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人类基因人种分类及远古人类扩散过程

其实很偶然,本来是最近在看《从爱因斯坦到霍金宇宙》的过程中,突然对提到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苏美尔文明引起了兴趣。这个在古巴比伦建国之前存在于两河流域的文明,这个并非闪米特人而且根据古埃及壁画文字记载更类似东亚“黄种人”的种族究竟怎么出现在两河流域创造楔形文字的?

上面这个问题答案似乎现在也依然不能十分确定。但是在根据晚期智人如何分化成现代人类又怎么扩散至世界的基因学研究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脉络。

1758年,瑞典科学家林奈,根据外貌性状,生活地区将世界人种划分为四类:

亚洲人种(黄种人)、高加索人种(白种人)、尼格罗人种(黑种人)、大洋洲人种(棕种人)

但是当年,这样的划分并不基于任何基因学的基础。在1972年,理查德·勒沃汀(Richard Lewontin)发表了关于人类基因多样性在人群中分布比例的文章。 此后,以“种族”(race)这一类的标签把人类划分为不同集团与亚集团的传统分类法,开始越来越失去其生物学的依据。当代基因生物学术界已不在支持这种亚种分法,并批评道:以肤色再划分“人种”的做法,没有科学依据且充满偏见。但其分类在社会学及大众中仍占据了重要地位。

事实上在现代基因研究中,根据父系Y染色体基因区分程度及集中地区,可以将基因分为21类,这些基因以其所集中的地区命名。(母系线粒体基因由于易产生变异,更加复杂,但结果总体类似,故不做讨论)

其中:

黑种人基因;父系:A、B、E、E3b

棕种人基因;父系:C、D

白种人基因;父系:F、G、H、I、J、K、L、M、P、Q、R、R1a、R1b

黄种人基因;父系:N、O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地区的人种拥有该地区集中的(以该地区命名)纯种基因。这可以证明的是,人类基因是起源于同一处的,是有先后顺序的分化的。并且,基因研究证明,与智人平行的人属中的另外已经灭绝(大部分是被智人所灭绝)的16种人类(如著名的尼安德特人),他们的基因并没有进入现代人类中。这也彻底否定了现代人类是智人和其他古人类杂交演化诞生的理论。基因表明,这种杂交要么没有发生,要么产生的后代没有成功继承到现代人类之中。

进化及迁移

大约10万年前,与B并列系的C系和D系祖先的矮黑人第一次穿越撒哈拉沙漠走出非洲。他们沿着印度洋海岸一路东进,并且会使用石器,以捕鱼为生。大约6万年前,其以来到并占领了东亚地区。

在6万年前,格陵兰冰盖大部分尚未融化。以地质资料显示,其平均海平面比现代低6米左右。于是这支矮黑人中的C系分成两路,一路沿东南亚南下,至澳大利亚地区,并演变成当地的棕种人。另一路沿我国东部沿海一直北上,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而D系棕总人向东扩散至日本,向西北环绕青藏高原地区。

7万年前,古欧亚人祖先白种人F系,通过陆路离开非洲,来到了西亚中东地区,并定居在这里。之后约6万年前G,H,I,J从F中分离并逐渐北上,来到欧亚交界地区。其中I系人最后前往了欧洲,并至少来到了北欧。

而K系也从欧亚人群中脱离出去,开始向东北方向迁移,但是由于受到东部高山(喜马拉雅山脉)的影响,5万年前,K系分成三支,一支演化为L系并进入印度南部。在这里L与6万年前先到达的C系棕种人(上文)发生冲突,并与C系棕种人发生杂交(现代血缘极度混合的民族主要都是类似分化的多族相遇再结合的结果)。

而另一支未继续变异的K同样穿过尚未升起的海岸,来到澳大利亚和中国(今天汉族中有10%的K系基因)

K的第三支停留在原地(印度北部),其中到了约3.5万年前,K分化成了P系。P系的一部分留在了印度北部,另一部分向北面兴都库什山走去,继续向北进入中亚里海北岸游牧。这一支P演化为Q和R。R也有部分分化成R1a和R1b。

