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这是湖北孩子的心声(第1辑)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中华大地,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参加抗疫阻击战:白衣战士逆风而行,人民警察维护安宁,社区干部保障后勤,志愿者扎根岗位,普通百姓都居家静守......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与祖国共克时艰

武汉民众、湖北人民一直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与病毒抗争,用行动温暖着我们。近期,我们收到荆门市东宝区文峰中学周娟老师发来的“隔离病毒,但并不隔离爱”的学生专稿,真实记录了孩子们居家期间的生活和心情。读后,我们从那篇篇感人,句句动情的文字中,听到了孩子们生命拔节的声音。读着这些作文,读写菌一次次流下感动的泪水。

“中学生读写”微号将分两期推出这些作文,向积极上进、乐观感恩的孩子们致敬文末附有“喜欢作者”的赞赏链接,您的爱心将通过周老师转交小作者

01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作者 |  蔡明睿

 

今天,是我“宅”在家里的第28天了。

院子里巡逻组的宣传喇叭里不停地播放着宣传口号:“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从早到晚在耳边回响,听着听着,常会恍惚起来,有在影院看电影的感觉,一切都不像是真实的。

我家在一楼,位于院子的大门口,抬眼望去,就能看到小区志愿者的值班点:一个简易的蓝色塑料棚子,坐北朝南,门口端正地放着三张桌子,桌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两把测体温的热温枪、两份登记体温的表册。桌子后面坐着的是一个大约五六十岁的大爷,穿着厚厚的军大衣,胳膊上套着红色志愿者的袖章,戴着护目镜、蓝色的口罩,正专注地查看一份份表格。桌子前方站着一个年龄稍微小点女志愿者,也是全副武装,随时关注院子里的情况。这一切,却又都那么真实。

宅在家里的蔡明睿同学

无论刮风、下雨、飘雪、结冰,他们都一直坚守在棚子里,每天除了检测小区里居民的体温、健康状况,还帮助我们购置蔬菜、食油等生活用品。他们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我躲在温暖的家里,望着他们,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给了我封闭期间最暖心的感动。
上午11点,我做完作业,靠着窗子小憩。突然,隔壁楼道里走出一个老人,脸上布满沧桑,即使戴着白色的口罩也掩盖不住,手里杵着一根生锈的铁拐杖,向门口走去。社区志愿者看到后,立马走近询问:“大爷,您怎么出来了?”老爷爷沙哑着喉咙说:“我出来买盐。”工作人员关切地说:“大爷,您快回去。我们替您买,还需要什么生活用品吗?”大爷摇摇头说:“我只需要一袋盐。”说着,从口袋中拿出一把硬币,数了一下说:“这是1块8角,帮我买袋盐。”
工作人员看到那一堆一角的硬币很吃惊。经过询问,原来这是位孤寡老人。我看到工作人员,把头偏了一下,应该是眼中涌出了泪水,不想让爷爷看到。“大爷,您把钱拿回去,我们给您买。您留下电话,有问题就给我们打电话。您住在3栋几号房?”老人一边告诉他们,一边不停地用衣襟擦眼睛。
小区的值班点(蔡明睿 摄)
过了一会,那个工作人员一手提着大包袋子小跑着回来了,透过袋子,我看见里有几袋盐,还有一些饼干、牛奶和蔬菜。我想:这些都是给那个爷爷的,他们真是太周到了。不一会,我听到两名志愿者在楼道里的说话声:“那个大爷太可怜了,家里只有他一个人,什么东西都没有。今天送的这些东西,可以用一段时间。咱们记得每天要给老人打个电话……”
听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真的,虽然我们被隔离了,但爱,是永远不会被隔离的!
评语
你是个心思细腻的孩子,疫情期间,你宅在家中,只能透过窗户巴望外面的世界。你渴望外面的自由,也被外面的大义和温情感动。于是,你提笔记录这张张画面,向众人传递美好。文中人物描摹生动细致,志愿者、老者和你,都给人一种温暖和力量,老师读了非常感动,谢谢你!谢谢你几下的感人瞬间。(辅导老师:周娟)

02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作者 |  邹雅玮

这几天,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爆发,我们整日待在家中,已经快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啊,怎么又是面啊!”妹妹不满地嘟起嘴。餐餐吃面,妹妺显然吃腻了。“能有吃的不错了,快吃吧,也不知道这次疫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奶奶叹了口气,看向窗外,见不到阳光,好像被云给遮住了。 

马马虎虎地填饱肚子后,大家就去干自己的事了。爷爷和爸爸看新闻,奶奶洗碗筷,妈妈洗衣服,我和妹妹写作业。不知什么时候,一抹阳光拨开云朵,透过窗户洒到地上,蛮柔和的,让人忘记了疫情。只要不到饭点,我和妹妹的心情都会好一点……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我快步走过去,正准备开门,一个熟悉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先別开门,等我走后再开。”咦,他是谁?说话声音怎么那么熟悉?我把眼晴靠近猫眼,透过猫眼上下打量门外的人:那人戴着口罩,上身套了个别着针的“志愿者”长带子,他搬了很多东西,双手按在箱子上,弓着腰,低着头,隔着门我都仿佛能听到那急促的喘气声,显然是一口气跑上来的。他到底是谁呀?

为隔离楼座送物品的志愿者(邹雅玮妈妈 摄)

等呼吸稍稍平稳后,他才说:“我是负责这单元送菜的,居民们可不能饿着肚子抗疫情啊!”边说边把上面几个箱子放到地上,又把几瓶油、几袋盐放到那一块。他抬起头,看向门,说:“我走了,开门后用消毒液把我站的这一块范围喷一遍,再取东西,小心一点。”我看到了那双坚定执着的眼睛,认出他来了:“你是王叔叔?”

