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音师都知道的那些事儿



扩声系统的调音技巧

调音也可分为录音系统调音和扩声系统调音等。对录音系统实施调音的音响操作人员通常被称为录音师,而扩声系统的音响操作人员习惯上称之为调音师,二者也可统称为音响师。

音质的评价

音质的评价是对声音本质的评价,但对声音本质的评价是通过人对声音的主观评价而得出的。主观评价难免牵涉到诸多因素,如个人爱好、传统习惯、文化层次、音乐修养、专业特长、素质高低等。音质评价是较为复杂的。


《厅堂音质主观评价方法的建议》,它选取了六个主要的评价参量,并将它们分成了五个等级(优、良、中、较差、很差)。


反映出音响系统的客观技术指标与音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也直接影响着主观评价的各种参量。


1
清晰度


观众厅和舞厅的混响时间要合适。混响时间过长就会出现浴室效应,一片嗡嗡声,使声音变得浑浊、模糊,听不清任何细节,严重影响清晰度;传输频率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声音的清晰度,缺乏中、高音会使声音的明亮度、清晰度下降,低频过多就会使声音变得浑浊不清。同时还应减小音响系统的失真,失真过大就会产生大量谐波,使声音发糙,不清晰。


2
丰满度


声音厚实、圆润,声功率较大,有一定的响度,中高频充足,亮度较好,特别是中低频能量充足,瞬态相应好。如果观众厅或舞厅的混响时间偏短,尤其是低频段的混响时间比中频段还要短,在这样的房间听音,丰满度不太好。当然如果音响系统的传输频率特性差,缺乏中低音,声音就会变得干瘪、很飘,也谈不上音质的丰满。如果低频段的声压级不足,或低频的延伸不够,声音也会发硬,发紧,也实现不了音质的丰满。


3
亲切感

响度合适,清晰度高,混响声适量,音域宽广,失真小,且噪声水平低。使人感到是在音响条件好的音乐厅、剧场、录音棚直接聆听乐队的演奏,当面同人说话,感到自然亲切。如果传输频率特性差,中频不足,就会使声音像蒙上了一层雾,声音发灰,发闷,亲切感不足。而且其中高音不足,会使声音缺乏正常人声发出的高频部分,使人感到缺乏在身边发声的感觉,没有交流感。另外,观众厅和舞厅的混响时间太长容易使声音发干。低频的混响时间相对于中频段要长一些,这样厅内会有一定的回荡,语言清晰、亲切。


4
平衡感


左右扬声器,主扬声器和辅助扬声器之间的输出功率关系要合适,相位要正确,否则会破坏平衡感。如果采用高、中、低音箱,就要注意各种音箱的安装、布置,不要使声音的各频段在不同的位置发声,否则会破坏点和线声源,从而破坏了声像的平衡。平衡感与特定的厅室环境,即建筑特性密切不可分割,这种平衡主要指室内自然平衡。如果室内自然平衡有欠缺,可以在拾音过程中用技术手段弥补自然平衡中的不足,使作品达到平衡,和谐。


5
环境感


声场结构、混响时间和早期发射声都会影响声音的环境感。混响时间太短,声音太干,没有空间感;混响时间太长,声音混成一团,也没有良好的空间感。同时,扬声器的布置及声功率的均匀分配对声音的环境感都有影响。


6
响度


音响系统重放应有合适的声压级,交际舞厅一般在8085dB左右,人少时还可低一些。声压级太大、声音太响会使人感到烦躁,缺乏美的感受;太小会使人听得吃力。但DISCO舞厅内要有足够的声压级,低频要有足够的能量,有震撼感,不过中高频要控制,否则人耳受不了。同时声场的均匀度要良好,否则有的地方太响,有的地方太轻。失真度也应当比较小,因为在合适的声压级下才有良好的效果。

各种乐器的频率特征

作为调音师,要想通过调音将乐器及演唱者的特征充分表现出来,必须要对它们的频率、音色等方面的特征有所了解.

