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生开讲》严冬巨献——"小艾灸,大健康第二季"

 【近期导视】在日常生活中,将艾火的神奇作用加以运用,民生开讲严冬巨献——"小艾灸,大健康第二季"再次邀请国家民族医药开发委员会副主任、艾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国家高级灸疗师、专业艾灸培训师刘全军先生为您开讲简单实用的日常艾灸调理方法.QTV-2《民生开讲》系列节目,每晚18:30,敬请关注.

【本期开讲嘉宾】刘全军,中国民族医药开发委员会副主任,艾灸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国家高级灸疗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指导中心灸疗师职业培训师,艾元堂艾灸养生品牌创始人。



艾灸最早起源于北方。《黄帝内经》中把中医治疗的方法分成五个部分:砭石、针、灸、药和推拿按摩。艾灸是其中之一。

《本草纲目》中记载,艾火可以接太阳真火,可以回绝元阳,驱散阴邪。艾灸最早用于治病,随着时代的发展,慢慢被用于预防保健。

保健灸始于宋代道医窦材,他认为人体的阳气如果旺盛,生命就会得到延续。窦材所说的阳气就是人体的正气。

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提到了四大保健穴食窦穴(命关)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穴

食窦穴(命关)现在用得比较少,在第五肋间向外旁开两寸的位置;

气海穴是肚脐下一寸半;

关元穴是肚脐下三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



 

~~~~~~~~~~~~~~~~~~~~~~~~~~~~~~~~~~~~~~~~~~~~~~~~~~~~~~~~~~~~~~~~~~~~~~~~~~~~~~~~~~~~~~~~~~

 

【直接灸】就是将艾绒作成艾柱直接放在相应穴位的皮肤上烧灼,又叫瘢痕灸、化脓灸。在艾灸之前可以在相应的皮肤上涂上凡士林或者大蒜汁。【备注】直接灸是有疮口的,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建议普通观众在家里尽量不要自己做,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艾条灸就是用点燃的艾条对相应穴位进行熏烤。作为保健,一般一个穴位5-15分钟即可。需要提醒的是,个人操作艾条灸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烫伤。

【间接灸】就是在直接灸的基础上,在艾柱和皮肤之间隔上一层介质,最常用的是姜片。一般姜片大小以横截面手能拿的起来为度,就是和一块钱硬币大小相仿,厚度大约4毫米左右。施灸之前在姜片上扎上小眼儿,便于艾烟穿透。间接灸一般做三到五个,相应皮肤潮红即可。

 

~~~~~~~~~~~~~~~~~~~~~~~~~~~~~~~~~~~~~~~~~~~~~~~~~~~~~~~~~~~~~~~~~~~~~~~~~~~~~~~~~~~~~~~ 

关元穴施灸可以很好地培补元气,扶植正气。关元穴是在肚脐下三寸的位置,三寸按照人体的同身寸,大约是四横指(一巴掌)。关元穴更加准确的找法是将肚脐和耻骨联合之间分为五份,一份就是一寸,关元在三寸的位置。



 

足三里穴的简易取穴法:坐正,大小腿成直角,把自己的手心放到膝盖上,食指点在迎面骨上,中指指端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常用取穴法:外膝眼下三寸(一巴掌),距迎面骨一寸(大拇指中间横纹宽度)。艾灸时,如果坐着取穴就坐着施灸,如果躺着取穴就躺着施灸,以免穴位位置发生变化。

足三里准确取穴法:迎面骨由下向上推,找到隆起来的鼓包,叫胫骨粗隆,向下一寸,旁开一寸就是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上的穴位,是人体的保健大穴,通过对足三里的保健(艾灸或者按揉),都可以保持身体的康泰。

 

膏肓腧主要针对的是人体上焦,就是胸部以上、心肺方面的保健。膏肓腧的具体位置:第四胸椎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个。由于这一穴位被肩胛骨挡住,所以在施灸的时候,需要被施灸者特殊的体位,如果坐着,将肩胛骨向外撑开;如果侧躺在床上,比如右侧卧,就要将右胳膊搭到左肩上。



 

