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优质高效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理论支撑:
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更是创新的世纪。新的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人。面向21世纪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之间交流和共同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鼓励师生教学相长。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历史教学活动不能单靠背诵和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面对21世纪的历史教育教学的挑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现代历史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个性为特征的开放式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站在未来教育的高度,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校时间大幅度减少,每一节课都应倍加珍惜,再不能光靠用大量时间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
此课题倡导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作为当代世界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和主流模式之一,已在欧美、日本、以色列、俄罗斯等许多国家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际上,“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是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策略。伴随着全球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此模式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散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罗夫认为,“合作教学”应从人道主义出发,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为基础,主张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愿学习和自我学习,使学生心情愉快,并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发展的百花园“。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面对21世纪的历史教育教学的挑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现代历史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生以健全个性为特征的开放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2007年5月,学校科研处召开各教研组长会议,讨论在全校实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的想法,得到了各教研组长的认可。号召各科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大胆实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会后,历史组的老师们积极响应,在教学中大胆改革,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立足创新,成功的探索出了适合中学生实际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研究目标: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结果老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尽;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昏昏欲睡,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极其低下。由于教师占用了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真正体现。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教师既“导”且“演”,结果是“导”不明、“演”不精,事倍功半,苦不堪言;与此相应,学生在传统教学情境中只能跑跑龙套,敲敲边鼓,充当着配角或背景,甚至是旁观者。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体现,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练习与作业使学生对学习逐渐失去兴趣,疲于应付,难以达到在身心方面的和谐发展。
此课题的提出,正是对传统教学中表现出来的弊端,有针对性地加以研究解决。解决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满堂灌问题;重讲解、轻合作,重知识、轻能力问题;重答案、轻思考,重理论、轻应用问题;重注入、轻启发,重主导、轻主体问题;重自我、轻开放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探究、评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正好适合这种理念,几个人围在一起,面对面,让学生尽情的合作、探讨、交流,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我们对“小组互助合作”的研究,旨在让我们的学生改变长期以来一直恪守的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即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的学习方式,在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探究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状态;改变学生只是单纯从书本学习知识的传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了解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改变学校教育始终围着考试转的局面,真正把教育的重心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上。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以“问题”为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小组互助合作”教学呈开放学习的态势。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其次,学生在这样一种学习中将培养起一种开放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于中国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重要。“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预习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小组互助合作”教学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总之,和以往的教学方法相比,“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和过程性。“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自己预习、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三、研究意义:
“小组互助合作”教学具有时代性、全员性、互动性、自主性、开放性特点,他们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度和显现状态,使教学活动充满激情和活力;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最大限度的为教学服务;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为张扬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锻炼学生能力,促进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阳信实验中学的实验班学生。
2. 研究途径与方法
(1)、课堂教学研究
在学校七年级8个班中集中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研究。1---5班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或其他教学方法;6---8班实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纪律、课前预习情况、学习兴趣与态度、课堂发言积极性、合作交流效果、课堂评价、课堂目标达成度、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期中、期末各比较一次,得出结论,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2)、调查问卷
经过一段时间课堂教学研究,我们将对学生、老师、家长等进行问卷调查。让学生与老师面对面,真心地谈一谈自己对学习的感受与体会。特别是对自己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地方谈出来,并填好调查问卷表。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学习兴趣与态度、课堂发言积极性、合作交流效果、课堂评价、课堂目标达成度、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人际关系、教学成绩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期中、期末各比较一次,得出结论,并进行阶段性总结。
