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慢支”们,这几帖中药敷敷肚脐,也许有惊喜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以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并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脐疗有明显的止咳效果,现介绍几则脐疗方如下供选用。

1.麻黄细辛膏。麻黄、细辛各5克。上两味药混匀,研成粉,加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宣肺散寒。适用于风寒咳嗽,痰稀色白,泡沫状,头痛、鼻塞、流清涕,或伴畏寒,无汗,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2.大海竺黄糊。牛蒡子、海浮石、天竺黄各10克。上药混匀,研成粉,加清水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清热化痰。适用于风热咳嗽,痰黄稠,不易咳出,咽干疼痛、口渴,常伴有发热、头痛、头晕,舌红,苔薄黄,脉浮或浮数。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3.参白干姜散。党参10克,白术、干姜各7克,杏仁、百部各12克,桔梗6克,甘草3克。上药混匀研成粉。每次取药粉适量,用蜂蜜调匀,纳于脐内,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益气健脾,化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时不时发作等。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4.黄芩桑叶糊。黄芩、桑叶、连翘、法半夏、茯苓各4份,陈皮3份,甘草、杏仁各2份,白芥子1份。上药混匀,研成粉,装瓶密闭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用清水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等。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5.麻桂丁香散。麻黄、桂枝各5克,白芥子、苍耳、法半夏各3克,丁香1克。上药混匀,研成粉,用30%酒精调成稀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2日1换,10次为1个疗程,间隔1周再进行下1个疗程。可温肺散寒,祛痰止咳。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6.半夏二仁糊。制半夏、白果仁各9克,杏仁、细辛各6克。上药混匀,研成粉,用姜汁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温肺益气,收敛止咳。适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等。

7.加味八味膏。熟地240克,山药、山茱萸各120克,茯苓、丹皮、泽泻各90克,桂枝60克,炮附子(先煎)、生晒参各30克,蛤蚧1对。上方加水煎煮3次,合并煎液,文火浓缩收膏。每次取10克,敷于脐部,外用纱布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可温补脾肾,纳气止咳。适用于慢性咳嗽、气喘。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8.热咳散。鱼腥草15克,青黛、海蛤壳各10克,葱白3根,冰片1克。将前三味药研成粉,取葱白、冰片与药粉共捣成糊,纳于脐内,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可疏散风热,清热止咳。适用于风热及火热咳嗽。

打开新浪新闻,查看更多

(网络配图)

9.鲜姜萝卜糊。鲜生姜、白萝卜各适量。生姜、白萝卜切片,共捣成泥状,布包,外敷于脐部,包扎固定。每日2次,每次2小时。可温肺散寒,健脾理气。适用于慢支、肺气肿,咳嗽痰稀色白者。

发布于:广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外敷涌泉穴治疗男女科疾病
小儿多种病可使用脐疗方法
治疗妇科病试试中药敷脐_
『中医脐疗』中药敷脐治小儿病
涌泉穴敷药治杂病
治疗妇女常见病的各种敷脐方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