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呈现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

呈现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 长春市130062)

从发生高热综合征的猪群中不仅检出多种病毒混合感染,同时也检出多种细菌与寄生虫继发性感染。当猪只混合感染多种病毒后,对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损害,引起免疫抑制,导致免疫力低下,抗病力降低,致使其他病原体如细菌与寄生虫等容易侵入机体引发继发性感染或者机体内的某些常在的致病菌发生内源性感染,使疾病呈现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增大了临床诊断与防控的难度,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许多临床实践证实,细菌继发性感染是引发猪高热综合征高发病率与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就如何防控猪高热综合征中继发性感染的主要细菌性疾病谈点个人意见,提示不要忽视细菌性疾病的防控。

1、副猪嗜血杆菌病

1.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在猪群发生高热综合征时,猪只感染兰耳病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猪流感病毒和猪瘟病毒后,常见继发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并与巴氏杆菌、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与支原体等混合感染,使疾病多样化,病情复杂化,大大地增高了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国,主要危害1-28周龄的猪只,特别是断奶前后的仔猪和保育阶段的仔猪最易发病,死亡率很高。临床上发病率多为20%-90%,死亡率,5周龄以下的仔猪为90%以上,育肥猪为20%,母猪为30-40%,并可引发流产。病菌主要存在于猪的上呼吸道中,成为常在的正常菌群。因此,带菌猪和慢性感染猪为本病的传染源。一般经接触和空气飞沫及污染物传播。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呈地方流行性。管理不良,断奶,混群以及气候变化恶劣等应激因素可诱发本病的暴发,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发病时,在临床上以高热、沉郁、减食、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关节肿胀,疼痛,跛行,耳尖发紫,眼脸水肿为特征。病理变化以心包炎、肝周炎、胸膜炎,腹膜炎和关节炎为特点。

目前,本菌共分离出15种血清型,其中1510121314型毒力最强,可引起猪只急性死亡;24815型为中等毒力,常引起关节炎和浆膜炎症状;367911型毒力较低,不引起临床表现。据蔡旭旺等报导,我国当前流行的副猪嗜血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为451213型。德国主要流行45型,美国和加拿大为452713型,澳大利亚510139型等。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其毒力差异很大,各个血清型之间免疫交叉保护力很低。

1.2、主要防控措施

1.2.1、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执行各项兽医卫生制度

要认真实行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保持猪舍干燥清洁、空气流动;降低饲养密度,防止各种应激的发生,以阻断病原体在猪群中的交叉传播和母子代之间的水平传播。

1.2.2、免疫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多价血清灭活菌苗:种公猪每半年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母猪产6周首免,两周后加强免疫1次,以后于每胎产前5周免疫1次,每次每头肌注3毫升;仔猪7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28日龄2免,每头肌注2毫升。

免疫时使用多价血清灭活菌苗,配合猪用转移因子(免疫增强剂)分别肌注,可明显的提高免疫效果,增强免疫力。使用的疫苗菌株的血清型与猪群发生的嗜血杆菌血清型要相对应,如不对应,其免疫效果不佳。

1.2.3、药物预防

副猪嗜血杆菌有很强的耐药性,多种抗生素对其无效。对卡那霉素、链霉素、羧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磺胺类药物、土霉素类药物等耐药;对庆大霉素和头孢噻肟中度敏感;

1/6页

对泰拉菌素、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地米考星、林可霉素、泰乐菌素等敏感。药物预防可选用下列方案:

仔猪:头孢拉定粉100克,溶菌酶100克,板兰根粉200克,拌入100千克饲料中连续饲12天;或者穿心莲粉400克,6%地米考星800克,阿莫西林18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或于仔猪断奶当天,每头肌注泰拉菌素(瑞可新)0.2毫升,可有效预防本病。

成年猪: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微囊包被的干扰素和排疫肽)500克、溶菌酶160克、板兰根粉5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喂12天;或者氟康王(氟苯尼考、微囊包被的细胞因子)500克,抗菌肽2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喂12天。

