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取法山水既仁且智(6—22,讲于2021年10月16日 )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大公无私 

法山水既仁且智


《论语》载,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讲的是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的品格,仁德的人喜欢山的品格;智慧的人追求变动,仁德的人追求宁静;智慧的人生活快乐,仁德的人生命长久。

    对本章的理解历来大有不同。一般认为指的是,智者对事理通达无碍,所以圆融处之,犹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厚重自持,犹似于山,故乐山。这种解释有道理,但南怀瑾先生另有高见。他说,把智者乐水解释成聪明的人喜欢水,把仁者乐山解释成仁慈的人喜欢山,这是不对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智者之乐像水一样悠然安详,仁者之乐象山一样崇高宁静。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仁者与智者虽有区别,但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不可截然分开的。真的仁者会不智慧呢?真的智者会不仁慈呢?在更高的层次上说,智者本身就是一种仁,仁者本身也是一种智。

何止是仁者与智者呢,人的修养在很多方面是可以一通百通的。即在未达最高层次时,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而在修到一定境界后,这二者是不二而二,二而不二的。想达到仁智吗,那须以传统文化讲的定慧等持,或戒定慧三学的修持法门方可。而孔子讲的方法则是,要达到智慧需取法于水,要达到仁慈需取法于山。这也是道法自然的道理。

   “智者乐,仁者寿”也是这个道理,真正智慧的人是不会不快乐的,而能持久保持心情快乐的人也不会不长寿。同理,真正仁慈的人也不会不智慧,不会不长寿。

大巧若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夫子说,智者乎?心如大海纳百川;仁者乎?德如高山载万物。
《论语》经典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10.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国画欣赏
论语连载(143)《雍也篇》第23章,“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乐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