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方最牛巷子,你一定想去!


卷首语

南岭是吾乡

我的家乡在湘桂交界的越城岭下,是五岭中海拔最高的山脉,很难逾越。

南征百越,在这片山岭下以灵渠连接湘水和漓水,北中国的寒风得以吹往岭南。

孩提时,我不止一次跟随修族谱的爷爷翻越这座界山,循着族谱迁徙线路寻“根”。在山岭之巅,见到两侧如棋般的村落、河流、梯田、隘口、祠堂,听见山那边过山的山歌。爷爷却指着那排东去的远山告诉我,家族的“根”在望不见的另一座山岭。

南岭,如此辽阔,安放着多少中国人的“乡愁”。

多年后,当我深入这远山,踏上山谷隘口间的古老孔道,一再碰见翻山越岭的“寻根人”。我曾在临武和连州间的湘粤古道遇见广东何氏族人翻越骑田岭找寻何氏来路,也曾在大庾岭的梅关古道上偶遇海外客家人去江西追远,在南雄珠玑巷遇见广府张氏族人找寻族谱……他们逆流北上,苦苦追寻的“故乡”都指向南岭。

相比“界山”,此时的南岭更像个“庇护所”。它收容了祖先们山水兼程的颠沛流离,包容了南来北往路人的失意慌张,成全了人们的家园梦想。

如今,这片孤傲的南中国屏障,褪去北人南迁的风尘仆仆,褪去战乱的颠沛流离,褪去千百年来历史的汩汩寒流,有了温度,这种温度叫“故乡”。

望乡何处是,南岭是吾乡。

山河与乡愁,分隔与连接,都在此山中。



南中国人的祖脉

在中国地图上看,南岭是一片不起眼的山脉。不算伟岸雄拔的它在群山合围中,在山与山快要勾肩搭背处,留出或宽或窄的间隙。这些浑然天成的间隙,成为南北往来的隐秘孔道。孔道的出现,让南岭有了云遮雾罩的巍峨和波澜壮阔的历史。

南岭,也不仅仅只是“界线”,它更是文化交融的“摇篮”。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提出“民族走廊”,南岭也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这条东西绵延的山脉,让天地不再横绝,丰富的“走廊”连成南中国人的“祖脉”。

最炫民族风

作为中国南方跨越六省(湘、赣、粤、桂、贵、闽)的一道山岭,南岭堪称中国多民族博物馆。南岭成为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湖湘文化、吴越文化、岭南百越文化的交汇点。

和其他民族走廊相比,南岭走廊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除了世居的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苗族、畲族等民族,历史上由南岭走廊南下、北上或东进、西迁的还有汉族、回族、彝族、仡佬族、满族等。由于历代王朝对居住南岭的瑶、壮等少数民族实行特定的民族政策,不仅加大了南岭民族走廊地区的开发与管理,还使这片区域形成了“高山瑶、半山苗、汉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格局。

南岭是中国最大的瑶族聚居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瑶族都来此寻根。中国境内有260多万瑶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南岭境内的湖南、广西、广东等10多个瑶族自治县以及其他一些瑶族乡。从地图上看,由东往西,南岭走廊上分布着13个以瑶族为主或瑶族参加的多民族自治县,如:广东省有乳源瑶族自治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湖南省有江华瑶族自治县;广西省有富川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广西境内一条南岭余脉叫大瑶山。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还是全国瑶族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第一瑶城”。这里不仅有瑶族起源地千家峒,还有隐在山谷中的自然村落香草源,“永邑四大民瑶”之一的勾蓝瑶寨。最早的瑶族自治县金秀,则汇聚着盘瑶、花蓝瑶、茶山瑶、山子瑶、坳瑶等多种瑶人,极具文化神秘性。

永州江永勾蓝瑶寨。

方言“庇护所”

在中国,极少有一条山脉如南岭这般,以博大的胸襟,呵护着南来北往的各色语言。

族群的南迁,带来了不同语言的层叠。其中汉语就有粤方言、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闽方言,这些方言又有各类次方言细分。

