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暨市2015年度“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工作成效显著

    2015年,是“农业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的第一年,也是我省“五水共治” 农业水环境治理开展的第二年。诸暨市按照《浙江省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通过“走好三条道路,抓好三只项目,做好三个到位”,大力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2014相比减少化肥不合理用量891吨,任务(752吨)完成率达到118.48%。

    (一)走好三条道路

    1.构建完善施肥指标体系,以控制养分投入总量。

    充分利用测土成果,结合肥效试验数据,加强与浙江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的紧密协作,进一步完善我市主导农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健全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2015年及时更新了测土配方施肥触摸屏专家系统,目前有4种作物类型(早稻、单季稻、连作晚稻、小麦)、 3个水平(氮磷钾含量高中低)、2类肥料(单质肥、配方肥)共计216个配方,供我市农民“对号入座”选择施肥配方,直接从养分投入总量的“源头”上进行化肥减量。去年土肥站还曾撰写了“诸暨加强农作物化肥减量施用技术探索”一条信息,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经济司门户网站转载。

    2.推广应用土壤培肥技术,以提高农田肥力水平。

    通过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的培肥措施,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养分含量,“藏肥于田”,提高农田地力水平,从而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可降低化肥用量。2015年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3100吨,种植绿肥14.17万亩,农作物秸秆还田23.98万吨,秸秆肥料化利用率达到71.13%。

    3.推广应用高效新型肥料,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

    一是推广应用控释肥、缓释尿素,通过延缓肥料养分释放时间,减少化肥的气态和淋洗损失,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二是推广应用生物菌肥,通过分解土壤有机肥和难溶性磷钾肥,固定空气氮素,以提高农作物对化肥的利用率;三是推广应用水溶肥,将肥料溶解于水,直接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从而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2015年全市推广控释肥50吨,应用面积1300亩;推广缓释尿素200吨,应用面积15000亩;推广应用生物菌肥500亩;应用水溶肥,实现水肥一体化3300亩。

    (二)抓好三只项目

    1.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推进科学施肥技术到田。

    2015年诸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2.5万亩次,其中水稻41.5万亩、小麦2.5万亩、玉米3万亩、高粱2万亩、油菜3万亩、茶叶6万亩、蔬菜13万亩、水果4万亩、薯类3万亩、豆类3万亩、瓜类1.5万亩;采集农田土样1075个,其中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区582个、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391个、农户送检测或上门测土72个、试验项目30个;推广配方肥4350吨(折纯),应用面积达到27.4万亩次;完成27个镇乡(街道)含19级高清分辨率卫星影像图层的施肥咨询专家系统软件制作,并采购触摸屏2台。

    2.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提高农田土壤肥力水平。

    2015年度诸暨市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涉及15个镇53个行政村,总实施面积为5.82亩,其中2011年平原项目、2012年项目、2013年项目各1.8万亩,2014年项目4230亩。完成项目5820吨商品有机肥、950吨配方肥、2185吨钙镁磷肥、625吨氯化钾的共9580吨肥料招投标与配送发放,冬绿肥示范种植2900亩,实行农作物秸秆还田52400亩、强化耕作3400亩、水旱轮作5800亩,并在项目区采集土样582只跟踪土壤培肥效果,以及时修正年度技术方案。

    3.实施省补贴有机肥推广项目,以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

    结合省补贴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项目实施,在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农田质量提升区、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区、新增耕地大力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在水稻、旱粮、蔬菜、水果、香榧、中药材、经济林等作物中进一步挖推广应用潜力,增加商品有机肥投入量,减少化肥用量。2015年诸暨市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13000吨,其中省资金补贴项目(补150元/吨)6000吨、“政府全额买单”(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5820吨,其余均无补贴由农户自发购买施用。

    (三)做好三个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到位

    根据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战略部署,按照省农业厅《关于全力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实施意见》(浙农科发[2014]3号)和钱塘江“河长制”工作方案、诸暨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成立了诸暨市农业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农业、林业、环保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制定出台了《诸暨市全力推进农业水环境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方案(2014—2016年)》和《诸暨市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三年实施方案(2015-2017)》,明确各项任务目标,细化年度工作措施。

    2.加强试验示范,确保技术掌握到位

    积极开展新肥料、新施肥方式试验,探索本地农作物养分吸收规律,摸索适合当地农业生产操作习惯的肥料减量技术;创建不同类型的、可行性较强的“减肥”技术示范片,点面结合,以示范带动技术普及应用。2015年开展3414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2+X"试验、中微量元素、肥料校正试验等各种肥效试验11项,开展控释肥、缓释尿素、水溶肥、生物菌肥试验8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与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区内建立各级示范区10万亩,在“山下湖西泌湖畈”和“王家井—牌头淀荡畈”建设2个万亩“高产、控氮”示范区,建设村级示范片50多个。

    3.加强宣传培训,强化舆论引导到位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结合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新民讲堂等下乡进村现场培训活动,围绕农时季节、生产环节,广泛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营造科学施肥氛围,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懂得“投入与产出比较”和“成本与效益分析”,引导农民自觉降低化肥用量,确保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争取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2015年发放施肥技术资料6.1万份,举办市级培训班2期,下乡进村培训10期,面对面技术指导服务21场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550人次,培训肥料经销商120人次。同时还在2015年上半年,与诸暨电视台制作了《紫云英花开闹春尾》和《我市全面推行“测土配方”,80多万亩农田吃上“配方肥”》两期节目,在诸暨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其中《诸暨80多万亩农田吃上“配方肥”》报送至绍兴电视台的“绍兴新闻联播”中播出,播放时间达到104秒,通过媒体宣传,把种植紫云英这一土壤培肥措施既肥田又美丽田园、测土配方控制化肥用量更直观地灌输到社会各界,进一步展示诸暨市土肥工作风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地养人”到“人养地”
土壤肥料业务技术培训材料
有机肥为何难'当家'(三农微观察)
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优质新品种、环保高效肥料等成发展重点!
农业农村部:增施有机肥,提高农田土壤抗酸化能力
农业部:大力发展施用有机肥,还要给予一定补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