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华外来词词典》编纂过程略记

1.

大约应该是在2003年,笔者还在日本任教的时候,一次回国聚会上,商务印书馆的周洪波主任向我提出,是否可以主持编写规划中的这部词典。考虑到辞书编纂“不是人干的活儿”,其艰辛劳苦,其劳心伤神,无法言说。又考虑到自己参与1984年词典,本乃盛情难却的客串,自己的主业在语法,于外来词,本人仅为半路出家,学养有限,深有自知之明。考虑到这些,当时笔者婉拒了这份信任。回日本以后,思绪起伏,天人交战,看到国内太少有人对外来词进行深度研究,更看到外来词词典涉及百科百语,难有人立志于此类词典的编纂,觉得自己有一份历史责任,应该承继罗常培先生开始的工作,捡起高名凯、岑麒祥、刘正埮等先生放下的棒,接力下去,为这份事业略尽绵薄。思虑再三,终于在第二年改变了主意,承诺下本词典的编纂。

自彼时至今日,孜孜以求已十二年。

2008年古稀退休后,毅然回国,全力以赴。放弃所有假日,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忍受颈椎、腰椎疼痛的折磨,克服白内障日渐加重的干扰,冷坐板凳至今。回顾历程,感触与遗憾太多。

一感人才难得,沉下心编辞书的人才更难得,往往寻得合适人员,却又改变初衷,告别辞书。最后落得近似独角唱戏,苦苦撑持到终点。

二感资料重要,尤感有明确年份记载的资料太少,明末清初至民国初年的词汇研究成果更少。

三感必须有长时期甘坐冷板凳的决心与毅力,甘愿与当前逐名趋利的浮躁分道扬镳。

四感必须具有研究的自觉:编纂过程中必然会遇见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如语词的发现与汇聚,其研究含量少些;有些是关键性的,如决定语词的身份与取舍,其研究含量很大;还有些是知识性的,需要文化补足。编纂时有了这种研究自觉,辞书的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最后,词典是一项必然会有遗憾的事业,明知还存有类似平衡、照应、书证甚至误收等方面的问题,却又因个人精力、知识准备、研究程度、资料限制、出版时间的局限等而无可奈何。

由此,也希望读者能参与互动,提供意见与建议,补正词条与书证,以尽可能弥补不足。

2.

本词典先后邀请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化学者杨大方、四川大学具有英语和高山语研究经历的学者雷莉、绍兴近现代词汇辞书学者黄河清三位先生加盟担任编委。编纂中将词条分成西语源、梵语源、古今民族语源和日语源,以及字母起首词五大块。工作则分成前期、中期、后期三段。前期主要是准备工作,包括录入资料与整理资料,中期是词条编写,后期是补充词条、调整词条、合拢词条三项工作。

西语源词与字母起首词的前期工作由雷莉负责。在雷莉指导下先后参与人员主要有:张燕萍、阳煜和蒋雯,此外还有田佳、钟玲静、吴裴和刘洁莲(以上均为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及刘志群(四川内江师范学院教师)、胡晓(四川大学教师)也参与了工作。因雷莉公派赴美任职孔子学院领导工作,西语源词与字母起首词工作移交史有为,中期与后期工作由史有为接替并负责到最后。

梵语源词的编纂由杨大方担任,由他完成了全部词条的编纂。

日语源词和古今民族语源词的编写,以及中后期西语源词和附编字母起首词、新增的常见日制汉字转读表,由史有为负责。

黄河清参与了后期日语源词相关用例的核实工作,并对书证提出删改建议。

全书的统稿,以及五部分合拢以后词条最终的呼应、平衡、调整、修补,由史有为负责。

3.

