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皇帝问道:谁能继承朕的皇位?宰相只回答11个字,皇帝高兴不已

清朝之前,皇帝在选定继承人的时候,都会采用“嫡长子继承制”,一旦确立了太子,就连皇帝本人也不能轻易将其废黜,否则文武百官肯定不愿意。比如汉高祖刘邦,因为宠爱戚夫人,曾想废掉太子刘盈,立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但由于众大臣的反对,此事不得不作罢。

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对武将赵匡胤非常器重,把他当作兄弟看待,临终前让他执掌禁军,辅佐年幼的小皇帝柴宗训。柴荣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去世不到半年,赵匡胤就通过黄袍加身登基称帝,建立了北宋政权,把后周恭帝柴宗训废为郑王。

作为北宋的开国功臣赵普,虽然读书不多,但为人相当聪明,帮助赵匡胤制定了“杯酒释兵权”的计划,因功被任命为宰相,成为皇帝的心腹谋臣。公元976年,身体一直不错的赵匡胤,在皇宫内离奇去世,而且就在那天晚上,弟弟赵光义在宫中与赵匡胤喝酒。对于皇帝的暴毙,大臣们都非常怀疑,但也不敢胡乱猜测,就留下了“斧声烛影”的谜团。

虽然赵匡胤生前没有册立太子,但当时他的儿子赵德昭,已经二十六岁了,如果按照正常情况,肯定是赵德昭登基称帝。然而,继承皇位的却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据说是因为赵匡胤是个大孝子,听从了母亲的安排,愿意把皇位传给弟弟的。但真相究竟如何,至今众说纷纭。

赵光义继位后,史称宋太宗,尽管皇帝换了人,但赵普却没有受到影响,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不仅是因为他有过人的治国之才,还与他极高的情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元983年,赵普被调任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在他临走之前,皇帝赵光义亲自写了一首饯别诗,内容也非常一般。

然而,赵普双手捧着这首诗,当众就大哭起来,并且哭着说道:“陛下赐臣诗,应当刻石,与臣朽骨一并葬在地下。”在一些大臣看来,赵普也太会拍马屁的,对此不屑一顾。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宋太宗听说这件事好后,感动的不行,对赵普更加的信任,而且对满朝文武说:“赵普对国家有功,朕作诗篇来表达我的本意,赵普却感激得哭泣流涕,朕也为之泪。”

后来,赵普又被调回京城,再次成为宰相,比之前更受器重了。虽然赵光义才五十多岁,但身体却不太好,就考虑册立太子之事,但他的皇位是从哥哥赵匡胤手中继承的,如果传位于儿子的话,恐怕大臣有意见,但若让他把皇位传给兄弟,赵光义肯定不甘心。于是,他就想到了位居百官之首的宰相赵普,听听他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

有一天,在退朝之后,赵光义就让赵普单独留下,两人边喝酒边聊天。为官多年的赵普,认为皇帝今天有点反常,肯定不只是闲聊那么简单,应该有要事与自己商量。果不其然,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赵光义就语重心长地对赵普说道:“爱卿啊,在朕百年之后,谁能继承皇位呢?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赵普凭借八核的大脑,一下子就猜出了皇帝的想法,如果自己回答不好的话,轻则被皇帝冷落,重则会被贬官到外地。几秒钟后,赵普就回答了这11个字:“太祖已误,陛下岂能再误邪?”意思非常简单,让赵光义传位于儿子,而不是像太祖那样传位于弟弟。赵光义听完赵普的回答后,心里甭提多高兴了,从此,北宋皇帝都出自赵光义一脉。

参考资料:《湘山野录》、《续资治通鉴》《宋史·宋太祖本纪》、《宋史·卷二百四十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匡胤拱手将皇位传给弟弟,专家列出四点理由,解开宋朝第一谜案
皇帝问宰相:我该传位给谁?宰相:您不能再犯错了,皇帝听完大喜
皇帝问宰相自己该传位给谁,宰相只说了四个字,却令皇帝十分高兴
赵匡胤死后,为什么继承皇位的是他的弟弟,而不是他的儿子?
宋太祖为何不立太子?想立但不能立,乱世不认幼主
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