五、研究步骤
1、2007年9月-----2008年3月:理论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
前苏联教育家沙塔罗夫认为,“‘合作教学’应从人道主义出发,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为基础,主张解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潜力,因材施教,强调学生的自愿学习和自我学习,使学生心情愉快,并把学校真正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和发展的百花园”。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21世纪中学历史教学的主旋律,面对21世纪的历史教育教学的挑战,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用现代历史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生以健全个性为特征的开放式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此课题倡导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作为当代世界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和主流模式之一,已在欧美、日本、以色列、俄罗斯等许多国家获得成功,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很多专家学者也都非常重视合作教学。站在未来教育的高度,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校时间大幅度减少,每一节课都得应倍加珍惜,再不能光靠用大量时间来提高教学质量。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努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探究、评价,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主体地位,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不能把学生当成“听众”。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正好适合这种理念,几个人围在一起,面对面,让学生尽情的合作、探讨、交流,创造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2、2008年4月----2008年6月:召开课题研讨会,提出课题,成立历史教改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张洪远(校长)
副组长:朱月芹(副校长)张希华(科研处主任)
成员:张新民  南林
3、2008年9月----2008年11月:填写课题申报表
4、2008年9月----2009年2月:课题组进行全面实验,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实验已提前进行)
5、2009年3月----2009年10月:此实验在学校全面推广,撰写结题申请,请求领导鉴定。
六、措施保障
我们进行的研究,符合国家课程方案的要求,符合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依照国际、国内进行“小组合作”教学的先进经验,再加上学校领导在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我们的研究工作将会顺利开展下去。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课堂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始从轰轰烈烈的“综合课题”转向课堂教学内部。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课堂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所有形式和方法上的转变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然而,尽管有了这样的认识,要在实践中真正改变实施了多年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毕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课堂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究竟应该如何和在怎样的层面上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继承和改革、这种教学方式是否适合于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所有处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学生等等,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只能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我们不断地尝试得到逐步的解决。
为保证“小组互助合作”历史课题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张洪远校长任组长,朱月芹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由教务处、科研处各实验教师组成,以保证此课题的实验成功。主要任务是:1、负责计划的具体实施,确定实验范围和实验课题的审定。2、监督、检查实验的步骤的质量。3、制定有关制度。4、负责对实验教师做出评价。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一个月)
(1)转变观念,动员学生、教师、家长参与。
(2)提供相应的知识背景,做一些学术讲座并进行广泛宣传
(3)进行研究方法指导。
(4)成立历史课题领导小组。
(5)争取各方面必要的支持。
2、选题阶段:(一个月)
(1)教师选题,进行课题研究分工。
(2)学生选题,对学生进行分工。
(3)确定子课题研究方案。
(4) 制定试验计划与步骤。
3、课题评审:(一个月)
学校组织开题评审会,提出开题评审的有关要求,由指导教师主持,对老师的“课题方案”进行评审,不合格的需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评审。
4、研究实施阶段:(八个月)
(1)老师按课题研究方案,自主开展研究活动,并认真规范地填写表格。
(2)老师要随时记录研究情况与各方面的收获。
(3)实验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评课。
(4)请专家做讲座。
(5)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实验教师上观摩课。
(6) 派实验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回来后进行汇报,并上观摩课。
(7)学校对实验班与普通班进行全面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
(8)老师定期写出实验心得。
(9) 整理实验数据,形成调查报告,个人、小组总结并存档。
(10)完善实验班课堂教学,形成本校特色的“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
(11)全校推广。
5、总结与展示:(二个月)
(1)实验教师以班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提炼,确定总结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2)每位实验教师上交研究成果一份,、收集到的资料一并教科研出。
(3)最后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选题意义、研究经过、论据和结论、效果分析。
(4)将各位老师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统一布置下进行交流展示,并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5)每位实验教师上一节汇报课,学校进行评议,提出改进意见。
(6)通过交流、分析、论证,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6、实验推广阶段:(二个月)
将历史课改的成功经验项其他学科延伸、辐射,全面推广。
八、课题研究的成效
通过实验,得到了学生、老师、领导、家长的一致认可。实验班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大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力,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激发起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真正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的合作、交流、探究、评价。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经过实验,“教师成为了导演,学生成为了演员”。不管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潜能生,都得到了长足进步: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学生辍学率明显下降。学生在学习兴趣与态度、课前预习、提出并解决问题、课堂发言、讨论交流、目标达成、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班。创造出了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实现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一)、更新了教学理念,构建起了的优质高效的“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历史课不是为了学科而存在,而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通过历史教学,要实现学生“养成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经验,最要紧的就是培养学生根据历史的经验思考和认识现实问题”,“并为未来提供明智选择的基础”。