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对五脏六腑功能的认识

心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生命的主宰。

肝主疏泄,主藏血,可调畅气机,调节精神情志、水液代谢、性与生殖,并促进消化吸收。

脾主运化(既运化水谷,又运化水湿),主统血。

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为相傅之官而主治节。

肾藏精,可贮存、封藏人身精气,主纳气,主水。

胃和脾同称“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

大肠是“传导之官”,主要功能为传化糟粕。

小肠主受盛、化物(容纳、消化食物),泌别清浊。

三焦是上、中、下三焦的总称,主持诸气,总司人体的气化活动,而且是人体水液运行的道路。

膀胱可贮存和排泄尿液。

胆主决断,能贮存和排泄胆汁。

脏腑虽藏于体内,但它们的功能和病证都有征象表现在外,通过观察外部征象可以知晓脏腑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是藏象学说的内核。脏与腑是统一的整体,有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的对应关系。具体来说,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不仅如此,五脏作为身体的核心,还与人体其他部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

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

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

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

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

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由此可见,虽然五脏在我们的体内,不能直接看到,但是通过外在的一些表现,就可以推测、判断五脏发生了什么问题。比如眼睛有疾患,在内则是肝有了问题,所以在治疗上就不能忽视治肝,仅治眼病就是治标不治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摘自:石学敏  经穴养生就是特效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行与人体健康---健康培训(视频)
中医常见概念
中医之气与气化论
了解中医:六腑和奇恒之腑,和五脏功能相配合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五行讲的是啥呢?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