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南韵味老街巷盘点,约会、漫步、拍照、怀旧必选!(内附地图)

在济南,当你路过这些老街老巷,看着家家户户上了岁月的老房子,目光流连在白墙青瓦之间,你就会体会到老济南的历史韵味。

起凤桥街

“水在桥下流,人在桥上行”在济南的众多老街老巷中,起凤桥街是最有情调韵味的,小桥流水,宛如江南水乡。起凤桥街东起西更道西至芙蓉街,全长不足百米,却有着一桥两泉。向西通往府学文庙的必经之路。清顺治年间桥头确曾建有一座“腾蛟起凤”的牌坊。腾蛟起凤源自唐朝王勃的《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曲水亭街

如果你来到曲水亭街,一定会产生错觉,因为这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会让你如身临江南小镇。曲水亭街北靠大明湖,南接西更道,东望德王府北门,西邻济南府学、也就是文庙。当地百姓有所谓“芙蓉街,西奎文,曲水亭街后宰门”之说。

芙蓉街

芙蓉街现在堪称是广大吃货的最爱,它位于济南中心,南起泉城路,北至西花墙子街南口,邻近历代两大府衙和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以街中芙蓉泉而得名。古代一向是文人墨客喜欢在此饮酒赋诗,清代诗人董芸曾寓居“芙蓉馆”。

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街上只有几十户人家,多为青瓦白墙、小户门楼,十分有韵味。它东起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北抵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街道纵横交叉,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纵向街道多有曲折。

后宰门街

后宰门街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东起县西巷北口,西止曲水亭街,北通岱宗街、钟楼寺街,南邻院后街、通珍池街。附近有百花洲、曲水亭街、珍池、珍珠泉等景观,可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普利街

普利街最早叫柴家巷,因这条街上卖柴的比较多而得名。据记载,柴家巷东起筐市街南口,西至会仙桥,北有靖安巷,南有郝家巷、西券门巷,全长417米。当然,对于吃货们来说,这里最出名的是济南著名小吃草包包子哦~~

辘轳把子街

辘轳把子街因其形状得名。辘轳把子是提井水缠绳子的轴把儿,先是直的,一半儿处突向斜上方弯曲,之后又平下来,这条辘轳把子街的形状就是这样,因此而得名。曾经的古井是这个四合院人们的生命源泉。

东花墙子街

东花墙子街与辘轳把子街相衔接,北起辘轳把子街西口,南止马市街北口,东临曲水亭街,西临西花墙子街。东花墙子街原是府学的院墙,该墙是砖砌的图案花样,俗称花墙子,古时的东花墙子街肯定是文人云集之地哦~

马市街

辛亥革命前,为尊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游人或来府学祭孔的官员,都会将马拴在此街,故名马市街。马市街紧邻东花墙子街,该街西侧就是泮池,此街在原济南府学(即孔子庙)大门南侧。

舜井街

舜井街是一条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相传四千年前大舜淘浚此井,街因舜井而得名。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清康熙六十一年增刻本)载有“南门内大街”。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为“南门里大街”。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始载为“南门里大街”、“舜井街”。1980年,将舜庙街并入,三街合并命名为舜井街。

按察司街

史书记载:按察司始设于明初,是提刑按察使司的简称,乃一省最高司法机构。现在的按察司街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路,街道两旁是方瓷砖铺就的两米多宽的人行便道,整条街道平坦洁净。在素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之说的老济南城,按察司街的名字很响亮,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且令人敬畏。

贡院墙根街

位于济南历下区大明湖街道办事处东南部,北起大明湖路,南止省府东街,东连西奎文街和茶巷,西邻省政府,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载有:“贡院巷”。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始载为:“贡院墙根街”。街因位于贡院东墙根而得名,是一条著名的文化街。

翔凤巷

翔凤巷位于济南老城区,东起平泉胡同,西止芙蓉街,是济南最窄的小巷,宽度仅为80厘米,此条小巷旧时为两边房子的墙缝形成,俗称"墙缝巷",后取其谐音翔凤巷,寓意为让凤凰飞到这里图个吉祥。

鞭指巷

鞭指巷,在清康熙、乾隆年间,附近逐渐有了若干家经营鞭子、缰绳、鞍子等皮革制品的手工作坊,形成了颇具人气的街巷,久而久之被称之为“鞭子巷”。这条古老小巷因“状元府”和它的主人清朝第105位状元陈冕而广为人知(图为鞭指巷中的状元府)。又有传说当年乾隆皇帝执鞭一问“此为何巷?”随从的宰相刘墉妙答曰“鞭指巷”,自此鞭指巷因此得名。

金菊巷

济南金菊巷相传以女人名字命名,这条街上的五号大门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被当地人称作“冀家大院”。据说,这是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的宅府。大门两侧的石刻和木雕十分精美,整座门洞的豪华气派,足以显示当年主人不凡的身份,该街一号和三号大门是鲁菜名店“燕喜堂”的诞生地啦。

高都司巷

高都司巷位于济南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西部,北起将军庙街西口,南止泉城路。据传,该街是因曾有一高姓的都司在此居住而得名。 巷两侧大都是具有北方特色青砖小瓦的清代民居,而且很多建筑都很考究,有带斜坡式的回廊院落,有的院落里还有石雕、木雕的吉祥图案,历史年代感十足。

平泉胡同

老济南没有自来水,居民吃水,全靠自然水源。因为固定的泉源和运水路线,担子挑,水车拉,水花打湿石板路, 生出一条条水胡同。王府池子以南,有条小街叫平泉胡同,从王府池子北去,到曲水亭街,离刘氏泉不远有条不到两米宽的水胡同,现称涌泉胡同,以前都被称为水胡同哦。

秋柳人家

坐落于秋柳园街11号的秋柳人家,因清代诗坛领袖王士祯在这一带组织秋柳诗社而得名。旧时被称为王家大院,曾是一座行医的老济南人家住宅,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青砖石瓦的三进院落,房内有传统建筑格局和生活陈设,院内有老井、老水桶,参天古树,老大门旁有栓马扣、上马石等,再现了旧时的生活情景。

在济南,这样有故事的历史老街巷还有好多,它们见证了时代的进步,沐浴着岁月风雨沧桑,也珍藏着人们的回忆与梦想,有时间我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品味原汁原味的老济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泉城古街巷图片之一
济南魅力老街巷,您都了解吗?
济南街巷(三)
走过这些隐于闹市的老街古巷,才不枉来过济南!
不输戴望舒的雨巷,济南还有这样文艺的老街,你转过几个了?
秋游济南:街串巷观泉之二(原创、多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