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冠中水彩--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吴冠中水彩

——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吴冠中曾把自己学习水彩画的经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学生时代至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前,水彩主要用做草稿和素材。如《巴黎郊外》是一幅写生风景, 那时他还在法国留学,画了许多巴黎的景致,有油画也有水彩。第二阶段是1952年至1955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从教期间,由于教授水彩课,结合工作需要,吴冠中开始大量画起水彩画来。画于1954年的《五台山佛光寺唐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虽然吴冠中本人对这一时期的作品多有不满 ,但是我们却由此看到了他在研习水彩画过程中所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1955年离开建筑系之后,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他的大量水彩画大都属于这个时期,画作较多,画风稳定,基本上是吴冠中图式的典型样式了。但是我们仍能从1956年的作品《紫藤》画面的表现手法中,看到他在第二阶段的严谨画风的某种延续。60年代初,他到西藏考察,画了大量写生作品。在1961年-1962年分别画的《拉萨菜市》 、《林卡里的雪顿节》等,都是最知名的作品。一般来说,吴冠中画水彩的主要阶段基本上是在他事业上的挫折期,艺术理想也备受打击。然而正是这个阶段丰富了吴冠中的艺术生命,使他在中国的水彩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吴冠中先生早年留学法国,开始时他的水彩画风格直接受印象派的影响,比较写实,属于较纯正的西洋传统,比如他1948年画的《巴黎郊外的教堂》等作品。

但吴冠中先生回国后,他开始以中国人特有的眼光看世界。形成了重形式、讲对比、求明快,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水彩画面貌。

他写生一幅作品要从山下画到山上,从东边画到西边,他的视点不断地在变化,其实这正是他对现实状态的汲取和对自然人生的接近,是顺向式的恢复,还原人本精神的认知能力,是一种体验式的“真实”。这已经不是西方绘画的透视法,而是东方人看世界的观察法。也就是说,他画画不仅凭眼睛,而且更用心灵去认识对象,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带有极强的感情色彩。画家从“心眼”出发,抓住对象的神态特征和气势作画。强调的是“意象性”——“应目会心”,主张“动观”,注重“写意”。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突破时间和空间对形象的局限,视知觉印象与表象活动相交织,综合了作画者的全部印象。

温馨提示:ART艺术共赏转载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我们希望在资源共享的同时,与您共同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生态,谢谢.

欢迎加入ART艺术收藏交流群,

由编辑邀请入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是照片,还是水彩画? 手法竟可如此独特!
就像吴冠中 当画面中只有点线面......
吴冠中 | 我与水彩画
“无法无天”的吴冠中大师早期的水彩画
悦览室|颜控小哥哥的水彩画,梦幻与留白中的浪漫主义创作风格
水彩里的夏日,景色宜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