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首“没有艺术价值”的世界名曲
userphoto

2022.07.14 广东

关注

1807年法国在与反法同盟的战争中最终击败了俄罗斯,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年7月,拿破仑与亚历山大在提尔西特签订了《法俄和约》,两国结成反英同盟,俄罗斯参与到法国联合欧洲其他国家对英国施的“大陆封锁”行动中。提尔西特是一个与普鲁士接壤的俄罗斯边境城市,位于今天的加里宁格勒州内。由于这个原因,《法俄和约》与同期签订的《法普和约》也常被称为《提尔西特和约》

在和约实施期间,俄罗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法国扩张的强烈戒心,逐渐退出了与法国的联盟,并开始与英国结盟。俄罗斯的这一叛逆行为让拿破伦感到极为愤怒。1812年6月,拿破伦借口俄罗斯破坏了《提尔西特和约》,聚集了整个欧洲联盟一半的兵力,60万大军兵分三路渡过涅曼河,企图通过战争迫使俄罗斯就范。

俄法战争爆发后,由于拿破仑的军队在装备和人数上都占有绝对的优势,俄军在巴尔克莱将军的指挥下节节败退,法国大军逼近莫斯科,由此引起了国内各方面舆论的强烈不满。两个月之后,8月20日,俄军撤销了巴尔克莱将军的指挥权,改由库图佐夫将军接任总指挥。在库图佐夫将军的指挥下,俄军且战且退,在进行战略撤退的过程中,实施焦土策略,撤走当地的居民,烧毁沿途所有的粮食和一切能够被法军用作军需补给的物资。在退守莫斯科之后不久,俄军主动撤离莫斯科,并且疏散城中的居民,最后一把大火将莫斯科烧成了焦土。法军在占领莫斯科一个月之后,由于深入前线,远离大后方,粮食和军需物资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而饥寒交迫,最后被迫撤离莫斯科。俄军随即转入反攻,歼灭了不计其数的法军。在这场战争中,拿破仑失去了他全部的骑兵和几乎所有的炮兵,最终只剩下三万士兵退出了俄国国境。

在这场战争中,有一处著名的建筑,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被战火摧毁。60多年之后,这座被毁的建筑才得以重建。1880年,柴科夫斯基应他的老师尼古拉.鲁宾斯坦的委托,为庆祝这座著名建筑的重建创作了一部作品。这就有了我们今天要聆听的这首乐曲,《1812序曲》。当初,这首乐曲的名字可不像今天看来那么短小精悍,而是有一个一长串的名字,叫做《用于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礼,为大乐队而作的1812年庄严序曲》。这首乐曲于1882年8月20日在重建后的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

“序曲”原本用来做歌剧、芭蕾舞剧和清唱剧等戏剧的开场音乐。但是,到了19世纪,许多作曲家经常采用这种音乐体裁写作独立的管弦乐曲,其音乐结构大多数是奏鸣曲式。奏鸣曲的音乐结构与复三部曲的音乐结构相似: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在呈示部的前面会有一个引子,在再现部的后面还会有一个尾声,总共由五个部分组成。《1812序曲》就是这种独立的管弦乐曲。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作品,去感受作曲家所描写的那个庄严的历史时刻。在对这部作品进行诠释的时候,我采用的是由克劳迪奥·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版本。

乐曲由一段非常缓慢的庄重肃穆的音乐引入,这是一首流行于当时教堂的唱诗班,在教堂做礼拜的时候吟唱的一首圣赞曲。这段音乐平静、深厚和宽广,它代表了俄罗斯广阔的疆域和无限的风光,显示出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人们过着和平与安宁的生活。然而,(01'42'')这种和平与安宁随着一声鼓响被骤然打破。音乐顿时变得沉闷和令人躁动不安,法国人打进来了。(01'47'')一个充满哀怨的令人动容的旋律向人们反复地诉说着战争带来的苦痛。(02'28'')这些法国佬就像强盗一样在我们的家园里肆意妄为,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03'18'')这时候,传来了一阵小军鼓的打击声,随即一个快速的号召性的旋律响了起来,那是俄罗斯军队的军歌。俄罗斯的军队正在开赴前线:士兵们,拿起武器,为了祖国,我们的母亲,战斗!

