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个降糖穴,灸一灸,按一按,血糖保平安

又是一年端午节,又是一年粽叶香。提起端午,有必要说说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为中医常用到的中草药,性温味辛,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以艾为原料的艾灸,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价廉效验,几千年来深受人民喜爱。



中医所说的“消渴”,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根据症状表现可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口渴多饮的是上消,多饮多食的为中消,多饮多尿的为下消。上消属肺,中消属胃,下消属肾。虽然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但是无论何种糖尿病,治疗的原则都是荣养阴液、清热润燥。据此病机,应用艾灸,并或配合按摩手法,控制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均简单易学,效果不错,可供一试。


胰俞穴


胰俞穴与胰腺的神经分布相对应,是治疗消渴(糖尿病)的经验效穴。


胰俞穴在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肩胛角内侧和脊柱正中两者连线是3寸,一半的位置就是1.5寸),肩胛骨下约两指的地方。左右两侧各一个穴。


艾灸法:点燃艾条后距穴位3-5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感觉温暖为宜,每次20-30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每天灸一次。


按摩法:患者趴在床上,后背暴露,家人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患者脊柱两侧的胰俞穴,以患者感到酸胀能够忍受为度。每次按揉10分钟,每天可按摩多次,热水淋浴或局部热敷后按摩效果更佳。


脾俞穴


脾俞穴是脾在背部的俞穴,与脾脏的联系最密切,是脾气聚集、输注的重要部位,有健脾和胃,利湿升清的作用,主治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


脾俞穴在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当我们自然垂手站立或坐位时,肩胛骨下角平对的骨性凸起为第7胸椎棘突,往下循摸,依次数至第11个骨性凸起则为第11胸椎棘突)。


艾灸法:点燃艾条后距穴位3-5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感觉温暖为宜,每次20-30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每天灸一次。


按摩法:患者趴在床上,后背暴露,家人以拇指指腹按在左右两侧脾俞穴上,慢慢增加力度下压,边压边揉,使穴位产生酸胀感觉,每次可按揉10-15分钟,每日可按揉多次。


肾俞穴


肾俞穴是肾在背部的俞穴,与肾脏的联系最密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按摩肾俞穴可强壮肾气,增强肾功能,降血压,增强记忆力,缓解眼睛干涩,耳鸣等。


肾俞穴在腰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上,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前面的肚脐眼平齐正好是第二腰椎)。


艾灸法:点燃艾条后距穴位3-5厘米处进行熏灸,以感觉温暖为宜,每次20-30分钟,以穴位局部皮肤微微潮红为度。每天灸一次。


按摩法:每日临睡前,坐于床边,两手摩擦双侧肾俞穴,每次10~15分钟。


艾灸注意事项:


1.避免烫伤,万一不小心烫伤,应正确处理。

2.艾灸后及时饮用热水,以免上火。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时忌灸。

5.不要在空腹时和饭后立即施灸。

6.一旦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现象,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

7.糖尿病患者血糖太高、太低时忌灸。


糖友网:www.tnbzy.com

内容合作:158103972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骨质疏松症的穴位调理法!
心、肝、脾、肺、肾五脏和谐长青穴,齐全了,值得收藏
脾胃虚弱的日常病症表现和区别?艾灸怎么调理脾胃虚弱问题?
养生必知的18个艾灸特效穴 深入操作图解(下)
治腹泻,中医穴位显奇效
小儿遗尿:饮食 艾灸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