骑田岭下的郴州,方言层叠的现象非常明显。以郴州市区为中心,包括北湖、苏仙两区主要讲西南官话(街上话);往东、往北紧接的永兴、资兴两县以及稍远的安仁属于赣方言区;而最东边的桂东、汝城两县则是客家话;往西、往南的桂阳、嘉禾、临武、宜章则属西南官话和湘南土话双语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湘南土话区域内的土语并不一致,彼此不易通话。它是一种混合程度极高的特殊土话,其构词成分中就包含了古代少数民族语言的底层词,古语词,湘语词、赣语词、官话词以及土话创新。另外,桂东县的桂东话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境内居民多数是唐、宋、元、明、清自江西和广东因避难而迁入,迁入后与外界交往甚少,逐渐形成“方言岛”。而在临武、宜章境内的湘粤古道上,人们往往还能讲四五种以上的族群方言。

人栖居于语言中。南岭地区丰富的语言,储存着人口流动的信息和痕迹。


永州江永勾蓝瑶寨。

客家人、广府人大本营

2021年,《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南雄珠玑巷再次成为焦点。

这个位于广东韶关南雄古驿道旁的古巷,全长1500米,是中原南迁氏族(广府人)的驻足地和发祥地。作为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珠玑巷是如山西洪洞大槐树、江西瓦屑坝般的存在。它是古代中原氏族从江西跨越大庾岭,在岭南落脚暂住的第一站。据史料记载,从唐朝开始,珠玑巷人向南迁移,在北宋末年至元代初期的两百多年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迁徙,最终在珠三角落脚,形成广府民系。据统计,从南雄珠玑巷走出的姓氏多达183个,后裔繁衍7000万人。时至今日,广府人讲述自己的先祖时,“述故乡必曰珠玑巷”。

广东南雄市珠玑巷,从这里走出的姓氏多达183个。

南岭除了是广府人的大本营,也是中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区。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由于天灾、战乱、饥荒、械斗和政府奖惩等原因,先后经过六次大规模的迁徙,最迟在南宋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他们辗转南迁,最终选择粤、桂、闽、赣为落脚点,随后又陆续迁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从赣南到闽西到粤东再到世界各地的过程。如今大庾岭下的江西赣州,因为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和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被称为“客家摇篮”,广东梅州则被称为“世界客都”。

“客”从何处来?

两千多年前,“瘴疠之气”横行、虫蛇鸟兽频出的南岭,突然闯入一群群中原人。

他们风尘仆仆,越过长江,辗转南迁,最终选择在南岭周边的丘陵、盆地,在人烟稀少的赣、粤、桂、闽落脚,并在这里创造出新的家园。

他们被称为“客家人”。

而南岭,成了中国最大的客家聚居区,也是客家人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

南岭多山地,靠山吃山成了当地人的生存哲学。 

何为“客”?

客家,全国唯一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它的“大本营”在南岭。但它从来是一个艰辛的词,它代表着颠沛流离。

客家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一句“客家人”,道出了这个族群2000多年的漂泊与奔波。

何为“客”?有学者认为“客家”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侨居者入“客户”或“客籍”,久而久之遂自称“客家”。也有说法称,“客家”是先入岭南的粤人对南迁汉人的一场误会。“客家”起初是南方粤人对居住在赣闽粤山区畲族的歧视性称呼,后来南迁的中原汉人移民到这片区域,与畲族比邻而居,被粤人误以为是“客家”。但无论是哪种说法,“客家”的历史都是一部迁移史。

客家的迁徙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广泛认可的说法是罗香林教授提出的“五次大迁徙”。

客家前三次大迁徙都因为战乱。其中最早的一次大迁徙可追溯到西晋永嘉年间的“五胡乱华”,中原士族携家南迁,史称“衣冠南渡”。这次大规模南迁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这也是客家民系最早、最重要的肇因,为客家重视礼制、崇文重教提供了合理性的论据。这次迁徙的中原士族和百姓,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往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

第二次迁徙,受唐末“黄巢起义”的影响,被侵扰的中原百姓和客家先民不得不再次南迁。移民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更偏远的赣南山区、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此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迁徙,由于契丹、女真等北方民族南下掳掠,加之赣粤闽交界地区成为宋元战场。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环境,又继续南迁。往东到达以汀州(今福建龙岩长汀县)为中心的闽西,或过南岭到粤东的嘉应州(今广东梅州)、惠州一带。这次南迁,是客家民系初步成型的关键期,奠定了“赣梅汀惠”“客家四州”的格局。