1
声源频率对音色的影响

作为声源的各种乐器和男女声,它们的音域及频率特性各有不同,而一个声源的频率特性对其音色的影响很大,也就是说,一个声音的频率成分对音色的质量有着重大关系。

音色——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


钢琴和黑管各奏出以100 Hz为基音的乐音频谱图



4各种不同频率对音色的影响效果



常用声源影响音色的频率

2
乐器的特点与话筒拾音

不同的乐器,不但频率范围、频率特性及音色表现等各有特点,而且其声功能也不相同,表现出的声压或声强也各有差异。


各种乐器的声压级

歌唱演员的声强(Mic在声源30cm处测得)

话筒拾音

由于各种乐器的频率特性、音色表现及声功能不同,因此音响师在对乐器拾音和扩声调音中就要根据乐器的特点对话筒型号进行选择,对话筒与声源的距离、高度和角度进行不同的处理。


1
小提琴


小提琴是管弦乐队的主旋律乐器。其音律流畅性、连贯性好,音色的泛音结构比较均衡,富于表现力,音色美感程度高。


提琴声功能比较小,音量比较小,所以需要使用高灵敏度的话筒拾音,最好使用CRI—3型或AKG—C—1000型以及AKG—C—409型话筒。


基音:196~1318.5Hz


泛音:可扩展到12kHz以上


动态范围:42~92dB

基音频率:要求频率特性平直,不允许有较大的波峰波谷


最佳话筒:采用CRI—3型、C—1000型话筒


距离:录音为1~2m,扩声时近1m


角度:与琴码成15°角,在15°角以内高频特性好;在15°角以外声音柔和

小提琴群:控制在35°范围以内


2
长笛


基音频率:247Hz~2kHz


泛音频率:可扩展至6kHz以上


动态范围:48~88dB


辐射角度:3kHz以上α=60°


拾音:选用优质CD型话筒和驻极体话筒,录音时可选用CR型话筒


话筒距离:10~30cm


使用两只话筒拾音,一个低于笛10~20cm,一个高于笛5~10cm。使用一只话筒拾音,避开喷口的气流方向,与口型形成15°角度。


乐队的编制和布局对声音的影响


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在音乐厅、剧院等厅堂中进行拾音和扩声,除与声场的条件及频率传输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之外,还与乐队的编制及乐队的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1
乐队的编制

音乐领域中有很多不同的音乐流派,如交响音乐、轻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爵士音乐和摇滚音乐等。由于音乐风格不同,所以采用的乐器也各不相同。例如交响乐队,它经过一两个世纪的发展,成为今天这样规模的编制。它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这种编制是根据各种乐器声音的频率特征及声功能决定的。


2
乐队的布局

由于各种乐器的频率特征和声功能不同,要想把乐队演奏的音乐完美地送入人们的耳中,就要求各种不同的乐器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才能使这种乐器的声音充分地得以体现,也使乐音中的和声得以均衡。各个声部都能有不被遗漏的表现。这就是指挥和音响师要设计和选择的。这些典型的各种不同乐队的布局位置都是由指挥和音响师共同设计和选择的。这也是音响师拾音和扩声的业务范围之内的具体技术内容。


混合乐队演出布局


音乐录音的乐队位置

调音技巧


1
响度对调音的影响

在调音时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在音量(声压级)较大时,不适合对调音的均衡进行大幅度的提升或衰减。因为在音量较大的情况下,等响度曲线已趋于平坦,大幅度提升或衰减会破坏声音的整体效果。除非在房间的传输特性曲线有重大缺陷却无房间均衡器进行补偿时才能这样处理。


2)在音量(声压级)较小时,应对调音台均衡的低频和高频进行适量的提升。因为在音量较小的情况下,低频和高频要想获得和中频同样的响度,就需要相对较大的声压级。


3)在调音的过程中,要关注34KHz这一频段,特别是在对人声话筒进行调音时。因为对于话筒而言,34KHz的音是人声的泛音,其声强较弱,但这一频段的音是人耳最为敏感的声音,提升这一频段,不但可增强声音的明亮度,也能增强声音的临场感。


2
音调对调音的影响

调音过程中对音调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对音源的变调功能上。在调音工作中,调音者应根据演唱者个人的情况为其确定合适的音调,以符合此人的声音条件。


3
音色对调音的影响

调音其实就是对音色的调整、加工和处理。调音工作的任何一项操作都会对音色产生影响。调音的本质就是要调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音效。


4
听力对调音的影响

听力的好坏对调音起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好的调音者,需要对声音的频率、声音的强弱以及声音的节奏有很好的感受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就能够对各种声音进行必要的修饰和美化,产生各种美妙的音效。