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教育不是批发死知识的货站,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和社会态度。而这一课改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中,尤其体现在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历史新课改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多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渗透和落实。而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本质特征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关注,忽视了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任务就是彻底的应试和接受评定。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历史教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历史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改所倡导的全新理念及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开展了打造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新模式的教研教改活动。
“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具有超前性、先进性和时代感。“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的着眼点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解决,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促使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从学生的角度,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帮助并促进他们自主学习。解决的是“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把教学重心从研究教法转变到研究学法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层次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指导学法,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课堂。
“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互助合作”课堂教学改革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由过去依靠教师灌输、消极等待的学习习惯,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积极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实验,提高了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后探究等方面,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通过实验,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自从实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以后,每位同学为了不给本小组丢分,都在积极地进行学习,把每一个环节都完成得很好。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通过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实效,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二)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和历史教育功能的深入挖掘,要求历史课堂教学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要使历史教学与时代发展同步,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就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的观念,突破旧的模式,实现开放性和多元化。
1、要充分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表述与过去的大纲有了很大不同。首先是将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了第一位。这是因为对人的发展而言,态度和价值观相对于能力和知识应该更受到重视,在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时,应首先予以考虑。近来用“态度、价值观”取代“思想教育”目标的作法已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接受,有人将其进一步表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种表述比之“思想教育”拓展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它可以涵盖原来思想教育目标不能包括的情绪、兴趣、动机和意志等各种情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多元化。此外《标准》中还在“态度、价值观”具体目标中,提出了“培养人文素养”、“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等内容,这是以往各版本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从未明确提出的。和“思想教育”相比,“态度、价值观”的表述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它提示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得到的人格、气质和修养的内化。从终生教育的大教育观看历史教学目标,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当然至关重要。
2、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实现教学目标的开放性。“学史使人明智”。“明”可以说是对历史规律、人类文明发展的科学认识;“智”既包括鉴古知今的认识智慧,也包括开拓未来的创新智慧。“明智”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归纳、比较和概括等思维方式,对重要的历史问题、历史现象和历史进程的认识过程。这个认识既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也说明了各项目标间开放、渗透和融通。如《战国七雄》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教学目标间的开放与融通上作尝试。可以确定以商鞅变法为重点教学内容,用以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从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去认识人生价值的教学目标;在思维能力培养上,教师与学生一起可以就“商鞅变法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为什么商君死而秦法未改”等核心问题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保证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知识内容大胆地进行了取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活跃思维,在探讨历史问题的同时掌握和理解了重点知识,训练了历史思维能力,从活生生的历史中受到了做人、行事的启迪。
(三)、确立了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认识主体、尊重主体、发展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学习历史,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历史”,就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和人文素质的提高过程。
1、认识主体,就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以讲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要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认识主体还要突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观念,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调整教材内容,删繁就简,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尊重主体,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平等、和谐的民主学习氛围。教学民主性的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许多思维的火花就是在尊重中绽放。尊重主体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尊重主体就要在课堂上关注到学生基础、智力和爱好特长的不同,使他们都能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的讲述、自学、提问等环节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在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作业和考核中都从层次性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全体学生在不同基础上都可以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这种成功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并迁移到整个历史学习的过程中。
