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复盘思维来最大化吸收两次线下活动

文章的目标:

将两次线下活动的收获最大化,丰富自己的思维、方法、案例框架,在每一天、每一点上都在有意去修正自己。

文章的布局:

本文的思维性:*****

本文的认识性:*****

本文的案例性:***

邀请你阅读前先思考,再阅读完后再做对比,看有无启发:

1、你一般是抱着什么目的参加线下活动?视角不一样,你的关注点也将不一样。

2、你听说过六顶思考帽吗?平常是如何运用它?

3、你平常是如何进行阅读输入及阅读输出?有使用过拆书法吗?

4、你听说过私域流量吗?你觉得互联网现阶段的主要打法是什么?

5、你是怎么理解KOL、KOC的区别?你是想做哪一个?

6、过去是1.0流量漏斗模型,2.0裂变模型,现在会是哪种流量模型呢?

-----------第一次线下活动:RIA现场学习----------------

背景:周二参加的拆书帮线下活动,我是参加了TF2-1打怪升级,同时听了一个1-1训练及拆书家拆解六顶思考帽片段。(白色帽子,暂时不作解释)

在复盘之前,先介绍一个思维模型:六顶思考帽。如果不太了解这个,就无法读懂我用这个来复盘。很熟悉的人,可以直接跳过。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运用爱德华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顾名思义,六项思考帽就是由白、红、黄、黑、蓝、绿六种颜色组成,每一种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向及运用也不相同。下面的六顶思考帽图片可以保存下来,认真理解一下意思及用处。

一张图看尽六顶思考帽

接下来从拆书家、观众两个维度来复盘:

  • 作为拆书家的复盘

红色帽子(感性):

站在舞台上,一定比当观众要紧张。这次的台风还算稳定,整场脱稿完成。听了自己的录音,基本上还流畅,在语速、节奏把控上还要继续练习。

白色帽子(客观):

自己在家里讲的时候,前面和I部分控制在10分钟,当天现场讲的时候,发现8分多左右就完成了。每一次的拆书稿师傅给予的意见都很中肯。

黄色帽子(积极):从观察家的点评中收获三点:

  • 第一点,在拆I片断的时候,不要用过去WHAT、HOW、WHY、WHERE的思路来拆,可以加入前因后果,适用边界。

  • 第二点,观察家指出在拆WHY不那么做的时候宜三个步骤,如常规法、梳理分析这些做法的坏处和后果,要举反例。再回顾HOW,把第2步的反例变成正例。反思我这次的拆书:第一步骤常规法涉及不多,其它的都有提及。

  • 最有启发的第三点,拆书家是把自己置身于引导者、拆书者的身份,他服务的对象是前来现场听拆书的观众,他们能打包带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黑色帽子(批判):

选取的片还可以做更深入的挖掘,把某一点讲透。

绿色帽子(创造力):

目前没有想到,在有限的时间内,首要会考虑把技能点讲清楚。

蓝色帽子(控制和整理):

整体TF2-2技能点都有涉及,在步骤方面还可以更完善。

  • 作为观众的复盘

概要:

宏江老师关于六项思考帽的介绍,可谓是娓娓道来、徐徐清风。介绍完后,让我们分成小组,各小组来选帽子。我和阿丽下手快,选了黄色帽子,没想到,2,3组都恨不得也要来选黄色帽子。选完后的每一组在练习的时候,会带着帽子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和说话。

然后宏江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取名六顶思考帽,为什么是帽子?这个追问让小伙伴进入思考中。一方面让颜色提醒不同的思考路径,切换思维,另一方面用帽子切换思考的视角,有仪式感。

还有六顶思考帽在某一时间,运用一种颜色,不难容易混乱。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提到的是帽子的颜色,而非功能。帽子的组合很有意思,比如在会议或私董会当中,主持人可以选蓝色帽子,其它的人可以按汇报内容挑选不同的帽子。

六顶思考帽这个思维模型知道的很久了,现场这样的演练却是第一次,让人印象极其深刻。这就是现场学习的魅力。懂得了很多道理,还是要拆为已用才有价值。

案例1:一个二十八岁的男生,没有找过女朋友,你会怎么和他聊这件事?

红帽:你28岁还没有男朋友,这样不太好。你老家是哪里的,有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之类,可以说说。

备注:在发言的时候大家都很容易会带着红帽,比如运用白帽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好棒等形容词。

黄帽:你这样也挺好的,想遇着一个真心的人吧,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帮你看看,让你早点遇到良人。

绿帽:你最近看最火的“亲爱的热爱的”这部电视剧了吗,也许你就是韩商言,在拐弯处能遇上佟年。

案例2:用六顶思考帽复盘今天的线下活动

白帽:我今天第一次参加线下活动,我是和2位朋友一起过来,多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一位小伙伴发言)

黄帽:我今天的收获三点,第一点知道如何拆书,第二点拆书家的脱稿讲书流畅,值得学习,第三点观察家的点评非常精

-------------第二次线下活动:混沌大学私域流量专题--------

背景:混沌大学深圳社区贾光老师作私域流量专题分享,同时在现场发起寻找100位KOC合伙人,发起一场商业实践。

黄帽/白帽:

  • 我们所处什么样的互联网时代?