1.2.4、病猪的治疗

方案1:穿心莲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猪用干扰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排疫肽(高免球蛋白),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三者混合1次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泰拉菌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注射1次,15天之内仍有疗效。

方案2:板兰根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二者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同时肌注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0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或肌注头孢拉定,每公斤体重20-30毫克,每日1次,连用3天。

除外,使用地米考星、泰乐菌素、林可霉素、头孢噻呋及甲磺酸达诺沙星等治疗,也有良好的疗效。临床上单纯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很少见,发病多为多种病毒与多种细菌混合与继发感染。因此,治疗时要做到抗细菌、抗病毒、抗应激与提高免疫力同时并举,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猪链球菌病

2.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引起不同临床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常见有败血症型、脑膜炎型、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和关节炎型。链球菌广泛存在于污染的环境、粪便、灰尘及水中,经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创伤(如断脐、断尾、去势、打耳号、剪牙及注射等)感染,吸血昆虫(如蚊、蝇等)也可传播本病。大小猪只都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见于5-11月份。当前,发生高热综合征中存在兰耳病、圆环病毒病、猪瘟及伪狂犬病等混合感染时,常可见链球菌继发感染,仔猪表现为败血症和脑膜炎,发病率为30%左右,死亡率可达80%。中猪发病则表现为化脓性淋巴结炎和关节炎。特别是猪群中存在兰耳病时,继发链球菌后,则猪群中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的病例增多,死亡率也增高;生产母猪发生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的病例也增多,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据报道兰耳病病毒具有诱导和促进猪链球菌感染机体的作用。

链球菌有属特异性抗原(称P抗原)、型特异性抗原(表面抗原)和群特异性抗原(称C抗原)。根据其抗原的差异,链球菌分为35个血清型(1-34 1/2)。从猪体分离的菌株多属于1-8型,其中荚膜2型是主道菌株,毒力最强。2型链球菌可引起病猪体温升高达42?以上,流浆液性鼻汁,鼻液中带有血性泡沫,便血,腹泻,四肢与耳朵发紫,并有出血斑块,多数于发病后1-3天内死亡,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在50%左右,还可引起人感染发病而死亡。猪链球菌2型主要危害4-12周龄的猪只,特别是4-6周龄的断奶仔猪发病率最多,死亡率最高,应引起重视。

2.2、主要防控措施

2.2.1、猪仔出生后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去势以及注射等要严格用典酊消毒;预防注射及治疗注射时要一头猪更换一个针头;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处理,防止从伤口感染,而引发本病。定期驱虫,杀灭吸血昆虫,控制传染源,消灭传播媒介,可有效的防止

2/6页

本病的发生与流行。

2.2.2、免疫预防

猪链球菌多价血清灭活菌苗(包括2型链球菌和C群链球菌);后备母猪于配种前30天每头肌注5毫升;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每头肌注5毫升,可保护哺乳仔猪;仔猪于18日龄首免,每头肌注2毫升,35日龄2免,每头肌注3毫升,免疫期为半年。接种菌苗后,可使用抗生素预防与治疗,不会影响菌苗的免疫效果。

2.2.3、药物预防

药敏试验表时:链球菌对先锋霉素、阿米卡星与瑞可新(泰拉菌素)等高度敏感;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为中度敏感;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不敏感。药物预防可选用下列方案:

仔猪;强力霉素140克、阿莫西林180克,溶菌酶120克、干扰肽(干扰素)600克、板兰根粉4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

成年猪:氟康王(氟苯尼考和细胞因子)500克、强力霉素180克、抗菌肽200克、穿心莲粉5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

2.2.4、发生疫情时死亡猪只一律深埋或无害化处理,严禁食用:猪舍、场地、环境及用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病猪立即隔离治疗,选用下列方案进行治疗:

方案1:以败血症为主症的病例治疗方案:

清开灵注射液,小猪每头10毫升,中猪每头15毫升,大猪每头20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排疫肽(高浓度免疫球蛋白,大连三仪公司研发),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可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干扰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肌注1次,连用4天。排疫肽与干扰素用清开灵注射液稀释后可混合注射。同时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柴胡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肌注;倍健(免疫核糖核酸),2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每30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3天。倍健与倍康肽用柴胡注射液稀释后可混合肌注。同时肌注链球菌病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

