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尔湾学区实例解答:什么样的课外后动有助于进名校?
了解尔湾和尔湾人的生活

请点击上面标题下方的微尔湾,或加微信号WeIrvine,一起来关注尔湾。

原作者:朱凯丽(Pacific Academy太平洋中学执行长,PA College Prep 泛美教育学苑主任)

很多家长着急地问我:“能不能替我的孩子安排一下暑假去参加什么活动?否则他都没做什么特别的事,申请大学怎么办”“我孩子的同学暑假到中国穷乡去教英文,或者到墨西哥去替穷人盖房子,我孩子都没有这些活动,申请大学是不是没希望了?” 

申请大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升学包装”的广告充斥,家长和学生人心惶惶,好像不“做点什么”就会在升学之路上败下阵来。于是很多家长不惜花费数千美元,甚至上万元,把孩子送去各种的夏令营、到海外做义工、救灾、参加长春藤大学的暑期课程等等,认为孩子参加的活动越多,进名校的机会越大。而这几年各大学以及各种组织也顺应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举办的暑期活动越来越多,多到让学生和家长不知道如何选择 。 

是不是参加夏令营、海外义工、救灾、或名校举办的暑期课程真的有助于进入名校呢?我们先来看几个真实的故事,看看这些学生参与的课外活动在申请大学上面有什么影响。 


故事一

有些家长认为参加名校举办的暑期课程或夏令营,就会有比较大的机会进入这所大学。一位尔湾的高中生,在升12年级的暑假到康乃尔大学选修了两门大学课程, 两科都拿A,结果她被康乃尔大学录取。同一所高中的另一位学生,暑假也在康乃尔大学选修2门课程,两门课成绩也是A,这两位学生高中成绩、SAT分数都很优秀、也都参与许多社团活动,但第二位学生没有被康乃尔大学录取。申请大学是没有公式的,参与名校的暑期课程或夏令营,不等于会进这所名校。





故事二

     几位南加州的学生参与一个非营利组织到中国最贫困的甘肃地区做义工,帮助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贫困儿童接受心脏手术。在儿童进行手术时,所有义工们在医院陪伴安慰担忧的家长,但是这几位学生却只顾着低头玩自己的手机,甚至互相打打闹闹,让病人的家属非常反感。原来这些学生是被父母送去做义工,希望这个经历可以对大学申请有帮助,也希望孩子回来之后能写一篇感人的申请大学自传,结果学生没有感动,也写不出感人的文章。而且如果这个孩子平时对做义工并没有兴趣,也没有参与其他的服务性质的社团,只是利用暑假去偏远地区做一次义工,大学不会相信这是一位有爱心的孩子,甚至看出这次的义工属于“包装”性质,对大学申请没什么帮助。 

     另外一位女学生参加了同样的甘肃之行,她在学校创立了服务社团,持续多年帮助辅导低收入孩子功课,这趟甘肃之行让这位学生有机会探访病人家徒四壁的房子,体会到家属们虽然贫穷却知道回馈社会,让她深受感动。而她原本就对科学有兴趣,从观摩心脏手术之中,更确定了自己要当医生的志向。这位学生回来之后继续为这个非营利组织募款,暑假并参加大学的科学研究,她的学校成绩非常优秀,SAT又考满分,最后进入哈佛大学。


   故事三

CNN电视台报导了12位学生如何申请到长春藤大学的故事。其中一位德州的Azhar,他9年级的时候因为非常爱和妈妈争辩,妈妈告诉他应该去学辩论,引起了他对参加辩论比赛的兴趣。为了在辩论比赛时能取得好成绩,他所有空闲的时间都在读书,摄取各方面的知识,最终他得到学生国会辩论的全国冠军。 Azhar也对科学和生物非常有兴趣,参加学校医学院先修课程。 Azhar对电脑IT也非常在行,他在一家医生诊所实习的时候,发现诊所里的人对电脑的知识非常贫乏,于是他成立了一家IT服务公司,专门替医生诊所服务,一个高中生想要说服客户相信他能解决他们的电脑问题,Azhar打了很多电话,吃了很多闭门羹,但他没有放弃。 Azhar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他最喜欢的辩论、科学和电脑3件事上。 Azhar成绩优秀,ACT考35分,被Dartmouth大学录取。



    故事四


康乃狄克州的Austin小学2年级开始拉中提琴,他6年级开始每年都被选上区域的荣誉乐团,9年级开始每年都被选上全康州的荣誉乐团,他又加入Hartford大学音乐学院的乐团,而且在这个都是职业音乐家的乐团里一直担任首席中提琴。 Austin除了在中提琴上表现出色,当选班长3次,没有其他的活动。他高中成绩优异,ACT 34分,被宾州大学和布朗大学录取。



CNN报导的12个进入长春藤大学的学生, 没有人为了升学的目的而特别去参加夏令营,或是到贫穷地区做义工。他们每个人的课外活动都不一样, 有辩论、科学、音乐、社会运动或体育,但是他们共通之处是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都投入非常多的时间和热情,而且在这些专长和兴趣上表现得非常亮眼,加上在学校成绩都很优秀,ACT或SAT成绩也非常高,各方面都突出,才得到名校的青睐。 

以上的故事告诉我们,大学要看的是学生的整体表现,平时的成绩、SAT或ACT考试、课外活动、申请大学自传都是大学选择学生时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只看几个夏令营或救灾活动。大学喜欢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自动自发并且持续地在有兴趣的事情上努力,学生被动的由家长或升学包装公司安排设计的活动,不见得会有帮助。 

孩子是无法被逼或包装进大学的,进入好大学固然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事,但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机会在初高中这个阶段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方向,并产生源自内心、自动自发的动力。一旦孩子找到了方向和动力,他们就会努力去探索,发挥潜力和毅力,在功课和课外活动上取得亮眼成绩,这样的孩子才是名校要找的学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国顶尖名校夏令营-公共演讲夏令营
武汉外校9学生被牛津剑桥录取,创纪录
夏令营宣传软文
我和我的四个儿子
面对鱼龙混杂的美国“顶级”夏令营,我们该如何选择?
美国顶尖大学为何如此看重学生的领导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