神阙穴就是肚脐,只要是肠胃的不适、小腹寒、宫寒等都可以尝试用艾条或者隔姜或者隔盐灸肚脐。

 

艾灸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选取不同的穴位。比如婴儿从75天就可以进行保健艾灸身柱穴。身柱穴在第第三胸椎下。

【特别说明】在给儿童施灸的时候,要注意时间不要太长,一般3-5分钟即可,最好选择小细艾条灸,注意让孩子保持安静,不要强迫,注意艾条的温度,预防烫伤。

 

风门穴施灸的时候,作为预防保健,每个穴位灸3-5分钟就可以了。如果已经出现了风寒感冒的症状,如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吐白痰等,艾灸时间适当延长,每个10-30分钟。

 



特别提醒:一般热证,比如发烧或者风热感冒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向专业人士求助,最好不要自己用灸法。

 

青年时期推荐艾灸保健的穴位是三阴交。可以调节肝、脾、肾三条经脉。

女性日常保健,也可以经常艾灸三阴交。三阴交的取穴:内踝尖上三寸(四横指),胫骨后缘。按压一般会有酸疼的感觉。左右各一个。一般作为保健,每个艾灸五到十分钟就可以了。

 



中老年保健艾灸推荐的穴位是:足三里。一般关元和足三里两个穴位可以同时艾灸。



如果出现了老花眼,可以对曲池穴进行艾灸。曲池穴的取穴:大臂和小臂成直角形成的肘横纹头和骨头之间连线的中点。



~~~~~~~~~~~~~~~~~~~~~~~~~~~~~~~~~~~~~~~~~~~~~~~~~~~~~~~~~~~~~~~~~~~~~~~~~~~~~~~~~~~~~~~~

艾烟是艾灸中必不可少的,其本身就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少量的艾烟可以促进睡眠。

 

在艾灸的时候需要注意,最好保持好室内通风,但是不要当风施灸;也尽量不要让艾烟直扑眼睛;选择艾条时,也尽量选择纯度好一些的,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艾条的选择并不是纯度越高就越好。除了看纯度,还要看艾绒的质量,一般质地比较匀实柔软、没有枝枝梗梗、颜色金黄、发亮的艾条都是纯度比较好的艾条。

 

在施灸之前,不管是施灸者还是被施灸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穿着宽松,将心态放平和。

 

艾灸选穴的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后后前。在具体穴位施灸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定灸、回旋灸和雀啄灸。如果穴位面积比较大也可以适当选择比较粗的艾条,或者将两个或三个普通艾条绑在一起共同施灸。

【特别提醒】一般热证,比如发烧或者风热感冒时,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向专业人士求助,最好不要自己用灸法。

在具体穴位施灸时,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定灸、回旋灸和雀啄灸。如果穴位面积比较大也可以适当选择比较粗的艾条,或者将两个或三个普通艾条绑在一起共同施灸。

 



灸感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表现,比如:酸、麻、胀、困、往外冒凉气等,被施灸者在艾灸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体会,灸感越明显,艾灸的效果越好。灸感也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坚持施灸,慢慢地去体会。

 

艾灸结束以后,一定要将艾条弄灭,否则容易引发火灾,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来讲,只要让燃烧的艾条隔绝空气就可以了。

 

艾灸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让掉落的火星点着被褥等,总之一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艾灸最后,最好灸一下足三里,可以引火下行。艾灸结束后,最好静躺五分钟,喝一杯温开水或者热粥。在艾灸之后一个小时后再洗澡。施灸期间要尽量少吃寒凉食物,如西瓜、冬瓜等。

 

如果艾灸之后出现上火症状,可能是艾灸量有些大,可以适当减少;再就是可以用玄参、生地、麦冬、苁蓉各15克泡水喝进行自我调理。

 

如果出现晕灸现象,则要立即停止施灸,静躺一下。如果还是得不到缓解,则要马上去专业医疗机构求助。

艾灸的主要作用是扶植人体的正气,并不是直接针对具体疾病的一种疗法。中医也有“药之不及,针之不能,必用灸法”的一说。

 

一般来说,艾灸最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群,但从中医发展的历史来看,也有用艾灸疗法治疗热证的记载,所以“热证不能用灸是常法,热证用灸是变法”。

 

作为普通观众在使用艾灸时,还是建议针对虚寒体质或者寒证,如果热证用灸最好到正规医疗机构咨询专业人员。

 

艾灸需要坚持,并不是偶尔灸一次,一次灸很大的量就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特别是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必须要长期坚持施灸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针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病证,每次施灸的量也不尽相同。

 

在使用艾灸盒或者艾灸罐进行艾灸保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烫伤,因为如果这样被烫伤的话,不是灸疮,在治疗与恢复起来可能就不像灸疮恢复得快。

 

艾叶、艾绒做成的用品,严格地说不能算是艾灸范畴,而是艾叶作为药物的应用,这时需要辨体质以确定是否适合。

