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徐悲鸿在印度:以绘画交友,用艺术抗战!

1940年,徐悲鸿受泰戈尔邀请,去印度国际大学讲学。此时日本侵略者正在中国发起猖狂进攻,悲鸿先生身在国外,心忧国内,努力用绘画来交朋友,用艺术来抗战。

在印度期间,徐悲鸿创作了几百幅作品,其中著名的有《泰戈尔画像》《甘地速写》《愚公移山》和《群马》。

泰戈尔是徐悲鸿的知己,徐悲鸿先后为泰戈尔画过十几幅画像,其中下面这幅彩墨画最为著名。画中的泰戈尔鹤发童颜,目光中透着智慧的光芒。唯有知己,才能画出这样的精神气质来。

徐悲鸿另一幅著名的人物画是关于圣雄甘地的。

1940年2月17日,甘地来到国际大学访问,徐悲鸿受邀参加欢迎集会,他抓住这个机会,在集会之时为甘地画了一幅肖像速写。

作品中,甘地面目慈祥,目光坚毅,头向前倾,似乎正在倾听,也好像正在深思。廖廖几笔,勾画出人物的风采。

1940年夏天,泰戈尔安排徐悲鸿到喜马拉雅南麓的大吉岭避暑,在这里,悲鸿先生画了100多幅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愚公移山》和《群马》。


《愚公移山》宽四米多,高约一米五,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不畏艰难、持久作战的精神。
最值得品味的是,徐悲鸿选取印度朋友做模特,画成前排六个或全裸或半裸的壮汉,有排山倒海、所向披靡之势。
中国传统题材,为什么要用外国模特?悲鸿先生回答说:“形象虽不同,意义却一样。”他看重的是画面那种磅礴的气势。

徐悲鸿画得最多的还是马,在大吉岭,他见到了更多其他地方难以见到的骏马。听说中国军队获胜,徐悲鸿兴奋地创作了一幅《群马》图。画面中,四匹马簇拥而立,似有期待,颇有“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的豪迈之气。

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我们不仅有前线战士浴血奋战,更有很多像徐悲鸿这样的大师,还有无数平凡的民众,他们都在用各种方法与日寇抗战,这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让我们向每位为抗战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公众号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悲鸿为泰戈尔画多幅画像 表现其多方面情形
徐悲鸿与泰戈尔的诗画缘
再谈“悲鸿精神”
徐悲鸿在长沙展出的《愚公移山》,为什么会值1.89亿元
(金用)徐悲鸿在印度(书屋)(鲁建文)
佳士得拍卖最显赫印度现代艺术藏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