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强化我市土壤修复工作的建议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位于城市副中心的大中型工业企业陆续搬离,而工厂原址土壤和地下水积淀的污染物质在短期内难以自然降解,又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埋下不少环境隐患。

按照有关规定,只要土壤受到污染均应按照污染程度进行修复。特别是农药、冶金、电镀、化工等对土壤重度污染的企业,在土地转为其他用途前,必须进行土壤修复。民革无锡市委就我市土壤修复工作开展调研,报告如下:

、土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土壤修复工作推进缓慢。我市污染地块修复工作起步较早,自2005年起开展污染土壤的修复,2009年起更是加大对已经关、停、并、转的高危污染企业地块修复的试点工作,但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修复工作推进较为缓慢。近几年完成修复的有原惠山农药厂地块、帝斯曼柠檬酸有限公司地块、原胡埭电镀厂地块,正在修复的有原无锡钢铁厂、焦化厂和福祈制药等地块。而大部分工业厂区集中的地块在企业搬迁后都还处于待修复状态,如:沿锡澄路及附近片区,硫酸厂、化工集团、罗地亚化工、石化总厂等企业搬迁退出后,该地块被市国土储备中心收储,直到目前还处于待修复状态。

2、土壤修复工作缺乏强制力2014年7月1日,国家环保部虽出台了5个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但都是技术性规定为主,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保障。企业作为污染场地的责任主体,在没有明确的要求和惩罚措施下达前,大多本着少花钱或不花钱的心态,选择维持现状。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建议稿)》虽已基本形成,但尚在征求各方意见,还未正式颁布。

3污染监测本土化程度不够目前国家环保部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污染场地的环保标准,但大都只是借鉴国外相关法规。我国土壤类型复杂、污染来源多元、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由此决定了各地需要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特点,实施最佳的污染治理解决方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大批大型工业型国企陆续搬迁转制,由于当时人们环保理念较为落后,对本地污染场地的种类、数量、污染程度、扩散范围,以及对当地居民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了解程度都比较有限,加之技术人员分流,一些历史档案遗失,给土壤修复工作带来更大困难。目前,我市环保部门也没有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土壤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只是简单的对修复的过程进行监管。

4修复资金缺少稳定的来源。土壤修复工作治理难度大、资金需求高、时间跨度长,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受“土地财政”和行政考核体制的影响,政府也希望尽快将土地投入市场进行流转。地产开发商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不会主动将土壤修复列入建设成本。我市2010年起草的《无锡市已退役工业用地环境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产生污染土壤的搬迁、关闭企业应当承担受污染工业用地的场地环境调查评估和治理修复的义务”,并且制定了土壤评估与修复工作的程序。但据了解,该管理办法迄今未正式实施。以沿锡澄路片区为例,该地块原化工企业集中,其产品具有浸入性强、污染范围广、残留时间长的特点,但原址企业已搬离无锡,搬离前并未预留土壤修复资金。

5缺乏自主研发的技术设备和专业人员场地修复是一个综合生物学、物理化学、环境工程、水文地质等多个学科的实践型行业。即使是一项国外已运用成熟的修复技术,在国内工程施工前,也需要经过全面的调试和技术参数的优化。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和工程实施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市只有一家土壤修复企业(太湖湖泊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其设备全部依赖进口,且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严重匮乏。

、土壤修复相关建议

1、构建市级层面土壤污染修复监管机制建议借鉴北京等地的成功经验,建立符合我市实际的规范的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全过程管理模式,理顺污染场地多部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建立建设用地流转强制环境调查评估与备案制度、确定行业准入条件、明确场地污染责任界定及责任追究原则,因地制宜出台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要严控被污染场地的土地流转,对污染地块,特别是化工污染区,在未完成修复工程、通过验收评估前,严禁用于住宅开发。

2、出台《无锡市土壤修复考核细则》和标准目前,虽然全国都没有出台专门的污染场地和污染土壤的专门法规,但我市可以参考土壤修复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的上海、杭州等城市的经验,充分发挥我市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参考国家环保部出台的5个污染场地系列环保标准,出台我市土壤修复考核细则,协调各部门职能,形成监管合力。根据土地的未来用途确定土地整治和修复的目标,从人体摄取污染物的途径及机理、污染物对人体产生不良效应的剂量、污染场地背景资料、污染状况、毒性评估、污染风险估算等方面对污染场地的健康风险进行预估,建立适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污染修复标准。

3、建立无锡本土土壤检测数据库。鉴于我市土壤修复基础资料缺乏的情况,建议对全市土壤污染现状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全方位的调研。根据本地土地、水文等条件,着重对工业企业污染场地开展系统调查、评估,准确并动态掌握我市污染场地的区域分布、污染面积、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等数据,建立污染场地和环境风险信息数据库,并建立健全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土壤环境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信息化,为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信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第一手资料,为防治土壤污染、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4建立土壤污染专项修复基金建议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建立由政府监管的专项修复基金,资金来源可包括即将开征的污染排放税、政府常规拨款、从污染责任者追讨的修复和管理费用、罚款、利息及其他投资收入等。对于目前无法确定污染责任而又亟需修复的土地,可尝试修复受益者出资的方式,即将污染修复成本包括在土地出让金中。同时,建立包括土壤污染修复资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相关的各项规则在内的基金管理制度。

5、建立符合无锡实际土壤修复技术支撑体系。依托全国211重点大学江南大学环境工程学院的力量,定向培养或培训我市专业环保技术人才,构建一套修复技术集成,研发建立适用我市的土壤修复技术体系,不断推进土壤修复工作的开展,为今后污染场地修复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建议我市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注重技术的本土化,依托科研院所加快消化吸收,并与附近城市联合搭建技术、产业管理、设备药剂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毒”的土地:污染容易修复难
媒体热议:毒地住宅被遮蔽的真相
重金属污染防治与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综述
土壤污染现状与土壤修复产业进展及发展前景研究
[会议报道] 2016棕地再生与生态修复国际会议(9月10日下午)
局地重金属超标惊人 土壤修复产业迎良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