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名不正则言不顺(一)(13—3—1,讲于2022年7月6日)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外不著相,内不动心

名不正则言不顺(一)


《论语》载,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本章的意思子路对孔子说,假如国国君叫您去治理国家,你先做什么呢?孔子说首先一定是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老师你也太迂腐了,名分怎么啊?孔子说你太粗君子对他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就不能兴盛,礼乐不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的不得当老百姓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为好所以君子定下名分才能说话顺当合理说出来才一定能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这里讲的是路和孔子讨论为的问题。孔子周游列国不得志,比较好的是在国的些年,卫灵公对他很重视。


有人以为孔子可能要在国当宰相还有人怀疑孔子想把国的政权拿过来。这讨论的背景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本章反应了孔子的正名思想,孔子认为正名是为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名分正了,说话才会名正言,才能更好的治理社会。关于正名含义,各家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核心思想应该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伦理秩序。人在社会上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只有人人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社会的正常秩序才能维持。

小不忍则乱大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早课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 01
《读论语.子路》任命书
勇哥也要学《论语》381-390
诵读 |《论语》子路第十三
论语连载(320)《子路篇》第3章,“名不正则言不顺…..”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2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