Q停留在中北亚地区,并有一部分向东西伯利亚迁移,最后穿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印第安人),并且在阿拉斯加地区与C系棕种人结合,而为未结合的印第安人一路南下,遍布美洲。

约4.5万年前,位于今天,尼泊尔和孟加拉国地区的K系在热带雨林中突变为M,又突变为N和O系。其中M继续南下,来到了今天的印度尼西亚地区。而N与O在孟加拉国地区热带雨林地区里面经过长时间的演化成了黄种人。并且在这里,与棕种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但是N,O最后取得了优势,清除了该地区的C,D系棕种人,并壮大起来。

3万年前,N,O系的一支(沿海支)率先脱离,分成两路,一路前往前往东南亚,另一路从云南进入我国。他们顺着广东,福建,浙江(最后留在浙江的群体创造了河姆渡文明)一路北上,大约在1.5万年前到达了朝鲜和日本。这一支同样是侗族,傣族的祖先。

此后O系停留在了东北亚地区,而N系继续北上,成为了极北民族因纽特人等民族的祖先。沿着北极圈向西扩散,一直扩散到北欧边境。而N在东部,未跨过白令海峡,而是与留在俄罗斯东部白令海峡西岸的Q系人(印第安人祖先)结合。

O系人曾与C,D棕种人发生冲突并清楚了古老的C,D系人。但根据日本的基因图谱显示,O系人与日本的D系人(日本土著)结合。现代日本人有1/3的基因来自D系人(棕种人)

约2万年前,第二支(内陆支)O系人从尼泊尔翻越喜马拉雅山脉,来到了西藏地区。这一支分成了三路。一路在1.8万年前率先走下青藏高原到达云贵高原,演化成苗族。另一路停留在了西藏。但是1.5万年前,西藏中这一路人部分来到青海,约1万年前再到达华北中原地区。留在西藏的O系人成为了藏族,到达中原地区的O系人才演化成为了现代汉族人的祖先华夏族。最后华夏族驱散了沿海支O系人(上文)“东夷”,“南蛮”,占领了中国地区,演化为现代汉族人。

大约是2万年前,在内陆支和沿海支离开之后,剩余N,O系人,开始向西亚前进。最后他们回到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他们就是文章开头介绍的苏美尔人。之后后来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和伊朗-阿富汗的先雅利安文明。

公元前3000年,R1b离开草原向外扩张,其中分为东支和西支。其中西支来到了希腊和罗马,这支分别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起源。这一路人中的另一部分向北迁移,征服并灭绝了人属中的尼安德特人。

公元前2500年,于7万年年定居欧亚交界的J系(闪米特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祖先)在重新南下,摧毁了苏美尔文明。建立了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

公元前1000年,R1a和R开始多路远征。R1a即为雅利安人,一路攻占了印度,和西亚地区。而R这一支人继续向西南前进,一直来到了西非。比较讽刺的是,希特勒曾经认为日尔曼民族是雅利安人的后代,但实际证明并不是这样。他们的血统中更多的是先达西欧的R1b而非R1a。

后续:

关于欧洲,或者说关于“白种人”。事实上在西亚-东欧地区,人员出现了多系人反复迁移的情况。对于古代欧洲I系人率先进入,且R1b,R1a,I,各占现代北欧人1/3血统具体发展过程,以及古希腊文明,更多是谁创造的,还有尼安德特人等等,有一些很复杂且不清晰的论述过程。但是关于我国民族以及东亚地区,美洲地区的起源脉络,基本是比较准确的。

如果关注语言学就会知道,现代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分析语的,汉语藏语是同源的,但是藏语发展比汉语要慢。这也对应了1.5万年前从西藏一直跋涉到华北地区形成华夏族,现代中国人的起源。

如果继续按照,传统的三色人来分人种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比如西欧人(白种人)与我们(黄种人)的血缘关系,比西欧人和阿拉伯人(白种人)的血缘关系更近。(白人与黄种人的血缘关系比白人和白人的血缘关系更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远古人类扩散过程
黑种人、黄种人和白种人为什么能自由交配,不存在生殖隔离?
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能自由婚恋?
达尔文错了?黑种人和白种人黄种人存在基因差异,不是一个祖先?
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与棕种人之间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