不同于前三次因战乱被迫迁徙,客家先民的第四、五次迁徙是因为人口膨胀找寻繁衍生息地。明末清初,客居在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地矛盾突出,适逢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一部分居住在客家“大本营”的客家人迁往广东其他地区和桂、湘、川、台等地区。之后,又因为土客大械斗,客家人再次迁徙,去往广西、海南、台湾、香港、澳门,甚至漂洋过海去谋生。

其实,从南宋末年开始,客家人南迁到达赣粤闽桂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进行海外迁徙。他们通过海路抵达南洋各地,经由广西、云南边境的陆路进入缅甸、越南等地。之后,又有部分客家人远渡重洋向世界各地迁移。现在的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被誉为“南洋首富”的张弼士,歌手张国荣、罗大佑等都是客家人。可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尽管客家人散布各处,但他们的客家话留下了古代汉语和中原音韵,那是他们的“根”。所以不管在哪里,一句“是客家人”,便能认出“家乡人”。

广东南雄市珠玑古巷祠堂。

“围屋”里的客家生存智慧

“逢山必有客,逢客必有山”,这是客家先民艰难迁徙的无奈之举,也是“靠山”而居的客家智慧。

在客家人聚居的南岭走廊,地形多以山地丘陵为主。不仅有跨越赣南、闽西的武夷山脉,还有横贯赣南的南岭和罗霄山脉、粤东境内的凤凰山脉等。这个山脉交错的地理空间,丘陵绵延,山峦起伏,围成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盆地。在此生活的客家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哪里都能落地生根。但如此多的“种子”如何才能团结一起?建“宗族式”的围屋,用围龙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各种形式的围屋聚族而居,应对日常和突变。

围屋的精妙在于“围”,这得益于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积攒的经验。他们在艰难的迁徙中,既要预防流寇盗贼、山林野兽袭击,又要与其他族群争夺资源、扎根保族。而族群聚居的围屋既是守卫家园的堡垒,也是凝聚族群的中心。

围龙屋是客家最典型的围屋形式。“围”、“龙”都有不同分工,其中“围”是半圆形屋子,“龙”则是屋后山峦走势,跟风水有关。建围龙屋要按“龙脉”设子午线为中轴,不管围屋有多少围,都以第一围正中间为“龙厅”,厅堂都建在中轴线上。所以广东客家人的围龙屋大多都是前为半圆形池塘,后为半圆形的围龙,中间类似四合院的四方形堂屋,一起构造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格局。

广西贺州桂岭客家围屋。

6月中旬,我去广东韶关始兴县去看满堂客家大围。这座被称为“岭南第一大围”的围龙屋已有290年历史,屋主是官姓氏族。整个建筑群由上新围、中心围和下新围组成,里外三层,围内有9厅、12院、28天井、777房间,非常宏伟。记忆最深刻的是四方形堂屋,祖宗祠堂、族长式的大厅堂、议事厅等秩序严明,让人肃然起敬。这也是围龙屋的中心,将客家人的中原基因体现得淋漓尽致。

因为大部分客家人居住在赣粤闽桂地区,雨季或者台风季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客家人的围龙屋不仅要防水、防火、防旱、防战争和匪患,还要设计出防山体滑坡、挡风、分水的功能。

除了广东的围龙屋,福建的客家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土楼是城堡式的围屋,跟围龙屋的单层建筑相比,它一般有三四层甚至更高,但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

在客家人聚居的南岭和罗霄山脉交界处,湖南汝城县的客家人没有围屋,却通过建祠堂来凝聚族人。在这个人口40万左右的小县,有280个姓氏,保存自宋元到明清的古祠堂七百多座,其中原址原状保存较好的祠堂有304座。

广东始兴县司前镇刘屋村围屋。

客家人通过“宗族式”的围屋凝聚族人。他们团结、敢为人先,不仅一起击退外敌,对抗外患,更在历朝历代动荡时期影响时代进程

客家人在星星点点的耕地上开发垦殖,创造出以坡地梯田为主的“梯田稻作文化”。其中,从广东梅州回迁到赣州崇义上堡乡的客家先民,在群山中开创出3万多亩梯田,他们在此耕种了800年,这片梯田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客家梯田”。崇义客家梯田还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无独有偶,在与湖南浏阳交界的江西铜鼓县,客家人世代垦殖,向山要地,开创出1200亩西向梯田。他们不浪费寸土,在坡度平缓处开垦大田,坡陡狭窄处开垦小田,沟边坎下石隙之中辟出空间。他们的开拓精神正如九连真人的客家歌曲:“莫愁前路无知己,就算上刀山也要接过火炬,我要走出去还要走下去”。

