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自律”

前两天去翻了翻猴王的旧帖,总算明白猴王的问题所在,猴王当然可以不承认或者沉默,但偶发的言论还是能证明,其实塔心里明白道德他律,在某个意义上是正当而且是必须的。
   
说到沉默,当然不只是猴王如此,王村的人大部分在面对一些直指其矛盾核心的问题时,无论是观点,还是所谓“作风”,一般都是这个选择。更搞笑的是某个人说,我不怎么看帖,所以你说的那些我不确定。呵呵,幼稚和没有担当至此。黄汉思维有许多表现,王村比较集中的展现了这一点。
   
言归正传,道德自律和道德他律,在猴王这里也是有两个含义的,
   
第一个:
   
“王来富提倡“道德自律”,是指“(我)用道德律自己”,反对“他律”,是指反对“(我)用道德律他人”。
   
第二个:
   
“自律,是指自愿选择某种道德体系的观念、接受其相应的规则,并以此自我约束。”“因为从自由意志到前面三个定律来看,道德的本质属性告诉我们,道德只能是自律产生,而不可能产生于他律。”
   
两个含义的区别,决定了同样的语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说这个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一点,西方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概念,概念还不是简单的日常所说的物质相区分,而是与康德所说的物自体相区分。那么研究道德哲学,首要的就是给道德下定义。道德的定义被明确了以后,才谈得上猴王第一个含义意义上的用法。否则说道德律自己,反对道德律他人,道德都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何谈“律”的指向呢?律的指向是从属于道德本身的成立在先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谈论道德能不能他律自律,首先要知道道德因何而成道德。用苏格拉底的话说,要知道至善,才能判断何为善,至善就是善本身。
   
道德因何而成道德,概括性的结论是因为自律,自律是否真实决定了道德是否能成为道德,这就进入了第二个含义,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是因为自律的原则产生的,而不是因为他律的权威。所以在第二个含义上说道德自律这四个字,本质上是对道德下定义,没有自律,道德不叫道德。这点我相信大部分的网民是容易接受的,西方强调自律是对抗神的权威,中国人强调自律则可以对抗集体的权威,在现阶段,强调道德的来源自律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道德来源于自律被大家公认以后,也即道德本身是什么,被大家普遍认可以后,作为一个判断“道德实践”行为是否正当的标准,就可以用来对他人进行他律了。这个时候道德他律的含义很明显,非指道德来源于各种他人的意志,而指一个人可以根据公认的道德准则去“规范”另一个人违反公认道德准则的行为。猴王反驳道德他律的时候,经常偷换概念,比如某个网友说随地大小便,别人可以进行道德评论。猴王说不可以,因为随地大小便是天赋权利,这个权利可以让渡的前提是社会提供了不至于随地大小便的便利。这么说当然可以,成立的前提有两点,1,社会没有提供解决内急的便利,那么我们当然不能让人憋死,2,个体从来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即对自律产生于人来说,这个个体还没有满足这个哲学成立的预设,这也是可以的,比如未成年人。关键在于,猴王可以建立这两个前提去反对这种情况下道德他律的正当性,我也可以建立另外的前提,就是1,这个人是有理性的成年人,2,社会已经提供了足够的便利,这种情况下,猴王或者王村的人能肯定的说,就不会有人随地大小便了?公共厕所内大小便不就位的现象还少吗?所以,这种时候不要总是偷换概念。不否认王村的反对者有的时候被猴王东绕西绕脑子就绕晕了,但是,你们到底是追求社会的进步,还是追求诡辩的胜利呢?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猴王对自律他律的两个含义的使用是不是清楚,我下不了定论,虽然猴王后来对道德自律的解释和最开始出现的道德自律是什么意思有区别,但后面我们还是可以看见他未必明确区分了这个差异。因为还有这么一段话:
“(道德是建立于社群、哲学、宗教或个人良心上的)。所以,你要道德他律,就请先统一一下不同的社群文化、哲学、宗教和个人良心吧,呵呵。顺便看一下中文维基的定义: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很好,请道德家们说出一种全宇宙统一的“观念标准”,以便我们用来约束别人(道德他律)。”
   