现在已进入互联网下半场,不管你同不同意,流量红利消失,所有产品进入存量时代。获客不仅难,而且贵。一份数据表明,阿里花312元/人,京东1503元/人。10年前,在百度上的获客花一角钱,后面到一元,现在的获客成本真是吓人。

现在崛起的拼多多到云集到各种社交电商平台,微商没有死,反而创下10亿神话的故事,这些都表明已进入社交电商时代。

伴随着转变,观念上必须从流量思维转化到用户思维上,从更多的用户到用户的更多。这句话值得好好理解,不再是去公域发展大量的用户,而是针对某一个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给他,深挖他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下,就要把用户当人看,而不再是流量。

  • 什么叫做私域流量?

之前看过一本《私域流量》书,其中提到“私”是指个人、自己,“域”指领土、范围,“流量”就是指用户访问量。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把微信个人号的好友称为微信私域流量,是指个人为主体所连接到的人的关系数量,又称好友数。

利用私域流量除了独有性和私密性外,还有聚集性、裂变性。我们熟知的微信公众号还不是私域流量。大家熟知的KOC也就是在这个私域流量下崛起的。

贾社长给出的流量私域的定义是这样:将用户通过各种形式导入到私人社交账号,并对用户进行私人环境下的沟通和管理。

它的特点是品牌或个人自主拥有的、可以自由控制、免费的、多次利用的流量。呈现形式有:个人微信号、微信群、小程序、自主APP。

  • KOC与KOL有什么差别?

KOL熟知的人较多,关键意见领袖。KOC,则是关键消费者。看上去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KOL是在公域,而KOC是私域;KOL是专家,KOC是朋友。身份的转变非常大,影响力也非常不一样。

对个人来说,如果做不起KOL,可以活成KOC也是不错的。在熟人或半熟间的“热环境”下进行交易,由过去人找货转变成贷找人,消费者已形成信任驱动决策,KOC的IP效应已凸显。

  • 流量池模型的进化

过去1.0时代,呈现流量漏斗模型,从流量--浏览--转化--复购--裂变,考核指标是传统的获客成本。转换到2.0时代讲究裂变,从流量--浏览--裂变--转化--复购,呈现茶碗模型,考核裂变指数。

裂变指数不要小看这个概要,这也是为什么说进入了电商社交时代。举个例子,原来你在淘宝买个东西买了就是买了。但在拼多多,你会自然而然的发起2人或3人拼团,这里不仅有裂变指数,而且显然还降低了获客成本。

到3.0时代进入我们说的养鱼池模型,在关系中流量--转化&复购-裂变等进入或流失。举个例子,我是朋友推荐听樊登读书,那么后台就会记入我和朋友的推荐关系。这种模式下,对内容和活动运营能力的要求较高,适合决策成本高的品类。

那再到私域流量时代,就进入小鱼缸模型,它的关键就是工具,赋能及激励机制。KOC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鱼缸的转化率和复购率。

混沌大学深圳分校贾社长分享的图片

红帽:金句

1、学习从来不是创业者的刚需,解决问题才是。

2、我们要从更多的用户中转换成用户的更多中去。

3、用真人来立IP人设,让用户认为你是活生生的人,而不冰冷冷的品牌。

案例3:在会场遇到一个同学,她们公司专做西班牙大学的设计教育,非常小众,她们每年只招生一次,人数也才20人左右。贾社长曾经给他们建议,可以去开拓其它的大学,我的想法是会不会形成竞争关系,他们现在是高端用户,如果找了低端用户,价格竞争就会激烈。那如果换一种思路,从用户思维去关注用户的更多,提供给入学用户相应的价值服务会不会更好。比如,由他们这些高端的专业设计用户去做沙龙,培训,形成设计高端圈和设计品牌教育影响,会不会也是一条路。

思路有千千万万,但真正对一家企业有没有价值和作用,就真的是要结合实战去看。

-------------哪些是切实要行动起来的---------------

的确,学习不是刚需,解决问题才是。知道了或者领悟到了一些东西,就要在日后有意去修正。

  • 这一个月运用拆解的正面缓冲法三步曲和六顶思考帽,做到刻意练习,让好的方法能长在我的脑海里。

  • 打造自己为KOC,把自己活好,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

  • 运营起自己的朋友圈,朋友圈内容构成以30%生活+60%专业+10%硬广的原则进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交电商“百花齐放”,光鲜背后是大战将起 | 品途商业评论
解析病毒增长模型的这四点因素,让裂变营销有迹可循
小红书内容营销数据洞察白皮书 | 起底小红书“人货场”
电商APP内搭建社区模型
KOL老矣,KOC当兴
2021,从营销人到运营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