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太极桩功:以人体小太极演绎宇宙大太极的生命律动

二、功法: 以人体小太极演绎宇宙大太极的生命律动

太极拳功法是指导太极拳运动的练习心法,是太极拳传承过程中太极拳先贤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桩功是太极拳功法的主要运动形式,它和套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太极拳完整的运动体系。太极拳桩功主要有无极桩和太极桩( 浑圆桩) ,两者通过调息和调心内壮脏腑,外壮四肢百骸,通过对人体气、意和心的锻炼和调节达到平秘阴阳、与自然相通的境界。

  1. 无极桩: 太极内动的原始动力。

无极桩是练好太极拳和太极推手的重要环节之一。太极拳家孙禄堂说:“无极者,当人未练拳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浑浑噩噩,一气浑然也。”无极桩要求练习者在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的状态中,通过体验胸中混混沌沌,一气浑论达到人与环境的合一,人与自然的合一。杨澄浦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写到“人皆于此势( 无极桩)易而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这都说明气在无极桩功修炼中的重要意义。

既然气与太极拳功法存在着不绝如缕的关系,那么气与太极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周敦颐在《太极图说》明言::阴阳、五行皆出于太极; 太极本于无极; 五气顺布、二气交感。表明阴阳、五行都是“气”,太极就是原始的混沌之气。世间万物如天、地、心、性等皆是气化的结果,甚至“理”也是由气产生出来的事物内在固有的秩序和模式。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太极、无极的本质都是气,阴阳、五行则是气的性质和功能的具体表现形式,天地万物都是气化生的结果。人禀天地之气以生,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太极拳“理根太极”,太极拳先哲也秉承了这一思想,正如陈鑫所说: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 ……气也,理也,气非理无以载; 理也,气也,理非气无以行”。因此,太极拳运动不仅以气为本,还以气为用。由此可见,气不仅是天地大太极化生万物的本源,也是人体小太极运动的原始动力。“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十三势行功心解》进一步对气在无极桩中的运行给我们做了深入的分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高低处、无使有断虚处”,正好体现了“气”在人体小太极中周流不息、运行不止的实质。“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心为令,气为旗”,“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十三势行功心解》) 。此话再一次说明无极桩进行气的修炼对于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意义。

2. 太极桩: 湛然虚明的生命意境。

太极拳功法除了通过无极桩功让练习者体验太极的深意,还通过太极桩功对心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发微,以期实现对气与意的控制和统领。太极桩又称浑圆桩,它融气息运行与意念锻炼为一体,以五心 ( 诚、静、耐、信、恒) 通达五内 ( 视、听、察、想、息) ,在意念的导引下,通过对身体外部活动的外感和对身体内部活动的内视,抱元守一,形神合一。太极桩功对心的修习构成了太极拳功法的主要内容,也是太极拳修身养性功能的具体体现。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任何语言、文字、观念、思想和创造都是心的机能。《观心语》曰: “人心至灵,主宰万变,而非物所能宰”,“命物而不命于物者也”。荀子也说: “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解蔽》)《内业》云: “心全于中,形全于外”,这些都是强调心对人和物的主宰作用,强调主体的意志结构与主体的自觉决定和选择。

而太极桩所要求的“舌顶颚”、“气实腹”、“神内敛”等,正好是“心全于中”的具体化; “圆裆松胯提肛”、“含胸拔背沉肩”、“外示安逸”等,恰是“形全于外”的表现。正是由于心始终处于支配人所从事实践的地位,所以太极拳家还特别强调心与气的顺遂。“以心行气,务令沉著,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心不仅有主宰作用,还具有知觉能力,即认知能力。在《知言疑义》中朱熹就曾指出::“所谓心者,乃夫虚灵知觉之性,犹耳目之有见闻耳。”(《文集》七十三) 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知觉能力,并且这种知觉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朱熹也常常把这种知觉能力称为“神明”,故说: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孟子集注》) 又说: “心是神明之舍,为一身之主宰。”(《语类》九十八,周谟录) 知觉在这里指人的感觉和思维,运用则指人的一切现实活动和行为,包括躯体自身的各种活动。知觉思维是心的功能,行为运用也是在心的支配下完成的。

太极桩功对心的修习运用到太极拳的具体实践中就是“舍己从人”、“后发先至”。心作为认识的主体,只有保持本体的虚明,才能在交手时不会被对方的表象和假象所蒙蔽。对手的一切形象和意识就会在我的心中自然呈现,我心中就迅速构筑了应付的招法破解对手的攻势。所以拳论中说: “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使身能从心,由己仍从人只有便利从心,才能舍己从人” 。

小编注:原标题为《哲学的皈依:太极拳理论的终极走向》,由吕旭涛和崔黎明两位作者所著,感谢两位作者的精彩文章。若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太极秘要/练拳要练桩_
陈式太极拳入门功法
太极拳静心慢练是活桩
【练太极 穿劲武】初学站桩无极桩、浑圆桩、太极桩、桩功、养生桩法完整教学,必看
太极拳高手都在背人地方---偷偷修炼的功法!
'站'而论道——再论站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