方案2:以脑炎症状为主症的病例治疗方案

板兰根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日肌注1次,连用4天;排疫肽与干扰素用法用量同上述。同时肌注瑞可新(泰拉菌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21次,连用2次即可。

氨苄西林钠——双黄连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每日1次,连用4天,倍健(免疫核糖核酸),每20公斤体重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二者可混合肌注。同时肌注磺胺嘧啶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07克,每日2次,连用3天。镇静用氯丙嗪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5-1毫克,每日1-2次。

方案3:以关节炎、脓肿为主症的病例治疗方案

鱼腥草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加头孢拉定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肌注抗菌肽(由淋巴细胞提取的生物活性小肽,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每60公斤体1毫升,重症加量,每日1次,连用3天。

脓肿成熟后,可按外科方法切开排脓,冲洗,放药等进行处理。

3、猪肺疫

3.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出血性败血症、咽喉炎和肺炎为特征。病多发生于小猪和中猪,成年猪发生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末春初与气候突变的季节发病较多。南方易发生于潮湿闷热及多雨的季节,常呈流行性形势出现,而北方与东北地区则多表现为散发。由于健康猪只扁桃体的带菌率高达63%,当带菌猪受

3/6页

到各种不良因素的侵害时,如气温突变、长途运输、空气污染、断奶及转群等诱发应激,使其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发生其他疾病时,病菌可乘机繁殖,毒力增强,引发本病的发生。当前临床上常见猪肺疫在发生猪瘟、兰耳病、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及猪流感时继发性发生。并多与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及副伤寒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死亡率增高。

多杀性巴氏杆菌根据荚膜分型法分为ABDE四个荚膜血清型,我国猪群中流行的主要是ABD三型,没有E型。在发生猪高热综合征中A型与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继发感染频率最高,特别是A型菌株毒力与致病力最强,并且有很强的抗药性,发病时可引起病猪出现严重的肺炎症状,死亡率为38.5%,仔猪发病时死亡率可高达70%D型菌除了引发病猪出现肺炎,造成死亡外,还可导致母猪大批流产。

3.2、主要防控措施

3.2.1、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落实各项兽医卫生制度,消除各种不良应激因素,防止诱发本病的发生。

3.2.2、免疫预防

猪肺疫多价血清灭活菌苗(包括A型和B型血清型),断奶后的猪不论大小,每头肌注4毫升。

3.2.3、药物预防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头孢呋肟、头孢拉定、先锋必、菌必治、环丙沙星、氟苯尼考、卡那霉素、复达欣等高度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四环素等不敏感。药物预防可选用下列方案:

方案1:氟康王(氟苯尼考和细胞因子)400克(小猪)或500克(大猪),板兰根粉400克(小猪)或600克(大猪)、抗菌肽2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

方案2:喘速治(泰乐菌素、强力霉素、干扰素、排疫肽)400克(小猪)或500克(大猪);溶菌酶160克,板兰根粉400克(小猪)或600克(大猪),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12天。

3.2.4、病猪的治疗

方案1:清开灵注射液+干扰素+排疫肽,混合1次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用量用法同前文所述。同时肌注2.5%恩诺沙星注射液,每公斤体重10毫克,每日1次,连用3-4天。

方案2:板兰根注射液+倍健(免疫核糖核酸)+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3-4天,用量用法同前文所述。同时肌注头孢噻呋钠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毫升,每日1次,连用3-4天。

气喘咳嗽严重者加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1毫升,每2天肌注1次,连用2即可。

病猪改饮电解多维+葡萄糖粉+黄芪多糖粉+溶菌酶,连续饮用7天。

4、猪气喘病

4.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气喘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咳嗽和气喘为特征。我国大多数猪场都存在本病,猪群中血清学阳性率约为30%-50%。猪不分年龄或品种都有易感染,但以哺乳仔猪和保育仔猪最易感,发病症状明显,死亡率最高。猪群中发病主要是外购猪只检疫不严,引入了隐性带菌猪只后,通过水平传播造成猪群中爆发本病。母猪感染支原体后可直接传染给哺乳仔猪,母子间的传递可长期存在;仔猪断奶后转入保育舍可相互传染,致使本病在猪群中绵延不断,并逐步由急性感染转为隐性感染带菌,可造成本病在猪群中的持续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潮湿、气温多变的季节发生较多,症状明显,死亡率也高。猪舍卫生条件差,空气污染,通风不良,低温阴冷,长途运输,饲料中缺少维

