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5岁母亲被6个子女遗弃身亡,“凶手”一句话惹怒全网:当你老了,真相比想象中更残忍

文 | 伴读君 · 主播 | 杨枪枪

来源 | 睡前伴读(ID:svipcc365)




看到一个让人唏嘘的新闻。

江西上饶,一名老人被发现在竹林中去世。

没人能想到,导致老人死亡的“凶手”,会是她的亲生儿女。

老人陈阿婆一生有过三次婚姻,共育有6个子女。

第二次婚姻结束后,她带着9岁的儿子黄某改嫁,生下了汪某胜和汪某香。

几十年过去,儿女成家立业,陈阿婆却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并经常走失,几个儿女开始在赡养问题上互相推诿:

黄某明确表示不赡养老人,长期负责照顾陈阿婆的汪某胜心生不满,便把母亲遗弃在镇政府。


经过调解,两兄弟同意每月轮流赡养陈阿婆7天。

可轮到黄某赡养时,他却拒绝将母亲接回,汪某胜便再次将母亲遗弃在镇政府。

一个月后,黄某干脆让妻子将母亲送去了还在哺乳的妹妹汪某香家。

第二天,汪某香又将母亲带到派出所门口,没等到回应便离开。

也就是这一次,陈阿婆从派出所门口走失,直到3天后,老人的遗体在一片竹林里被发现。

经鉴定,老人是因饥寒交迫诱发多种疾病身亡。


最终,黄某被判遗弃罪获刑七个月,黄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一场惨剧的最后,黄某也未曾对母亲的死表现出半分愧疚。

操劳一生,6名子女却无一人可依靠。

被当作累赘的陈阿婆,会是何等心寒。

被饥寒推向死亡时,又该是怎样的无助和绝望。

看到这样一个评论:
“人都是怕死的,但对于老去的父母来说,比死神更可怕的,是儿女的嫌弃。”



你有没有发现,父母开始害怕给我们添麻烦了?

主持人张泉灵曾经很好奇,为什么很多老人身上都有一股特殊的“老人味”,为此她还特意请教了医生,没有得到答案。

直到一位老奶奶告诉她:
“我尽量不洗澡,我一个人在家,人老了洗澡是最危险的事,万一摔了呢,我这后半辈子该给孩子增加多大的负担。”

之前,一名老人在墓地试图割腕自杀的新闻上了热搜。
 
老人79岁,一直跟随儿子居住在北京。

后来不幸患上淋巴癌,住了两次院后回到老家。
 
不愿被病痛折磨,更不愿拖累子女,于是他看了一处风水,请人挖洞放坛,换了一身新衣后带着刀打算自杀。
 
被救起时,他的双脚满是鲜血。
 

有人说:
“没有用处的老人自认比不过破铜烂铁,身体如同被抽空一般,丧失了自信和自尊。”
对于父母来说,比老去更可怕的,是对于子女再也没有价值,成为孩子的负担。

歌手李健刚刚步入社会时,父亲患上肠癌。

他和姐姐东拼西凑,才筹齐了手术费。
 
那时父亲已经行动不便,只能由李健照顾生活起居。

一次,在背父亲去厕所时,父亲轻声说了一句:“原谅爸爸。”
 
就这一句话,让李健至今无法释怀:
“他太客气了,竟然对自己从小背到大的儿子客气,而我只是背了他几次而已。”

《时间都去哪了》中唱道:
“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们最担心的,还是拖累子女。

父母之爱,皆是如此。

一声“爸妈”,一生牵挂。



他们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又在耗尽自己的最后一丝力气为子女操劳。

阿婆胡兆翠,八十几岁的高龄,本该是享清福的年纪,她却推着小车卖炸物,一干就是十几年。

从这一年的年初一,再做到下一年的年初一,刮风下雨,一天也不休息。


她原本不必如此辛劳。

多年前,下岗的小儿子想做生意,卖掉了阿婆的房子,还让阿婆出面借了90多万外债。

就在全家人都以为日子要慢慢变好的时候,做生意的小儿子破产了,一度失去联系。

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家里催债,阿婆以泪洗面,甚至在黄浦江边想过轻生:
“我是解脱了,可欠人家的钱怎么办呢?

谁家的钱不是辛辛苦苦挣来的!”

没了自己的房子,就住在9平米大小的门卫室里,烧菜就在门口搭个小台子,上厕所就去400米外的公共厕所。

每天下午出摊,两个油墩子5元,一份臭豆腐5元。

有人知道阿婆不容易,买了油墩子,再塞百千块给阿婆,阿婆都谢绝了。

“阿婆还没瘫,有一天阿婆瘫了,什么都干不了了,那时候再说!”

唯一能让阿婆流泪的,也是自己的子女:

小儿子失联,大儿子也不来看她,女儿7年没给她打过一个电话。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心那么狠。”


“还一个少一个,等还完了钱,我就不做了。”

阿婆曾说,到今年2月债就还完了,她的任务就完成了。

如今90多万的债真的清了,可2月8日,替儿还债的阿婆也因病永远离开了。

她被子女嫌弃了多年,却又默默为子女还债撑了十数年。

所有这些,不过一句“因为我是妈”!



曾看过一个名为《那是什么》的短片。

长椅上,年迈的父亲指着不远处的麻雀,问身边的儿子:“那是什么。”

儿子回答:“那是麻雀。”

父亲却像没听见似的,反复又问了几次“那是什么”,儿子的语气一次比一次不耐烦。

最终,儿子爆发了:
“为什么你这个样子!我告诉你很多次了!那是一只麻雀!你没听进去吗?”

父亲沉默了,默默站起身,回屋拿出一本日记本,翻到某一页让儿子念出来:

“今天,我和不久前刚满3岁的小儿子一起坐在公园,看见一只麻雀停在面前。

儿子问了我21次'那是什么’,而我也回答了21次'那是一只麻雀’。

我一直抱着他,他一遍又一遍地问我同样的问题,我却对这位天真无邪且闪着好奇表情的小男孩一点也不生气。”

儿子沉默了。

其实,父母要的真的不多。

他们不指望你大富大贵,也不需要你功成名就。

他们要的,不过就是一份陪伴,一分耐心。

如同我们还在孩提时,他们对我们那样。

树落叶子,有长新芽的时候,人长白发,就没有再黑的时候了。

父母,都逃不过老去的那一天。

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遮风挡雨,如今,我们也该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在他们迷茫的岁月里,记得牵他们一程;当他们老得像个孩子,你的爱不要迟到。

作者:伴读君,每一次翻阅,都是一场久别重逢,每晚九点半,我们相约在睡前伴读。来源:睡前伴读(ID:svipcc365),只为温暖你的睡前时光。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7旬老人横尸竹林,残忍真相曝光,一群人彻夜难眠
老来苦,真正苦
是儿子无能,还是儿媳不是人?
教授月薪上万为何拒养病母(图)
人老了,子女会嫌弃吗?
男子欲与母亲脱离关系:她养我18年 我养她28年已尽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