这次编纂中最感困难的是日语源词,为此笔者孜孜矻矻,战战兢兢,虽花费了大部分时间与精力,仍存惴惴不安之心。因为中日语言间交织错综,收词越多,出错的概率就越大。笔者编纂日语源词条的具体做法是:

(1)前后两次从汉日两种中型词典中较大规模地搜集同形词,并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研究中日同形词或语词借贷的论文、书籍,补充收词。二者共计约六千词。

(2)从已知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中提取、搜集中日语言的书证或用例。在汉语书证方面,除由笔者自己搜寻外,余下大都参考其他辞书或著述。在日语方面,则也是主要依靠日本的多种辞书,并参考诸如朱京伟、沈国威、彭广陆、何华珍等多位日语学者的论著。

(3)逐一对比书证出现时间的先后,同时也参考同类语词及其书证,并根据历史、文化进程,合理推测日语源汉字词。此外,还根据专题研究日语词论文,对照自己搜集的资料,确定创造该词所属语种,决定语词取舍。

凡此,增增删删,历经数次斟酌汰选,最后获得三千余可能的日源语词,与1982年词典收日语词八百余词相比有了大幅增加,同时也删除了一些误入词。虽然如此,未收者可能还有很多(限于篇幅,本版暂以收二字词为主),而已入者因研究与资料发掘的不足,恐怕仍有一些误收。鉴于本词典含有研究性,也许这些可能的误收正好可以起到激发研究的作用。希望未来的研究与发掘能尽快纠正这些可能的遗憾。

至于西语源词部分则拜开放与全球化信息时代之赐,加之本词典重视口语与海外方言中的实际存在,得以有较大的变化。古今民族语源词部分要感谢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也得益于对底层词的重视,有了许多新成员、新发现与新观点。梵语源词部分虽然已经凝固,但通过佛教文化,我们有了更多的书证与知识。至于字母起首词,则是一项颇有争议的项目,但作为附编,则摆脱了外来词身份的束缚,为读者带来更多的方便。这些都使本词典有了时代感。但由于时间的制约,又限于词典的规模,许多语词此次不及收入,不少疏漏未能发现,只能留待以后。这也是一个无可奈何的遗憾。

4.

感谢本词典编委杨大方无怨无悔,善始善终,并多次反复修订梵语源词条;感谢雷莉在任教之余抽出时间所做的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

感谢黄河清在身负另一辞书编写任务的同时挤出时间为本词典日语源词审查书证。还应当感谢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专家徐永燮教授等一些兄弟民族的朋友,感谢越南友人韦氏水女士以及日本的一些朋友,他们帮助本人解决了不少词源查考上的疑惑。

感谢四川教育出版社雷华先生在资料与工具方面的支持,由于这一支持使本词典编写工作得以加快。

感谢笔者曾任教的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今大阪大学外国语学部)图书馆、日本明海大学图书馆,感谢笔者的邻居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图书馆,感谢他们为笔者查检资料所提供的方便。

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商务印书馆江远、周洪波、叶军、余桂林等同道的关心和支持。没有商务印书馆的支持与宽容,笔者很难走到今天。而在编纂末期,尤其要感谢商务印书馆责编龚英女士,没有她的专业水平的协助和合拢作业,没有她不厌其烦的细心校阅,查检疏漏,数百次地及时与笔者交换意见,核对书证原文,容忍笔者非常规的交稿方式,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词典。特别是在最后必须多次补入相当多的词条,又必须删改一些词条内容,删去一些词条与书证的情况下,她默默无怨地、超负荷地挖改已经排好的版面,协助我完成了加法,又默默地、毫无怨言地完成了混杂着加法的减法。这部词典实质上是项集体创作,汇集了中外多少人的研究,又凝聚了多少资料奉献者的心血与努力。我们应该感谢所有这些实质参与者。

附言

☑ 本文根据《新华外来词词典》序言第五部分改写。其中某些语段有所节略。

☑ 词典经过12年编写,又经过3年的6次校对与多角度复查,修修补补又磨磨,逐渐才有了今天。1600页的规模,让我吃惊,心中有些抱歉。

☑ 词典已经于2019年4月面世。眼下须恳请各位读者为词典挑错,提意见,提建议,提供有关外来词的各种资料、信息,以便在再版时得以修改、充实、完善。此为编者之愿。

史有為

磨熬乐

寒暑十二磨词条

年年暮暮又朝朝

扶桑起笔,故园归樵

花了双眼,白了眉毛。

三载六校,方知煎熬,

修修补补再考考

心血几许付烦恼

如今见书,人已枯槁。

史有為 2019.4

面世有感

新华外来词词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二节 《辞源》——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语文词典
现代汉语里有多少源自日本?
词条
书评 | 司佳:评马西尼《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转发】
【学海泛舟】俞思义︱词义的喧宾夺主
汉日词典|日语词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