4/6页

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可诱发和促进本病的发生,并使病情加重,增大死亡率。

气喘病属免疫抑制性疾病之一,其危害性更加严重。因为肺炎支原体能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对入侵病原体的吞噬和清除能力,抑制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免疫力减弱,抗病力下降,并能与兰耳病病毒在临床感染上共同发挥协同作用,增强彼此的致病力,共同引发猪只发生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并且为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和猪鼻支原体的继发感染创造有利条件、造成与多种病毒一道形成多病原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增大死亡率,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4.2、主要防控措施

4.2.1、加强科学管理,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降低各种应激因素,减少不利因素对猪只的危害,可有效的降低其发病率。

4.2.2、免疫预防

猪气喘病弱毒活菌苗(进口苗):仔猪12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猪气喘病弱毒活菌苗(国产苗):仔猪8-15日龄首免,每头肌注1毫升;60-80日龄加强免疫1次,每头肌注1毫升。种猪每年8-10月接种1次。用9号针头于猪的右侧肺内注射,保护力可达95%以上。注苗前,后各4天不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4.2.3、药物预防

方案1:支原净120克(小猪)或140克(大猪)、强力霉素140克(小猪)或160克(大猪)、溶菌酶120克(小猪)或160克(大猪)、板兰根粉400克(小猪)或600克(大猪),拌入一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

方案2:支原净120克(小猪)或140克(大猪)、氟苯尼考140克(小猪)或160克(大猪)、抗菌肽200克,穿心莲粉400克(小猪)或600克(大猪),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12天。

方案3:5%爱乐新800克、10%氟苯尼考140克,抗菌肽200克、干扰肽1000克、黄芪多糖粉600克,拌入1吨饲料中,连续饲喂12天。

4.2.4、病猪的治疗

方案1:板兰根注射液+干扰素+排疫肽混合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用量用法同本文前述。同时肌注支原净注射液,每公斤体重20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

方案2:黄芪多糖注射液,每公斤体重0.2毫升,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与倍健(免疫核糖核酸)和倍康肽(白细胞介素-4)混合1次肌注,每日1次,连用4天,用量用法同本文前述。同时肌注瑞可新(泰拉菌素),每40公斤体重1毫升,21次,连用2次;或者肌注长效土霉素,每公斤体重20毫克,每日1次,连用4天;或者肌注卡那霉素,每公斤体重2-4万单位,每日1次,连用4天。

治疗中注意配合对症治疗,如气喘咳嗽严重者可肌注冰蟾熊胆注射液或炎康等;止咳平喘可用麻黄碱或氨茶碱等;强心可用强尔心或安那加等。

重视联合用药,药量要足,疗程要够,并定期临换用药,防止产生耐药性和病情反复。

5、传染性胸膜肺炎

5.1、当前流行形势与特点

目前本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疾病,危害甚大。我国于1987年首先发现本病,现已分布于全国各地。主要危害6周龄至6月龄的猪只,特别是3月龄的仔猪最易感染发病。常见突然发病,急性死亡。发病率为30%以上,病死率为20%-100%。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鼠类与鸟类也可传播本病。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多发生于气候多变的寒冷季节。饲养环境突变,断奶,转群,长途运输,气温突变,猪舍寒冷、潮湿,饲养密度过大等各种应激因素均可诱发本病,使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

本菌分为两个生物型,生物1型毒力最强,危害性最大。世界上分离出15个血清型,目

5/6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09年我国主要猪病流行概况与防控对策
2011年猪疫病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猪口蹄疫
规模化猪场主要细菌病流行状况与防控技术
猪增生性肠炎
来了流感不可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