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夏养脾法则

长夏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特有的时间划分,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长夏,首见于《内经》。在五行学说中,有木、火、土、金、水五行,中医学中配之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五季中配之以春、夏、长夏、秋、冬五季。《中华医学大辞典》载:“夏六月也。夏为土母,生长于中,以长而治,故名。”另外,《春秋繁露·五行对》有曰:“水为冬,金为秋,土为季夏,火为夏,木为春。”农历六月、季夏即长夏。

《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长夏天热,人体阳气外泄多,故而中寒脾弱。脾喜燥恶湿,气候过湿,则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导致疾病的产生。故此,长夏养生的重点是护脾。

长夏天气热,易受湿邪所伤


“长夏在五行属土,在五方属中央,在五气属湿,在五脏属脾,在五体属肌肉。”也就是说,脾在五行中属土,易受湿邪所伤。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出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胀、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症状。

除了自然界的湿气,在长夏时节,人体也容易因脾阳虚,运化水液功能障碍引起体内水湿停滞之证。外湿、内湿相互影响,加重对脾阳的损伤。既然长夏时节脾虚湿困,那么相应的对策就是健脾祛湿,把多余的水湿排出体外或者减少体内水湿产生。

长夏健脾除湿方法多


饮食调理

从饮食来讲,湿热容易使人食欲不振,而这些人往往喜欢食冷饮、冰粥等,而这些寒凉食物会加剧脾胃不和。所以,夏季饮食应以清热祛湿、健脾和中为主。夏季调养脾胃,可选食一些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

山药 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本草正》称其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

白扁豆 扁豆衣(白扁豆的果皮)能健脾、化湿,改善腹泻、脚气、浮肿等;扁豆花能解暑化湿、和中健脾,常用于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等。

薏苡仁 薏苡仁有利水除湿、健脾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本草经疏》有记:“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运动锻炼 

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胃肠功能,使肠胃蠕动加强,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且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经常运动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修身养性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有“思虑伤脾”的说法,认为人思虑过多,压力过大,会影响脾的正常功能。因此,我们平时要注意给自己减压,避免压力过大。工作要讲究劳逸结合,凡事不强求。工作时便全身心的工作,休息时便全身心的休息。休息时不再思想工作中的问题烦扰自己。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就不要强求。积极向上,轻松乐观的情绪可以让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神志清楚,使身体保持健康状态或促使疾病痊愈。

按摩调理

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的理论,刺激手足阳明经有清热健脾作用,刺激足太阴脾经有化湿健脾作用,因此不妨自行按摩这些经络上的足三里、阴陵泉、曲池等穴位。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它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具有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

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有运中焦、化湿滞的功效,适当按摩,可以利小便,让体内的湿邪从小便而出,从而有利于脾的气机运行恢复。

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嗜卧。而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能把脾胃上的浊湿排出去。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

以上穴位操作方法:操作者以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腹放在穴位上,其余四指自然放松,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揉动各2~3分钟,手法宜轻柔、稳健、有渗透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排寒湿——中医来支招*
到了除湿的黄金时间,中医来支招!
史氏家传秘方“健脾渗湿方”案例系列(三)
参苓白术散+健脾祛湿的佳品
话题|秋“薏”浓浓,扒扒天下第一米与祛湿的爱恨情仇
参苓白术丸:穿越千古健脾祛湿第一良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