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浙地》杭州的风情小镇 皋城村

《行走浙地》杭州的风情小镇 皋城村

在杭州城北皋亭山的山脚下,有一座依山傍河、环境清幽的小村落:皋城村。这里没有蜂拥而至的人群,没有排成长龙的汽车,只有满眼的绿树青山,小桥流水。这就是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宁静的大山轻轻拥抱着小小的皋城村。这里空气清新,人们好客率直。多年前江西婺源凭借一块“中国最美的乡村”的招牌,撩拨起无数都市人的神往。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无论是隐藏在深山密林中的无名小村落,还是一派欣欣向荣的现代新农村,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好去处。相信皋城村也会和江西婺源一样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

皋城村属城乡结合村。东连余杭天都城,西接沿山村,北靠皋亭山,南有上塘河。缓坡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皋城村独特的居住模式。最近几年村里花了大力气修建公共设施,道路、排污、监控、停车场、绿地、公园、健身器材甚至篮球场等等设施,均一应俱全,与城市的高档小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生活的提高,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态保护意识也进一步提高。规范的将皋城村划分为住宅区;休闲、娱乐、渡假旅游区;佛教文化区;桃文化区四大功能区块。这四大区块结合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佛文化和桃文化为一体。规划结合了全村实际,充分考虑了皋城村实际建设要求,合理布局,为全村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皋城村作为“北游”核心景区的核心区域,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首期推出的“千桃园”景观带则为点睛之笔,撩动了不少“老杭城”的回忆。园内设有凉亭、小桥流水、红花绿草、垂钓鱼塘、相映成趣。种有桃花、桂花、樟树、杜樱、红枫等名贵树种。

据考证,自唐宋到民国初期的千余年来,杭州人流行着两桩风雅之事:一是“西湖赏月”,另一桩就是“皋亭观桃”。

据史料记载,在南宋时期,从皋亭山脚至上塘河两岸,曾有“十里桃海”,每逢春暖花开之时,各色桃花便红遍两岸,引得游人纷至沓来。“皋亭之桃”和“西溪之梅”、“河渚之芦”,合称“杭城三胜”。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的“三光”政策,将笕桥机场与皋亭山一带的十里桃园和无数名胜古迹毁于一旦。如今,在景区上塘河北岸择地建设“千桃园”,再现往昔桃园之盛景,是皋亭山景区建设的重点。

我去的这个季节,虽然看不到桃花,但丁桥的地方树种和那些常绿植物星罗棋布,一个个清澈的湖泊散落在千桃园中。等到春光灿烂的时候,从皋城村漫步上十分钟,就能在上塘河景观道北侧、金山路林荫道两旁看到重新恢复的 “千亩桃园”,看到大片大片粉红色的美丽桃花。

除了看桃花,皋城村里还设置了水上巴士游、自行车骑游、爬山体验、烧烤垂钓,无论登高远眺一览丁桥风光,或是坐在园中茶馆的木平台上闻香、品茶,抑或是在亭台、游步道休憩慢走,那些渗入眼帘的绿和碧波灵动的水,都弥散着一种令人舒心的感觉。

今后的皋城村应该继续着力搞好“生态”建设。围绕卫生洁化、村貌美化、布局科学化的要求,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工作。皋城村要以现代化新农村为目标,高起点对村庄进行全方面的建设。利用本身的资源优势来宣传自己、包装自己,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咬定目标不放松,开拓进取、勤奋工作,才能早日建成“绿色生态、休闲观光、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后花园。

多年以前,想要出入这个村子,只能靠几条不过三米宽的黄泥路。汽车是开不进去的,骑车呢,也须自带小木棍——一路飞溅的黄泥,能随时糊满轮胎钢圈,让自行车动弹不得。现在,宽敞的柏油路直通这里的每一家农户。从杭州城区驱车前往不过半个多小时,就能从喧嚣嘈杂的都市水泥森林,进入芳草鲜美、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一株火红的柿子树,两条精神的看家狗,四五棵被果实压弯了腰的橘子树,还有一群跑来跑去的小鸡小鸭。