王叔叔听到后,也是吃惊一惊:“你是雅玮?你住这儿? ”他拉下护目镜,眼睛朝着猫眼眯着笑了。

“是呀,就是我,王叔叔,您在做志愿者?”我一脸钦佩地望着他。 

“嗯,现在疫情爆发,居民们都不能出去买菜,出去风险多大啊!我们能做多少就尽量做多少。你一定不要出门啊!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可以早日战胜疫情!”王叔叔举起他右手,向我做了个胜利的手势,一转身,消失在楼道里。

工作人员给居民送菜(邹雅玮妈妈 摄)

谢谢王叔叔,谢谢你们,我相信这隔离不了的“爱”一定会让我们迎来春天的!

我看向窗外,阳光金灿灿的,一闪一闪的,像有很多小精灵在跳舞。我似乎看到,越来越强的阳光照得病毒无处可逃,照着小草偷偷在发芽呢...... 

【评语】

读完文章,我很欣赏你的段落层次。人物对话独立成端,显示文脉,调整节奏,突出强调,有层次感、美感。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全文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你对志愿者王叔叔的刻画也是细致入微,生动传神。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透过这样一个平凡勇士,赞美了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无数中华斗士。我们能安稳宅在家中,正是有因为王叔叔一样的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辅导教师:周娟)

03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作者 |  张涵宇
 

冬日蜷缩在静止不动的天空,空气阴冷又潮湿。谁也不会想到,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我和爸爸隔离在了老家。

隔离第二天,村里微信群发布消息:需大量征集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请爱心人士踊跃报名参加。收到这则消息,身为共产党员的爸爸再也坐不住了,立刻报名参加了当地的志愿者。


爸爸被分配到白马路口值守,主要工作是管控人员进出,外防输入,内防输出。上岗第一天,爸爸早早地起床了。我从梦中惊醒,看见爸爸从衣兜里掏出党徽,将它别在左胸前,然后把印有“疫情防控”几个大字的红袖章戴左臂上,准备出门。我眯着的双眼顿时睁开了,紧张地问道:“疫情这么严重,您还要去做志愿者,感染的风险不就增加了吗?”爸爸刚跨出房门的腿又收了回来,表情凝重地说:“我们村没有感染病例,这就是防控人员流动的功劳啊。如果大家都害怕,都只顾自己的安危,让那些防控意识不强的人随意出入,不是害人又害己吗?”

听着爸爸的话,我的头脑中浮现出电视中的画面:乘坐飞机奔赴武汉的军人、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的医生、无数个不畏生死的逆行者……我似乎明白了什么,迅速翻身下床,向爸爸请求道:“爸爸,今天带上我!”

农村的值守点(张涵宇 摄)

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值守地点,这是我每次回来看爷爷奶奶的必经之路——207国道进入白马村的路口。一辆蓝俊牌的货车横着停放在路中间,挡住了通向国道的路,车头前方是一个用篷布搭建的简易的棚子,车与棚子之间仅留出了一人能正常通行的通道,棚子里面放有消毒用喷雾器、体温测量枪和记录本。 

刚进值守点,我看见不远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爷爷拄着拐杖晃晃悠悠地迎面走来——他,没有戴口罩!我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老爷爷身旁,老爷爷莫名其妙地看着我,我连忙说:“爷爷,现在疫情这样严重,您怎么没戴口罩啊!所有村民都不能出去啊。”

老爷爷愣了一下,特意提高嗓门回道:“这车不让跑,人怎么也不让过呢?我一个人在家,吃的也没有了,高血压药也没有了,把我们关死了算了?”

我一下慌了神,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时,爸爸和另一位伯伯连忙走过来,把老爷爷扶到了旁边的座椅上,然后耐心地给老爷爷讲解了当前的疫情形式,并讲了上级的防控要求。老爷爷怎么也听不进去,还是嚷着要出去买东西,硬是要往外面挤。爸爸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蓝色口罩,给老爷爷戴上,就像老人的亲儿子一般,笑着安慰道:“老爷子,戴好口罩,您需要啥,告诉我,我马上给您去买。”老爷爷被爸爸亲切的举动,惹得不好意思了。爸爸摸了摸我的后脑勺,掏出手机给我,我飞快地打着字:两盒降压药、一袋盐、三斤豆皮......

满载而归的购物车终于来了,老爷爷满意地拿走物品,闻讯而来的村民也自觉地排队领走自己的东西。虽然看不清乡邻们喜悦的笑脸,但他们爽朗的笑声却响彻在白马村的上空。

一天下来,我们劝返了许多人,也帮助了许多人,虽然过程有些繁琐,劳累,但十分充实。病毒虽然阻断了交通,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隔离不了乡邻们互帮互助的情谊,隔离不了人间的爱! 

工作人员登记出入人员信息(张涵宇 摄)

【评语】

阴冷而潮湿的天气,你用这样糟糕的环境拉开帷幕,让老师也为你担心,但后面的叙述又让老师笑了——你做得真棒!“你”作为文中的线索性人物,从自己的视角展示疫情中敢于作为的父亲。父亲主动报名的行为、佩戴党徽和红袖章的样貌、为困难群众解决困难的耐心等等细节刻画,无不将读者带入情境中,让人感受到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高大。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动人心魄,谢谢你,也谢谢你的爸爸,谢谢所有的志愿者!(辅导教师:周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目击防控一线
“疫”日沉思
防范疫情,从戴口罩开始
疫情之下:我们看到的温暖与辛酸 | 艾问特稿
疫情下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征文获奖16篇
【西散原创 • 抗击新冠病毒专刊】曹进勇作品丨大爱之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