Cloud」作为谷歌一个单独的部门位列其中。


04

焕然一新



如今,在企业级市场落地技术和服务的新战场上,戴安·格林对谷歌的重塑已经初见成效。


例如对亚马逊的虎口夺食,将音乐巨头 Spotify 和社交 Twitter 的后台从 AWS 转移到谷歌云上。


毕竟这些具有大量数据、高并发性的应用,如果谷歌云能够 hold 住,那么就基本能证明谷歌云的实力。


今年 2 月份,谷歌公布了 2017 年的营收状况。其中谷歌云季度营收已达 10 亿美元,年营收有望达 40 亿美元。


尽管从数字上来看,谷歌云还落后于亚马逊 AWS 在 2017 年的 175 亿美元,但与自身相比,谷歌云的增长速度已经要快很多了。


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方面,谷歌云也与思科、Nutanix 和 Pivotal 签署合约。相比于 2016 年,现在谷歌云的生态伙伴团队规模已经是当时的 10 倍左右。


如今,谷歌云的产品线越发清晰,目前已覆盖计算、存储和数据库、网络、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身份验证与安全、管理工具、开发者工具等九大方面。


另外,格林还为谷歌云打造了一套完整的销售团队,并且创建出了与微软 Office365 抗衡的 Google Docs。


可以说,格林将谷歌云从碎片化的云服务,以工程师、企业家、投资人等不同的思维加以整合。让谷歌云从一列绿皮火车变成了高铁,以更快、更有凝聚力的势头迅猛增长。


接下来,格林还将从这四方面继续为谷歌云加速前进添加燃料:


1.继续加强开源投入,定位于开放云;


2.巩固在人工智能、数据管理和高级应用工具方面的领先优势


3.寻求更优质的合作伙伴,投资销售和营销


4.持续投入前沿云应用,例如自动驾驶等能力


一切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从 VMware 到谷歌云掌舵人,尽管头衔变了,不变的却是戴安·格林对于创新探索的追求。


在 2009 年到 2017 年期间,作为投资人的她投资的项目包括 Rockmelt、Cloudera、Unity Technology、CloudPhysics、Cumulus Networks、Clinkle、Xcalar 等。


曾经有人问她成功的秘密。格林给出的答案颇为值得玩味:


「我只做我想做的,我会寻找我觉得有趣的事情。如果你知道自己的目标,你的第六感会告诉你,你所做的一切是否在朝这个目标前进。」


对了,格林在负责谷歌云时曾定下过一个小目标:到 2020 年,谷歌云要成为能够与广告业务比肩的收入来源。


虽然谷歌近 90% 的收入都来自广告,而且距离这个小目标仅剩 2 年,刚刚步入正轨的谷歌云要想实现它不免有些天方夜谭。但有这位硅谷女王在,谁知道谷歌云不会出现下一个传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丢了项目,没了人才:谷歌云失落很多年
谷歌云定下全球TOP 1“小目标”,是发力还是乏力?
新商业软件江湖的谎言
解析:云服务市场狼烟遍地,谷歌拥有几分战力?
谷歌云+salesforce,真能狙击微软+亚马逊吗?
谷歌和亚马逊:互怼模式进入白热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