围屋既是守卫家园的堡垒,也是凝聚族群的中心。

靠山吃山的饮食哲学

南岭 “高山瑶、半山苗、汉住平地、壮侗住山槽”的格局,客家人占领的“平地”并没有想象中美好。南岭多山地,但没有纵深的大山腹地可供游猎,这里也缺少河谷开展农业。加上客家人迁入南岭较晚,能挑选的好地方极其有限。他们只能 “靠山吃山”,这成了客家人的饮食哲学。

客家人的迁徙从未停歇,他们一边寻找、开拓新家园,一边被迫不断迁移。这个过程需要用有油脂的食物来存续体力,同时还需对食物进行保鲜。聪明的客家人独创了“盐焗”系列,将家禽和猎物用盐腌制,随身携带,等需要吃的时候直接蒸熟即可。这道咸香的肉菜可在疲惫之时“打牙祭”,既能让人倦感全无,还可及时补充迁徙途中急需的盐分和营养。这个烹饪方法后来演化成“盐焗”,如今的盐焗鸡、盐焗鸭、盐焗虾蟹等大多源自于此。

客家无酿不成席,在他们看来,万物皆可酿。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酿苦瓜、酿丝瓜、酿田螺、酿芋头……用各种食物为酿皮,以肉馅为主要馅料酿进食物,这跟北方包包子和饺子手法相似。酿菜,其实也是客家人保留故乡记忆的“小心思”。他们从中原南迁,始终带着故土记忆,酿进平常的一日三餐。

浏阳大围山是客家聚居地,当地人擅长制作浏阳蒸菜。

除了各种瓜果蔬菜可酿,客家人还将酿延伸到米食文化。从广东梅州的各种米粄到江西赣州的米粿再到湖南客家的米饺,米食替代了客家先民的面食。桂阳客家人常吃的米饺已成为“非遗”,它以糯米和大米分比例调配做成酿皮,放入肉、黄豆粉、芝麻糖等馅料做成饺子状。在广东南雄珠玑巷,当地客家人用芋头、糯米等材料做成金黄色酿皮,里边包裹酸菜或茄子醡等,如水晶饺子,称为饺里糍。

客家人居住的南岭山区气候潮湿,加上劳作繁重,普遍喜欢吃辣。我曾在粤北南雄客家人聚居地吃到比湘菜、赣菜更辣的食物。他们的特色酸笋鸭、酸笋肥肠除了各式酸笋还有辣味十足的黄辣椒。酸、辣是客家食物的底色,因为这两种味道融合不仅可以祛风除湿,还能开胃。

靠山吃山的客家人更擅长做干菜、蒸菜。在湖南浏阳客家人聚居地小河乡、大围山地区,人们为了不耽误劳作,将食材入碗佐以茶油、辣椒、盐,放饭上蒸,饭菜同时蒸熟。这种做法不仅保留了食材原来的滋味还能节省时间。后来,蒸菜加以改进创新,成为如今全国闻名的“浏阳蒸菜”。大概是受祖辈频繁迁徙的影响,浏阳客家人尤其喜欢屯制干菜,他们将各种果蔬做成干菜或者果脯零食,如苦瓜干、红薯干、梅干菜、酸枣干等,随时应对“青黄不接”。

客家人的饮食,其实都在适应山居生活和迁徙生活,这里边的万千滋味就是“山的味道”,也是百折不挠的信念。

参考资料:

刘志伟:《南岭与客家:从客家历史看山地区域的整合》

谢重光:《客家源流研究述评》《南岭文书》第一辑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梅州地方志》

+

与自然时序同呼吸


文字|伍婷婷

图片|卢七星 陈正 陈方

微信编辑|熊文(实习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石城客家调查研究
传统文化-中国圆-古建筑(1-天圆地方)
张颂文说他是客家人,所以“客家人”是?
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赣州
从客家方言看客家文化的特征与交融
闽西客家文化概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