~~~~~~~~~~~~~~~~~~~~~~~~~~~~~~~~~~~~~~~~~~~~~~~~~~~~~~~~~~~~~~~~~~~~~~~~~~~~~~~~~~~~~~~~~

保健艾灸选穴一般是哪有不舒服就灸哪儿,所谓的“阿是穴”施灸;再就是可以根据背部的五输穴,大体判断问题出在哪里,以确定取哪些穴。

 

简单的触诊(腹部按压)就是在中脘、下脘和天枢穴附近进行点按,如果发现硬结或者条索状或者按压有刺痛感,都预示着身体相关方面的不适。

 

艾灸讲究标本兼治,阿是穴施灸改善的是症状,而通过五腧穴或者腹部按压找到问题而选取的穴位一般来说是治本的。

 

背部的五腧穴一般分布在距离脊柱一寸半的两侧——膀胱经循行的位置上,左右各一个。比较常用的是心腧、肺腧、肝腧、脾腧、肾腧,就是常说的五腧穴。可以通过按压腧穴进行辅助的判断。



 

五腧穴取穴之前,需要标记三个位置:1.大椎穴(第七颈椎下);2.第七胸椎下(两肩胛骨下缘的连线与脊柱交点下凹陷的位置);3.第四腰椎下(两胯骨最高的骨头点连线与脊柱交点下凹陷的位置)。

五腧穴的取穴:肺腧是第三胸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心腧是第五胸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肝腧是第九胸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脾腧是第十一胸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肾腧是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

 

妇科疾病多数和女性特有的经带胎产有密切关系。如果想通过艾灸进行保健可以选择:1.气海(肚脐下一寸半);2.肾腧(第二腰椎下旁开一寸半,左右各一);3.血海;4.三阴交(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5.水道(关元两侧旁开两寸,左右各一);6.隐白(大拇指外侧指甲角旁)。





 

血海穴简单取穴法:手心自然张开,放在对侧膝盖上,大拇指点按的位置大约就是血海穴。女性月经期是否适合使用灸法需要根据体质辨证,最好不要自我进行判断;怀孕期的妇女最好不要选用艾灸方法进行保健。


女性如果患有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的,可以选择中极(肚脐下四寸)配合三阴交(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左右各一)进行辅助调理。产后调理可以选择气海(肚脐下一寸半)、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进行辅助调理。

 

中风康复期也可以选择艾灸作为辅助调理手段,可以选择患肢一侧:肩髃、曲池、环跳和阳陵泉。再配合百会、足三里和关元,可以经常轮换着施灸。







 

痛风可以在疼痛的部位施灸,作为日常保健推荐艾灸:肾腧、关元、足三里等保健大穴,长期坚持,并配合生活方式的改善。

特别提醒:痛风、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需要及时送往医院就医。

 

一般风寒感冒可以艾灸:大椎、风门和足三里。如果有头疼症状,可以加灸百会、太阳、印堂;如果伴有腹泻症状,可以加灸肚脐、中脘。



作为预防保健施灸时,每个穴位可以艾灸10分钟;如果已经得病施灸时,每个穴位可以适当加大灸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艾更健康-汤立新
神阙穴——肚脐,热敷最保健
艾灸或敷贴温阳健脾祛湿的穴位
艾灸温和灸降血脂
腹泻拉肚子,试试艾灸法
灵枢·背俞 第五十一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