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联体建设的第五种模式,很多人都不知道!

对于医药圈人士来讲,国家卫计委力推的四种医联体成熟模式并不陌生,但还有一种别具特色的医联体建设模式——中医医联体,就不一定那么清楚了。在医改进程中,各地中医院根据自身特色,纷纷组建中医医联体,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中医特色的诊疗技术带到基层。


医联体建设的国家任务

今年4月底,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2017年10月底前所有三级公立医院都要启动医联体建设工作,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

9月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医改办在深圳召开全国医联体建设现场推进会,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出席会议并讲话,足见对推进医联体建设的重视和建设任务的紧迫性。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已经有1764家三级医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工作,占全国三级医院的80%;江苏、重庆、四川、陕西等8个省份超过90%的三级医院参与组建了医联体。

卫计委力推的四种模式

一是以深圳罗湖医疗集团为代表的城市医疗集团模式。深圳罗湖区将多家公立医院和社康中心整合成一个法人单位,成立罗湖医院集团,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集团院长负责制,成立多个资源共享中心和管理中心,降低运营成本。整合集团各医院信息系统,实现健康档案、病历等互联互通、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

二是以安徽天长为代表的县域医疗共同体模式。由县级医院牵头,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组建县域医共体,确定确保收治病种目录,明确康复期下转病种清单,实施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大型设备共享共用,新农合基金对医共体实行按人头总额预付。

三是以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联盟为代表的跨区域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形成补位发展模式,提升疾病救治能力。联盟内实现专家共享、医疗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等四个共享。

四是以中日友好医院远程医疗网络为代表的远程医疗协作网。由公立医院面向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提供远程医疗、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服务。


第五种模式——中医医联体

随着《中医药法》的正式实施,中医药服务越发得到各方重视,并逐渐融入医改大局。今年9月底,全国中医医院院长“健康扶贫暨医联体建设”高峰论坛在四川遂宁市召开,来自全国二甲以上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领导、学科带头人等300余人参会,会议重点讨论了中医医联体建设。各地也都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

9月下旬,由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牵头,县级中医院7家、基层卫生单位4家共同组建中医医联体。中医医联体突出以中医药防、治、康一体化服务为导向,以中医专科(专病)和“中医馆”建设为依托,逐步构建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9月中旬,青海省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了青海省中医医联体。第一批共有24家医疗机构组成,包括全省14家中医院、1家综合医院、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家中心卫生院。

5月,广东省中医院、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州微医互联网医院三方签约,组建广东省中医医联体。青海和广东两省的中医医联体有一个共同愿景,利用“互联网 医疗模式”,延长服务半径,构建中医药服务新模式,使患者、医生和医院三方都从中受益。

纵观各地中医医联体建设,发现有几个特点。一是中医医疗联合体以中医院为主导,同时也遵循了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医联体各成员医院中西医结合优势,提升疾病的防治能力;二是在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方面,坚持中医为本,注重中医医院文化的一脉相承,中医药文化渐入人心;三是“互联网 ” 助力中医药事业,通过网络预约、电子处方、在线支付等现代化手段,让群众享受传统中医药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烈祝贺株洲市中医医联体建设启动会议圆满成功
中医AI赋能 让各地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不断创新
复诊开方送药到家,不出门“看”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互联网医院上线
动态 || 微医牵手康美药业 开启“互联网 中医药”新模式
杏林春暖 打造中原中医药中心 ——郑州市中医院“十二五”中医惠民发展亮点回眸
中医药+互联网创新发展意义非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