如今,寻一个空闲的午后,邀上三五好友,围坐在农家的餐桌前,吃上一碗最具风味的农家柴火饭,咬上一口香润滑嫩的红烧肉,泡上一壶恬香扑鼻的好茶,饭后斜躺在院内的摇椅上,定能品味到那属于自己的自然闲趣。在皋城村,叫得出名字的农家乐就有十几家,美华山居、绿豪轩、龙居茶庄等等。

皋城村因桃花而闻名,但秋冬的皋城村枯枯黄黄的,提不起太多游客的兴致。今年,我们村里要再种植些特色植物,譬如桂花什么的。以后,杭州人想赏桂,不一定非得去满觉陇啊,也可以到我们皋城村来。

未来,村里还计划,以花道、茶道、香道为主题,形成种花、养花、插花于一体的产业链,打造“北游”皋亭山花艺天地。

近年来,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同步发展,使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居住环境、社会风气得到明显改善。我在村子里漫游时,还发现一个非常不同寻常的事,村子有好几处地方用精致的花岗石雕刻着诸如《三字经》《二十四孝》《道德经》《论语》选段等中国经典文化精华。

还有一个现象就是村子的各处围墙上彩绘着与南宋大将军牛皋有关的历史故事,诸如牛皋战襄阳,夺济南,取随洲等等战功战绩。忽然想起,这个村子叫皋城村。中国的地名都必有其隐含的故事,便向身边的老者打探。原来南宋时,曾经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文天祥;民族英雄岳飞、牛皋也都曾与这里有着关系。特别是牛皋,曾在这里驻扎过军队。于是这里便名叫皋城村。

牛皋是南宋著名将领,字伯远,汝州鲁山人(今属河南鲁山县熊背乡石碑沟村人)。出身射世,自幼精练武功。他一生戎马生涯,出生入死,战功卓著,被誉为抗金名将,深受岳飞的器重和人民的爱戴。1129年,金兵入侵中原,牛皋聚众抗击有功,被提拔为中军统领和荥州刺史。牛皋在抗击金兵中屡立战功,受到朝廷重视。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牛皋加入岳家军。牛皋年长于岳飞加之战功卓著,颇得岳飞敬重。在以后的抗击金兵中立下汗马功劳,被提为岳家军副统帅。

牛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8年),大战盘龙山,牛皋骑在完颜兀术身上,乃是“虎骑龙背,气死兀术,笑杀牛皋”。史料记载:秦桧杀害岳飞后,十分惧怕牛皋,便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牛皋年六十一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死后埋在杭州西湖栖露岭北的剑门关畔,黄龙洞景区内,墓以石块砌成,坐西朝东,墓道前建有石坊。北侧有碑,上有《重修宋辅文侯牛公墓记》。周围松竹环绕。墓地简洁爽净,石牌坊上有联:“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四周青竹环绕,十分幽静,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为“宋辅文候牛皋之墓”。出于敬慕牛皋的英名,近千年来,来他坟墓前吊唁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牛皋的遗骨虽埋在杭州,其故乡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鲁山城东关建造了一座牛皋祠堂,院内有牛皋的洗马井。牛皋的后裔在熊背乡石碑沟建造了牛皋的“衣冠冢”,以示后人祭奠和纪念。

明代文学家徐渭《吊牛皋墓》:“将军气节高千古,震世英风伴鄂王。岭上云霞增慷慨,洞中风雨起凄凉。泪浑野草生红药,骨瘗青山化凤凰。老桧至今遗恨在,裹尸何必向疆场。” 牛皋一生经历了众多战役,并屡立战功。他以智勇和爱国之心,书写了自己作为一代名将的不朽人生。

一趟绿色环保游,不觉走进一段悲壮的历史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新景点皋亭千桃园
岳飞(十二 第一次北伐 )
解读岳飞一生之敌——金兀术
《岳飞传》评书 30-天降喜牛皋拜花堂——刘兰芳
牛皋到底是怎么死的?#牛皋 #岳飞 #秦桧
2006.12.08 浙江 杭州 岳飞祠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