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43年《开罗宣言》,我们力争将“放弃”改为“归还”的历史意义

1943年8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加拿大魁北克会议中,讨论战后国际秩序重建的问题。之后,罗斯福策划召开中、英、苏及美四国首脑会议。但是苏联与日本订有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于1941年4月13日,最终苏联于1945年4月5日单方面宣布废止,并于8月出兵攻击日本关东军),表示斯大林不参加有蒋介石与会的国际会议。最后罗斯福与丘吉尔商定,将四国会议分成两部分召开。第一部分是没有斯大林参加的美、英、中在埃及举行的开罗会议;第二部分是没有蒋介石参加的英国、美国、苏联在伊朗举行的德黑兰会议。

11月22日至27日,中国、美国和英国三国政府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为征求斯大林的意见,开罗会议所制订的新闻公报当时并未立即签字,而开罗会议结束后的30日,罗斯福、丘吉尔即刻前往德黑兰,同斯大林会晤。当丘吉尔询问斯大林是否已看过在开罗会议所制订的公报,斯大林回答称他“完全”赞成“公报及其全部内容”,并明确表示: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朝鲜应该独立,满洲、台湾和澎湖等岛屿应该回归中国”。翌日(12月1日),中美英发布“新闻公报”,即一般常说的《开罗宣言》。

《开罗宣言》全文如下:

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开罗宣言》中明确:一是中、英、美三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二是日本归还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三是日本自中国人所得到的所有领土,比如满洲、台湾及澎湖群岛,应该归还给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美国总统特别助理霍普金斯在三巨头会谈的基础上起草了“公报”草案,其中初稿明确表示:“被日本人背信弃义地所窃取于中国人之领土,例如满洲和台湾,应理所当然地归还民国。”但英国代表贾德干爵士在参加修改意见时建议将草案中的“归还民国”改为“当然必须由日本放弃”,双方就此进入讨论是否动笔修改原文。

为此,中方代表王宠惠与英国方面发生了激烈辩论。

王宠惠,1900年(光绪26年)以法科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获钦字第一号考凭,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内大学(或专科、大学预科)文凭者,是享誉中外的法律名家。同时,他不仅是同盟会元老级人物,参与反清革命运动。民国后,先后历任外交总长、司法总长、国务总理、代理行政院院长、民国第一任司法院院长等高职位。

王宠惠的据理力争终于获得美国代表附议,后来将公报草案的文字表述为:“被日本所窃取于中华民国之领土,特别是满洲和台湾,应归还中华民国。”这一文本删去了美方文本中语气较强的“背信弃义”和“理所当然”两个词组。

当时,王宠惠经艰难磋商与美国代表达成一致,在《开罗宣言》第四段中明定:战后“满洲、台湾、澎湖当然归还中国”。在《宣言》草案的讨论中,英国代表说,草案中对日本占领的其他地区都提“应予剥夺”,唯独满洲、台湾和澎湖写明应“归还中华民国”。他建议,为求一致,应该将这些地区也改成“必须由日本放弃”。

王宠惠在审阅时发现,对此进行了驳斥:《开罗宣言》不明确宣布满洲、台湾、澎湖归还中国,而使用含糊的措辞,全世界都将疑惑不解。“如此修改,只说日本应该放弃而不说应归何国,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士,皆深感困惑……措辞如果如此含糊,则会议公报将毫无意义,且将丧失其价值。”英国人找不出反驳的理由,符合国际公法之原则,意识到此举深切关乎中国重大权益,中方已明示毫无退让之余地。

同时,王宠惠又巧妙利用了当时美、英、苏之间微妙的国际关系,最终,在美国方面的支持下,迫使英国做出妥协,规定:“满洲、台湾、澎湖当然归还中国。”《开罗宣言》终于顺利通过。

1943年12月1日至3日出版的美国《纽约时报》,英国《泰晤士报》和《中央日报》,他们都发表了《开罗宣言》的内容。《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这场辩论的结果,为维护中国领土之权益以及奠定战后远东之格局,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这一次的外交胜利,不止收回日据领土这么简单,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把美、苏两霸,甚至是英国在战后盘踞台湾和东三省的后门给彻底封死,让其永远失去法理依据。因此,中国从来没有两德问题,至今天乃至未来,海峡两岸谈及统一,其国际法基础还得往开罗会议那里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蒋介石:被出卖的“大国”缺少一个真正的“巨头”
开罗宣言
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4)
接管琉球,蒋介石为何断送良机?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1943年
公考笔试常识学习资料历年真题解析-世界史(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