猴王认为道德他律的前提是没有道德存在,这让我又一次震惊,道德是什么?道德明明就是个人自律产生并且已经被普遍接受的规则,就已经意味着有一个统一性普遍性,猴王竟然还要让道德家们去找,不得不说猴王在这里犯了致命的错误。我起码就可以说出一个被大家接受的统一观念,道德产生于自律。猴王说,有的人不认可这个理论,那么要提醒猴王,1,这是应然,认识不认识到都得如此,不然没有道德实践的自由王国,2,而且如果要玩这种文字游戏,我也可以说,在认可这个理论那部分人内部,也永远不会做到标准,圆。起码对我来说,猴王的这种诡辩无效。
   
所以,道德来自于自律并且被普遍人认可,道德不是产生于他律。但是道德产生以后,在某些情况下,个体之间可以用”已有的道德观念”律他人,好比,石头不是人造的,但人可以拿着石头打人一样。对后者的道德他律的一概反对,如果不是因为无知的话,那就是另有动机。后者意义上的道德他律,既为自然权利而支持,也为道德产生的逻辑过程而支持,反对后者意义上的道德他律,就意味着本人不承认道德的存在。最荒诞的事情在猴王身上上演,以批判道德家起家,自诩持有真正道德观念的人,最后变成了其实根本不承认道德的存在,而嘴上总喊自己有道德的道德家!
   
最后来一段康德的话:我自己爱好研究,具有极强烈的求知欲,急切的要获得知识,每前进一步都感到满足。有一个时期,我相信这都会促进人类的繁荣,我蔑视无知的贱民。卢梭纠正了我,骄傲的优越感消失了,我逐渐尊重人类。如果我不相信这种思考能够使我承认其他一切职业有价值,及重新确定人类的权利,我想我自己还不如一个普通劳动者那样有用。”真正大师和黄汉大师的区别就在这里,大师不会狡辩,身体不行,人品有鸟用。大师一生都在为人品究竟是什么,道德而思考。

先说理论根据,从网上搜来的康德启蒙思想: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能知道多少?
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除此以外,道德仅是自主的选择,超越因果律。
在此理论基础上,进行如下分析:
康德的道德定义是指自主选择的道德观。但现实生活中,按照自主和非自主,且把道德定义成两种,一种是自由选择的,算是道德自律(下的道德观);另一种是被他律所迫选择的,算道德他律(下的道德观)。
假定按照自律原则,个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由是自律前提。自由意味着排除被迫(他律),同时也意味着权利平等。自律原则下,大家的约定是维持自由平等环境。这样一个人即使不道德,但恶的底线是不妨害别人的自由,并遵循权利平等原则。这样的社会,大家在乎自身自由及权利平等,不在乎个人私域的事情。在基本权利之上,社会呈现道德观比较多元化,高尚道德可能比较少,比如可能对贫富分化比较忽视,但至少有不受干涉的自由。对别人的攻击总是因为保护个人的权利,而不是因为不爽对方的道德。
假定按照他律原则,个人自主选择权利让位于他律的压力,损失自由,形成律人和被律的不平等关系。对别人攻击总是因为不爽对方的道德,这样的社会,大家在乎道德准则的维持,哪怕牺牲个人自由和权利。这种情况下,有时高尚道德得以推行,呈现道德标准很高的社会,但道德低下时也无底线,容易走极端。这样的社会,有时把愚昧的道德准则也代代相传。并且当对一个人不爽时,总能挑出他的道德瑕疵进行攻击。富人和穷人道德观非常迥异,造成社会比较无序,一团浆糊,互相斗争。
假如举出一些例子,更能直观显示两者差异:
比如二十四孝,是道德家“孝”的极品;刘备对赵云救阿斗表示内疚时,扬言要摔死阿斗,这也是道德家“义”的极品。这些是符合道德他律而不符合道德自律的极端。
再比如,西门庆好色好酒,道德败坏,这是符合道德自律,不合道德他律的极端。
总结是:道德自律坚守的是刚性底线,道德他律想要高尚却没有底线。
建议把道德他律观修正成道德提倡,或者把道德批评严格限制在自由及权利平等基础上,假如真的要律,应该由法律来律人,不要由人来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索儿童教育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我们画不出那个完美的圆,但它是存在的|十三邀之罗翔
“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靠自律”的资料
管好自己
律己则寡过,律人则寡合!
道德绑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