3、发展主体,探索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活动程序是客观存在的,它受制于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以讲为主”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思想和历史教学传承习惯的体现。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研究的深入,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落实素质教育精神已成为广大历史教师的自觉行动。如《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可以采用人文学科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主体学习。教学模式可以不同,但遵循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是有共性的。首先,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质量。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当经过“意向——感知——理解——运用”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应是师生互动的,在恰当的历史情境中对有价值的历史问题提出、探究和解决。停留在一般感知层次的学生活动,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其次,要保证学生活动的足够时间和空间。教师要给予学生系统的学法指导,还要调动学生情感、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再次,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媒体的变换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明确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改进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
教育教学评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形成素质教育机制带有关键性的一项任务是解决教育教学评价问题。中学历史学科要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进教学评价特别是课堂教学评价。
1、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历史教育价值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是教育价值观。素质教育的价值观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评价历史教学,主要不是看教师是否能讲,不是看学生对具体的知识记忆多少和某一次书面考试成绩,而是要考察其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2、要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目前,应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在教学目标上,不能拘泥于教材内容,要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开放性和多元化;在教学内容上,要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状况和教学的需要作灵活的处理和选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选择上,要鼓励教师选择和创造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倡展开课堂讨论,师生合作、生生互动,通过研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历史观;考察教学过程,不仅要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把握和重点、难点的处理,更要看教师如何“导学”,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既要有量(即一定人数和时间)的保证,也要有质(即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的要求;考察教学效果,主要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学生在课上的思维状况和学习情绪如何,测试学生具体的学习效果怎样。
3、提倡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和课上参与情况应在学期历史学习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历史课的学业成绩考核除了书面考试还要有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进行历史演讲、历史小制作、历史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果应计成绩。历史书面考试也要从重知识考查向重素质考查、重能力考查转变,逐渐扭转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局面。
(五)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1、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善于提出问题比善于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在开放的环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的关键。提不出问题,就无从谈及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也无从知道围绕什么主题收集分析资料信息,更无从着手总结提练研究的成果。俗话说:"人生识字糊涂始",讲的就是越是有学问、有思想、有能力的人,越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道理。在中外科学史上,流传着不少由于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别人不曾注意的细节、追问别人不曾怀疑的问题而引发有价值的科学发明的故事。正因为如此,“小组互助合作”教学要求同学们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践能力。
2、学生之间学会了分享与合作
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素任、共同分享快乐和成果是“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的真谛。即使选择的课题是采取独立研究的方式,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与帮助。“小组互助合作”教学能改变一个人的孤僻性格,在交流、请教、合作的过程中,同学与同学和集体融合在了一起,体会到了无比的欢愉。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小组互助合作”教学为同学们的人际沟通创设了广阔的空间,在开展研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要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
3、使学生学会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在教学活动中形成师生、生生间的网状立体交流,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通过对比发现,没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把难题抛给老师,他们一般会单独去找教师,寻求帮助,而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班级中,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是同伴,他们常常会找好朋友一起讨论、研究,解决不了的问题,还会找来班级里的“小专家”们一起商量,再解决不了才向老师救助,他们往往是三五个人一起找老师。课余时间,你会经常看到实验班的几个学生围在一起,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而赤。这就告诉我们合作学习,不能只限于课堂上那种比较狭小的教学空间中,而应该使学生具有更好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在课堂和课外的学习中遇到问题都能想到利用与他们的合作进行学习。
4、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使学生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表达与交流,使每个学生学会发表个人的见解,学习优秀学生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学习中等、性格内向学生不再附和别人的意见,而是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时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比谁说得都要好。这样既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又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了”的良好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同学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个道理,实验班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老师常说:“人多干劲足,柴多火焰高”,起初我不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现在我终于明白,只有大家同心协力、精诚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实验班的学生在各项活动和比赛中表现出良好团队精神,取得了可许的成绩,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
