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理概念:信仰的概念及其分类

哲理概念:信仰的概念及其分类

 

“信仰”,又作仰信,信,是指可信,可相信、可依赖,可信奉;仰,是指仰望、仰慕、崇拜、敬畏。梵语sraddha译作信心、信解、信仰,信心瞻仰之意。《法苑珠林》卷九四:生无信仰心,恒被他笑具。谓对佛、法、僧三宝的崇信钦仰。佛教强调修行之初,须树立坚固的信心,令其不动摇,即信、解、行、证”,“信、愿、行等。

当信任变得极端化时就会形成信仰信仰就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之中的一种意识规范。

信仰属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信仰是人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的选择和持有。

信仰是人的心灵被某种主张、或说教、或现象、或神秘力量所震撼,从而在意识中自动建立起来的一套人生价值体系。

信仰是心灵的产物,不是宗教,或政党的产物,宗教,或政党只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建立起来的信仰难以长久,靠集体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宗教、政党、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

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共产主义信仰、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神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信仰从本质上可分成两类:一类是有神论信仰,另一类是无神论信仰。

有神论信仰者谦卑,相信宇宙中的一切是神所创造,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因果循环,靠内心的善恶道德法庭约束自己,相信“头顶三尺有神明”,所以不敢胡作非为。

无神论信仰者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相信科学,相信眼见为实,相信进化论,相信生死是必然的,人死了什么也不存在了,永远地“安息”了。

所以把精力和时间主要花费在此生的荣辱、胜败、尊卑、贵贱上,既然相信人既无前世,也无来世,所以敢想敢为,不怕天、不怕地,更不相信什么因果报应。

信仰有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之分。非科学信仰是盲从和迷信。科学信仰来自人们对实质和理想的正确认识。

事实上,宗教是一种信仰,但信仰并不等同于宗教,不信仰宗教并不等于没有信仰。信仰的内容可以是宗教,也可以是任何一种事物,只要你相信它,并以此解释你存在的理由,它就是你的精神支柱。

宗教信仰是一种非理智的信仰,它只要求人们相信它的教义,而不必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信仰是建立在理智地了解所信仰的思想和学说的意义的基础上。如科学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等。

不同类型的生活目的的种种信仰,这是构成这个世界芸芸众生的信仰基础,也可以说是人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复合反映。当人们信仰的某种价值超越了单纯为了个体功利的目的,变成群体、民族共同认可的价值时,对这种价值的信仰就会从纯粹为了个体追求的层面上升到社会利益的层面,从物质的、有形的层面上升到精神的、抽象的层面,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上升到人类社会与宇宙的无限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信仰的定义
人生哲理:迷信与信仰对“信”的不同追求
如今科学这么普及,为什么还有科学家信仰上帝呢?
执迷不悟:不觉悟的原因,是执着于迷信不放!
爱因斯坦信不信上帝?
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普适的方法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