(04'13'')双方的军队相遇了,战斗打响了,这是一场激烈残酷的战斗。弦乐器一顿一错、一高一低地模仿着激烈的战斗场面,马蹄声、击剑声和枪炮声混杂着人仰马翻的嘶叫声,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法兰西的军队太强大了,俄罗斯的军队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节节败退。(04'53'')一段强有力的旋律出现了,威武雄壮但有些嚣张和趾高气昂的马赛曲扭曲地反复出现,象征着拿破仑的60万大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国土被侵占,家园遭离弃。

(06'09'')一段具有俄罗斯风格的深厚和宽广的旋律把人们带回到战争前和平安宁的田园生活中,它向人们诉说着俄罗斯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昔日平静安详的生活。(07'48'')紧接着出现了另一段热情轻快的旋律,显示出俄罗斯民族开朗活泼的性格和热情好客的风尚。(08'33'')可是,随着法国人的入侵,前线的战事扰乱了原本安详宁静的生活。你们这些法国佬,简直就是一群恶魔。(10'08'')前面那段深厚和宽广的旋律再一次出现,不过这一次的出现却显得有点沉重,还带着一丝哀怨之情。是呀,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不把这伙强盗赶走,是不会有好日子过的!(10'56'')另一段热情轻快的旋律也再次出现,不过,同样显得低沉和压抑,并且只演奏了两个片段。现在哪里是嘻耍游戏的时候啊,应该拿起武器去战斗。法国佬,你们可以侵占我们的家园,但是你们扑不灭我们心中的梦想,我们一定会把你们从这片土地上赶走。

(11'20'')乐队再一次奏起了被扭曲了的马赛曲,不过这一次的曲子已经不像开头的时候那样整齐有力,而是显得有点急促,时断时续,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凌乱。这是新的一轮较量开始了。铜管乐器和弦乐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两军对垒的战斗场面,而打击乐器则用来表现双方士兵刀光剑影的拼搏。这是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不过,与之前的战斗相比,这场战斗的力量对比有了极大的逆转。法军由于深入前线,远离大后方,粮食和军需物资得不到补给,饥寒交迫,在俄罗斯各种武装力量的轮番打击下,很快就转为劣势。法国人企图负隅顽抗,扭曲的马赛曲由弱变强,渐行渐高,最后达到了顶峰。(11'55'')俄罗斯的炮兵登场了,五响庄严的炮声揭开了大反攻的帷幕。俄军开始对法军展开了猛烈的攻击。(12'06'')法国军队在俄军的攻击下溃不成军,仓皇逃窜。这是在音乐创作的历史上唯一的一段描写敌人仓皇逃窜的音乐。

俄罗斯的军队乘胜追击,最终把法国人赶出了国境线,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当前方还在追逐法国军队的残兵败将的时候,后方已经举国欢腾,人们奔走相告,分享着由胜利带来的喜悦。(12'39'')整个乐队奏起了乐曲开头部分出现过的那首庄严肃穆的圣赞曲。在乐曲的开头,这段音乐是平静的,象征着人民平静祥和的生活。现在,这段音乐变得高亢、威严,象征着俄罗斯人民顽强斗争,赢得了抗击法军入侵的重大胜利。整个乐队所有的乐器和着教堂传来的一片钟声,衬托出举国欢腾的热烈气氛。在这片欢腾的气氛中还夹杂着敌军仓皇逃窜的那段音乐的模模糊糊的回响,这一丝丝的回响在辉煌的圣赞歌声中显得惊慌失措和杂乱无章,表现了敌人不顾东西南北四散逃命的场景。(13'38'')此前出现过的俄罗斯军队的军歌又响起来了,与此前急促单调的节奏不同的是,现在这段旋律加入了许多别的乐器一同演奏,显得雄壮与欢腾,表现出俄罗斯军民同庆胜利的热烈场面。(13'48'')一个庄重辉煌的主题响了起来,乐队奏起了沙俄时代俄罗斯的国歌《天佑沙皇》,欢庆胜利的十一响礼炮随即打响。雄壮激昂的俄罗斯国歌和着威严的礼炮声与胜利的钟声在空中飞扬。它宣告了俄罗斯人民获得最后的胜利,整首乐曲就以这样一段凯旋式的欢乐颂歌结束。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还有一个制作得更好的版本:安塔·多拉蒂指挥特律交响乐团演奏的版本。这个版本对旋律的节奏把握得更加恰如其分,并且炮声的制作效果更令人震撼。但是,我找不到这个版本的音频文件,只好贴上一个从网上找来的链接,播放的时候不显示进度条。

