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减盐又可以保证食物鲜味?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出台,列出了到2030年,国人健康的50条新国标。在这50条新国标的里,第一条就是控盐: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在2016版的《中国膳食指南》中,推荐的是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这次新国标再次减少每日盐的推荐摄入量,可见过多食用盐对身体的危害。

食盐的化学名称是氯化钠。控制食盐的摄入就是控制钠离子的摄入量。

钠离子是人体重要的矿物质元素,这点不容置疑。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也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平稳。同时钠离子还和肌肉收缩、神经传导有非常大的联系。

但是在日常的饮食中,我们其实很难出现缺钠的现象(除非疾病原因或者长时间的运动出汗)。反而在现代社会,钠摄入过量是更加常见的。

钠摄入过量的危害在于加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之前我的文章《根据<柳叶刀>的报告,在慢性疾病前我们应该如何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里就提到: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中国人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死亡率也属于各种死亡风险的前列。而导致这一情况的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盐摄入量大大增加。

有研究显示,中国人平均每日盐摄入量达到10g以上。这只是平均计算,可能有些人会远远大于10g。

为什么我们摄入盐的量会大大增加?

盐属于调味品,使用多一些盐可以让食物变得更美味。相信大家对于清水煮青菜,如果不加盐的话很难下得去嘴吧。为了让风味更突出,我们在烹调食物的过程中就会加入更多的盐。

这会出现一个问题,当我们日常饮食口味重时,久而久之味觉是会退化的,加上大脑的固定反应,就会导致口味越来越重,否则就会没有味道。潜移默化的就会摄入更多的钠离子。

除了自己烹调时口味重之外,在外用餐的数量以及加工食品食用的增加也是盐摄入过量的主要原因。道理和上面自己烹调的道理一样,都是重盐可以增加食物的风味,销量会更好。

在外就餐得越多,口味就会变得越重,同样也就出现了味觉退化的情况。

为什么又降低了盐的摄入标准?

我们发现,这次盐摄入量的国标又降低了1g,我认为还是有道理的。

毕竟除了盐之外,味精、鸡精的使用也是越来越多。控盐的目的是减少钠离子的摄入量,而味精、鸡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钠。这就意味着添加味精、鸡精的量越多,也会增加钠离子的摄入量。

除了鸡精、味精之外,酱油、各种酱料、加工食品中也会有盐和谷氨酸钠,不管是自己烹调食物还是在外用餐,都会摄入这些含钠的食物。所以降低盐的摄入标准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应该怎样减盐呢?

最简单的就是养成饮食清淡。看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难,但是如果坚持清淡饮食,则可以养成习惯。毕竟习惯成自然,后期习惯了就可以了。清淡饮食除了是可以减少钠摄入量之外,也可以去感受食物本身的风味,也是不错的。

另外,减少味精、鸡精、各种酱料以及加工食品的食用量也是控制钠摄入的重要一环。如果能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尽量自己烹调。通过定量盐勺、食物称等控制调味料的添加量,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更加健康一些。

给大家介绍一个增加菜肴风味、减少钠摄入的方法,

可以烹调时可以加一些醋(没有添加调味料)来增加风味。如果是想提鲜,则可以用菇类(新鲜菇或者干香菇都可以)来提鲜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体出现5个迹象,都在提醒你你盐吃多了!这里有2个控盐技巧
防哮喘,控盐很重要
这几种隐藏最深的高“盐”值食物,可能正在拖垮你的肾
UC头条:隐藏很深的5种“高盐值”食物, 会偷偷损害肾脏
呼吁停止食用,比味精还伤骨骼,尽早撤下餐桌,吃多了当心致癌
味精、鸡精是化学物会致癌?怕吃味精、鸡精的人不妨看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