6、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它可以活跃传统教学模式下比较沉闷的、单调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由完全被动的状态向积极主动地方面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性的作用真正得到发挥。
7、发展了学生的社会知识性。
让学生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合作意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合作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同伴的经验及同伴间的交流活动的规则学生容易接受,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精神,初步培养社交技能。
8、转换了师生关系。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共同探索能够强化师生、生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平等或角色互换,既发挥教师的指导、示范作用,又提高了学生参与度与责任心,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活动与学生之间的活动有机地融有一体,提供了一种师生互相的新形式,师生之间能平等学习、平等交流,真正体现教学中民主。实现了“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的角色转变。
(六)形成了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结构流程
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概括、归纳,展示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小组内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全班成果展示(组间交流)
思维拓展
知识盘点(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课堂达标
课后探究题
(七)、几组数据对比
附表一:期中考试后初一、六班(实验班)与初一、三班(对比班)的数据统计(2008.10.5)
项目及数据
遵守课堂纪律
对历史课感兴趣
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积极发言、讨论、交流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好
辍学或转学率
历史成绩评价A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B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C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D等生
实验班(51人)
40人
36人
40人
30人
18人
5%
16人
20人
11人
4
对比班(52人)
28人
11人
4人
9人
6人
8%
9人
13
20
10
附表二:期末考试后初一、六班(实验班)与初一、三班(对比班)的数据统计(2009.1.21)
项目及数据
遵守课堂纪律
对历史课感兴趣
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积极发言、讨论、交流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好
辍学或转学率
历史成绩评价A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B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C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D等生
实验班(51人)
47人
42人
48人
38人
24人
3%
19人
21人
8人
3人
对比班(52人)
30人
13人
6人
9人
9人
6%
9人
16
18
9人
附表三:对“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统计
项目及数据
认为“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效果好、很满意,支持
认为“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效果一般化
认为“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效果一般,不支持
说不清楚
实验班学生(151人)
146人
2人
0人
3人
本校教师(68人)
63人
0人
0人
5人
学生家长(148人)
102人
2人
0人
44人
从表一、表二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实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实验班学生从课堂纪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发言、讨论交流、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历史成绩评价等方面明显好于对比班;辍学或转学率低于对比班。这充分说明“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完全适合初中历史学科实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从表三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实验班学生、本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都对“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表示满意,这说明“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深受学生、老师的喜欢;至于有44位家长表示“说不清楚”,可能是这些家长对此模式还不是太清楚的缘故。
附表四:期中考试后初一、六班(实验班)与初一、三班(对比班)的数据统计(2009.5.6)
项目及数据
遵守课堂纪律
对历史课感兴趣
课前预习、提出问题
积极发言、讨论、交流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好
辍学或转学率
历史成绩评价A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B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C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D等生
实验班(51人)
45人
49人
51人
41人
30人
0%
22人
20人
8人
1人
对比班(51人)
24人
16人
8人
9人
15人
6%
11人
17
14
9人
附表五:期中考试后初一、六班(实验班)与初一、三班(对比班)的数据统计(2009.7.12)
项目及数据
遵守课堂纪律
对历史课感兴趣
课前     预习、提出问题
积极发言、讨论、交流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好
辍学或转学率
历史成绩评价A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B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C等生
历史成绩评价D等生
实验班(51人)
47人
51人
51人
42人
32人
0%
24人
21人
6人
0
对比班(51人)
28人
17人
9人
12人
16人
8%
13人
16
16
6
从表四、表五数据可以看出,通过实行“小组互助合作”教学,实验班学生从课堂纪律、对历史学科的兴趣、课前预习、提出问题、课堂发言、讨论交流、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历史成绩评价等方面比对比班有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学成绩继续稳步提高;辍学或转学率为零,低于对比班。这充分说明“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完全适合初中历史学科实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呼唤新理念,课程改革呼唤教法的创新,也呼唤教学模式的创新。只要历史教师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主动学习、主动改革、主动实践,在课改中积极的反思总结,在课改中不断提升自己,并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促进课堂建设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就一定能实现我校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跨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近二年的课题试验,有喜悦也有苦恼,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收获也有不平衡,使我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提高,一大批教师,克服种种困难,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计名利,默默耕耘,不仅无怨无悔,而且乐在其中。他们不仅有热情、有活力,更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我校教师们正在踏踏实实地进行着学习和研究,他们奠定着我校教育腾飞的基础。如果学生在“小组互助合作”教学实施过程中能够获得预期的、系统的体验,各方面能力、成绩得到了提高,那是我们当老师的最大的欣慰。不管我们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也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们都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们无怨无悔。