5
室内环境对调音的影响
1)室内声场对调音的影响


室内声场中的声音主要由直达声、近次反射声和混响声组成。一般把延迟不超过50ms的反射声当作近次反射声,超过50ms的反射声称为混响声。


直达声包含主要的声音信息,听音点处的声音强度与声源距离的平方及声音的频率成反比衰减,距离越远,频率越高,声音的衰减就越大。它决定着声音的清晰度、临场感及亲切感;近次反射声对直达声有加重加厚的作用,能使声音变得更加饱满,浑厚;混响声能使声音更加丰满,圆润,更具磁性,并能展宽环境声场。


2)室内传输响应对调音的影响


室内传输响应指的是声音信号在扩声或放音过程中受到室内环境电声特性影响后的频率特性的改变。


要得到很好的环境电声特性,需对室内装修材料及房间均衡器进行调整,使室内反射声的声能密度、频率成分及其分布发生变化,以达到较好的扩音效果。房间均衡器是对房间的传输特性曲线进行平衡处理的电子设备。调整房间均衡器的目的是最终使房间的实际传输特性曲线接近平直,达到美化声音的效果。


6
对人声的调音

要使音色有美感,就要泛音丰富、有层次,但提升量不易过强。LF(低音)过量声音混浊不清;HF(高音)过量尖噪刺耳。提升某一频段后,还要考虑对其它频段的影响,要总体地考虑歌声的清晰度和丰满度。


1.对主持人的调音

这实际是语言扩声的调音,要求其语音特性必须清晰流畅,富于表情。他()可以影响观众情绪,因此要把音色调好。可采取近距离拾音,话筒与口很近,这样可增加亲切感,可拾取纤细、微弱声调。其缺点是,存在近讲效应,低频过强。


具体处理手段:

要衰减LF:在100Hz附近衰减6dB左右;最大可衰减到10dB

对于MID:在250Hz~2kHz提升3~6dB

对于HF6kHz以上衰减3~6dB;250Hz~2kHz是语音的重要频段。

主持人的话筒不要使用效果器,否则会失去真实感和亲切感。


2. 对普通人的调音

在歌厅里,有一些歌唱爱好者和业余歌手,也有一些人仅是娱乐消遣。他们多为自己演唱。其中有的人没有受到基本专业训练,缺乏演唱技巧,其中,男声易出现喉音和沙哑,女声易出现气息噪音和声带噪音。


具体处理手段:

500Hz以下要切除。

500~800Hz以上要衰减。

同时在MID频段提升3~6dB,以增强明亮度,使声音清晰、明亮。

一般人声音都较低,而且缺乏响度,所以音量要开得大一些;亦可把200~300Hz范围频率加以提升,以增强声音的响度。


7
演员与话筒的距离和角度
1.演员与话筒的距离


演员与话筒的距离可分为三种,主要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


1)近距离拾音


话筒和口形距离为1~5cm,适合于低语调的主持人和通俗歌曲的演唱者。近距离拾音最适合低音语调主持人的语音拾音,其声音的特点是有较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因为音源和话筒很近,是绝对的直达声,所以音色纯净、清晰度强。


对语音进行均衡处理的要求:

100Hz~200Hz衰减3~6dB,因为有近讲效应;

200~300Hz提升3~6dB,这是语言的基本音域;

1~2kHz提升3~6dB,增加明亮度,提高清晰度;

8kHz以上衰减3dB,减少高频噪声,因为语音的高频泛音比歌声要少。

不使用效果器,使主持人音色具备真实感、亲切感。


2)中距离拾音


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5~10cm,适合于民族唱法。

中音语调的主持人话筒和口形相距5cm;民族唱法歌声相距5~10cm。中音语调主持人声音特点是轻松、活泼、开朗、爽快,使整个歌厅的气氛比较活跃。


民族歌曲要求发声、吐字、共鸣要清晰、明亮、纯净,具备民族风格与特色。


均衡器(EQ)要进行如下处理:

100Hz不提升不衰减,没有近讲效应;

256~440Hz提升3~6dB

1~3kHz提升3dB,使音色清透;