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跟文学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当一个作家或者一个画家把他的作品拿出来之后,这个作品立刻就可以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大众就可以凭着自己的审美观去评判这个作品。但是,当一个音乐家把一首曲子的曲谱写出来之后,还需要由指挥家和演奏家去演绎这部作品,才能呈现给大众,并且还需要由乐评人去诠释这部作品,才有可能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然而,不同的指挥家、演奏家和乐评人的水平、立场和观念是有区别的。因此,当我们聆听不同的指挥家和演奏家演奏同一部作品的时候,就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而不同的乐评人对同一部作品的同一台演出也有可能给出不同的诠释。当然,不同的听众对同一部作品也会因为经历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对音乐的美的感受,是会随着你的经验的丰富和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地改进的。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上面给出的诠释是不完整的,也有可能是不对的,有待你来补充和改正。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部作品中最后听到的大炮声和教堂的钟声,并不是用什么乐器奏出来的,而是用真正的大炮和教堂里的钟打出来的。柴科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为了使音乐能够适应在广场上演出的要求,增加了一个军乐队,还特别要求,要用真正的大炮和教堂钟楼上的钟演奏炮声和钟声。这样的编排使演出的音响效果令人震撼。柴科夫斯基是历史上第一位把大炮当做乐器的音乐家。

在完成了《1812序曲》之后,柴科夫斯基对自己的作品并不满意。为此他曾经给他的朋友兼资助人梅克夫人写信抱怨道:“这首序曲很热闹,但是没有艺术价值,因为我在创作它的时候虽有热而无爱。柴科夫斯基当初在接受委托的时候是有点勉强的,因为他认为这是一部应景的作品,是不会有任何艺术价值的。让他意料不到的是,这首乐曲在首演时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成为他所创作的众多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现在,有一些乐评人在谈到这部作品的时候,为了迎合这部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情怀,就主观地认定,柴科夫斯基是倾注了巨大的爱国激情来创作这部作品的,这完全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作曲家本人对这部作品的态度来看,这种说法以结果代替动机,是一种主观上的臆测。

《1812序曲》这部作品在历史上还有一个小插曲。柴科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乐曲的时候,终场的欢庆音乐用的是他那个时代的俄罗斯国歌《天佑沙皇》。但是,到了苏联时代,人们觉得,用这首乐曲做终场时的欢庆音乐,在演奏的时候,就会让沙俄时代的国歌在红色政权的天空中飘扬,这并不合适。于是,由格拉祖诺夫执笔把这段音乐改成了格林卡的歌剧《伊万·苏萨宁》中的终场音乐《光荣颂》。不过,在苏联以外的世界,人们依旧演奏着柴科夫斯基原来的版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伊万·苏萨宁》这部歌剧的原名就叫做《为沙皇献身》。所以,在过去的年代里,这部作品一直有两个版本的录音。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到改编的版本了。这是由叶甫根尼·斯维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演奏的改编版《1812序曲》,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是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的前身。

无论柴科夫斯基在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是否怀着极大的热情,无论是《光荣颂》还是《天佑沙皇》,有一点是无容置疑的:这部作品一经问世,就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抛头颅、洒热血,为捍卫祖国的尊严战斗。

尔基曾经对《1812序曲》给予高度的评价:“这首序曲的深具人民性的音乐,……把你高举于时代之上,它的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以及雄伟气魄。

最后,贴上一个视频版的《1812序曲》,对理解这部作品也许会有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柴科夫斯基 I 1812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
柴科夫斯基《1812序曲》 第0014期
《1812序曲》登顶英国古典音乐榜
水星唱片多拉蒂版-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科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