九、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教学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地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担任教改任务的教师教学实践多,增加了备课等工作量。
2、我们所有教师通过课题实验都感到理论缺乏,在实践中缺乏及时的理论指导。
3、缺少教学改革经验,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还是太少。
4、有关教学改革及本研究课题方面的资料较缺乏。
(二)课题研究后的思考
1. 教师的学习自觉性、自主性、积极性很重要,它是教师指导、引导、训练、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保证。很难相信一个不爱学习、不会学习、不善于学习、不注意知识更新的教师会有效地指导、引导、训练、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 教师的创新意识很重要,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石,是启发、引导、培育学生创造的钥匙。没有教师的主体创造性,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创造性。而且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怎么能去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怎么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更加地重视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群体的创新意识,才能把我们的下一代培养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适应21世纪新形势的一代新人。
3. 创新教育要求教育者要确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提倡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从而使学生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实践证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建立尊重、信任、理解、合作型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当好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
4、教学整体改革的目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教学整体改革的关键是探索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把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5、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采用“小组互助合作教学”模式,完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有意识地留出“时间空白”,让学生以充分的思考、质疑等自主性活动填补,形成相互交流、共享民主的创新型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教学方式的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就会获得推进素质教育的不竭动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培养也必将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十、打算及设想
继续实验,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业务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争取使教学改革更系统、更科学。同时,我们对教学改革进一步总结,努力形成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十一、部分成果
1、论文《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转化》作者:刘金菊获国家教育学会二等奖
2、论文《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优质、高效的“小组自主互助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 作者:宋书泽在《中外教育研究》杂志发表并获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
3、论文《让全班活跃起来》作者:赵如月 (获山东教育学会一等奖)
4、论文《让历史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作者:刘金菊 (获山东教育学会一等奖)
5、论文《多媒体——让历史再现的舞台》作者:宋书泽 (获山东教育学会三等奖)
6、论文《多媒体----历史课堂翱翔的翅膀》作者: 宋书泽(2007年6月荣获省教育学会二等奖)
7、教学设计《鸦片战争的烽烟》作者:刘金菊(获县一等奖)
8、教学设计《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作者:宋书泽 (县观摩课教学设计)
9、教学设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作者:刘金菊  (校公开课)
10、教学设计《秦帝国的兴亡》作者:宋书泽(校级教学设计一等奖)
11、宋书泽老师执教县公开课《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教案设计并获(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二等奖)
12、录像课《宋金南北对峙》作者:宋书泽(获县二等奖)
13、教师获奖证书
十二、主持人简介及课题组主要成员
⒈主持人简介
宋书泽,男,38岁,中学一级教师,史地政教研组组长。获阳信县优秀教师、县“政府园丁奖”、阳信县人民满意教师、县先进德育工作者、县课堂教学改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次执教校公开课、县观摩课、县公开课。主持的县级课题《农村中学历史异步教学改革实验》通过县级鉴定;并参与省级课题《中学历史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撰写的论文《优化课堂结构  构建优质、高效的“小组自主互助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率高起来”在《中外教育研究》杂志发表并获山东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所撰论文《成人高校教学改革简论》在《中国成人教育》1996年第6期发表;所撰论文《浅谈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在《中学政史地》杂志发表;所撰论文《中学生早恋的预防和对策》在《山东教育科研》杂志发表;所撰论文《班主任所应具备的特殊能力》已编入《中国教育教学改革纲要》;有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奖等等。
2. 题题研究主要成员:
姓   名
专业技
术职称
工 作 单 位
研 究
专 长
在 课 题 组
中 的 分 工
张洪远
中学高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管理
组织领导
朱月芹
中学高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管理
小组教学中教师合作研究
张希华
中学高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研究
张新民
中学高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形式、内容与程序研究
南林
中学一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小组自主合作互动教学的目标研究
刘金菊
中学一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小组评价的研究
马春霞
中学高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的研究
赵如月
中学一级
阳信县实验中学
教学研究
小组合作互动教学的交流方式研究
十三、参考文献:
①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21页。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200页。
③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50、324页。
④教育部文件:基教[2001]17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⑤赞科夫:《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168页。
⑥王道俊:《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214页。
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中国教育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重建课堂教学,这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
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失效与对策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之我见
新课堂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