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音健康:学中医医理所想到的

学中医医理所想到的 

作者:宁博尚扬

    经常到公园散步、锻炼,有时与一起锻炼的人聊天。这里空气好,经常锻炼的以退休人员居多。年纪大了,多数人有慢性病,或是颈椎、腰椎不好,或是肩周炎,或是刚做完手术,或是有三高。无事不登三宝殿,到这里来大都是有缘头的。

    一次,我碰到一位同龄人,说是四肢冷,血脉不和。我说,我单位有一同事常年身体偏凉,就是在夏天也不常出汗。经常锻炼时间长了会改善些,另外,饮食和中药调理,也要跟上。

    我说这话,是受了中医理论的影响,尽管有人不认同中医,我以为很有辩证观点。如《黄帝内经》就是。一般认为集结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体温是由卫气主管的,维持体温来自肾阳。肾阳虚表现为后背冷,四肢冷,膝盖以下冷。于是有人就吃温热药,以改善发冷的病症。但往往吃到口腔发热、起泡,但身上的寒气仍在。说明光吃温热的药非但没效果,反而更严重了。中医讲究辩证治疗,换一种思维,就是要阴中求阳。如六味地黄丸是宋代钱乙的方子,是补肾阴的。这方子来自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原名金匮肾气丸,有八味,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钱乙只是去了两味,即附子和桂枝,成了补肾阴的六味地黄丸。

    这是阴中补阳的典型方子,即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加上附子、桂枝。治疗四肢发冷用金匮肾气丸效果较好。有时,我也学一些中医知识,对其辩证的医理大为赞赏。上火下凉也可用炮附子、干姜、川牛膝、黄柏、炙甘草、地骨皮、肉桂,这几味药有寒凉,也有温热的,不是单一用温热的药。食疗方,如吃牛羊肉,但容易上火。可阴中求阳,用当归生姜羊肉汤,或再加麦冬。

    当然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剂量的大小有区别,人的体质是不同的,不刻板,不教条,讲究实效。许多经典的方子都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得到验证、完善。同理,我们在做其他事情时,也可借鉴中医医理,不唯书,不绝对,灵活运用,辩证施治,以观功效。

 注:照片为作者拍摄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参(二):降血糖和血压的最简单方法
肾阳亏虚,四肢发冷,2个方子来调理,补足肾气,暖暖和和过冬!
UC头条:三伏天,四肢冰凉,一张中医古方,补阳升阳,疏通全身阳气
一张治疗脾虚的方子,治疗了患者的中风,从...
所谓的尿结石其实就是阳气被“冻住了”而已...
一个方子3味药,阳痿见到也害怕,中医让你更“有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