10kHz提升3dB,增加音色的表现力,提高音色的解析能力。


3)远距离拾音


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0~20cm


远距离拾音适合于美声唱法的拾音。顾名思义,美声讲求音色的优美,发声要经过专门训练,所以音色的泛音数量较多,幅度也比较强,整体音色的泛音结构比较丰满。要求电声系统有足够的宽频带,才能使低频泛音、中频泛音、高频泛音都不被阻拦地顺利通过。


要使音响系统有良好的频率传输特性,需作如下处理:

LF提升3~6dB

256~315Hz提升3~6dB

1~2kHz提升3~6dB

10kHz提升3~6dB


2.话筒的角度


(1)近距离拾音——通俗唱法,话筒和音源的距离为1~5cm,角度应为15°~30°,可避免低频气团的噗噗声。


(2)中距离拾音——民族和美声唱法,话筒和声源的距离为5~20cm,角度为近似15°


(3)远距离拾音——话筒和声源的距离为10~20cm以上。一般拾取多个声源,例如一个声部、提琴群声。话筒的辐射角轴线对准音源,即角度为


如何调节好混响时间?



混响时间决定余音长短,混响强弱决定余音大小,对于不同的音源,是否要加入混响,加多大,加多长都要一定的要求,因为它对声音的音色产生直接影响。如男低音演唱时低音频率成分较多,混响时间就要调短些。而对女高音演唱,低音频率少,为增加声音丰满、浑厚和圆润感,宜延长混响时间。环境不同,其自然混响时间T60就不同,通过效果机调节的混响时间长短也应不同,才能获得良好的听音效果。四周为木板结构的房间,混响时间应调小、调短一些,以免声音模糊不清。四周挂有绒布窗帘和壁毯的房间,应将混响时间调长一些,以免声音干涩。文娱活动场所满场时混响时间应调长一些,以补偿人体衣物对声波的吸收。


如何调节好直达声与混响声的比例?

调节直达声与混响声是通过调音台进行的。只有直达声而没有混响声,声音会显得干涩,犹如置身于宁静的茫茫大草原之中,这种情况适用于讨论会、会议或朗诵会场合。音乐声中加入适当的混响,会使声音丰满、圆润、明亮、富有朝气,但混响声又不能太大,控制在11就可以了。若混响声大于直达声,听起来声音好像来自遥远的地方而且发飘。只有混响声而没有直达声,会造成声音染色,形成浴室效应,声音浑浊,无法听清。


如何调节好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


调节演唱声与伴奏音乐的比例,必须根据演唱声的特点进行调整。如果是专业演员或美声演唱,为了突出其演唱技巧,充分展现其艺术魅力,唱声占60%甚至更多些,伴奏音乐控制在40%或再少些,但也不能把伴奏音乐调得太少,这样会大大损失音乐的色彩和丰富的内涵,使唱声单调干枯,缺乏朝气与活力。如果是业余演员演唱,歌喉发声明亮,音调把握准确,可以把两者的比例控制在50%。如果演唱者发声欠佳、音调不准、吐字不清,为掩饰演唱中的缺陷,应当加大伴奏音乐的比例,使演唱者感到满足,使听众也能接受,但也不能将伴奏音乐比例调得过大(85%以上),这样会失去演唱的意义,使演唱者的情绪大受影响。


如何调节伴奏音乐的音调?

演唱者发声音域的高低并不一样,为使伴奏音乐与演唱音调和谐一致,必须及时调整伴奏音乐的音调以适合演唱调,在卡拉OK厅里调音师是通过变调器来实现伴奏乐变调的。每按一次升调或降调按键,通常是升调半个音阶(音程),升降多少音阶才适合演唱音调,完全凭调音师的乐感和悟性或者凭对演唱者歌声的了解。一般情况下,将变调器放在原调上,演唱者尽可能在保持原汁原味的伴奏音乐下进行演唱。由于变调器是在原来音频频率的基础上加减等量频率实现变调的,所以升降调愈多器乐声就愈乏味,并且难以分辨是何种乐器的演奏,失去伴奏的意义。



投稿合作微信/QQ号:774709224 或 25872201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舞台演唱调音技巧
调音技巧
27招调音技巧,手把手教你如何调音
语音演唱调音技巧
如何搭配和精细调试好家用卡拉OK系统
张启东:KTV音响系统中怎样调音唱歌效果更好?(均衡器调试教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