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陆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
userphoto

2023.10.12 广东

关注

● 本报记者 李梦扬

陆道培医疗集团日前再次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IPO,该公司曾于今年1月首次递表。据安永报告,2023年上半年,内陆企业在香港IPO占比有所升高,达到约90%。

瑞银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朱正芹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香港IPO市场一直以内陆企业为主。内陆企业选择上市地受企业自身业务情况、战略诉求、资金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此外,首家“18C”(港交所新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企业的申报进程值得关注。

内陆企业占比提升

资料显示,陆道培医疗集团通过三家民营营利性医院(即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亦庄院区、北京陆道培医院顺义院区)提供全周期血液病医疗服务,其申报主体为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有限公司。中信证券(香港)有限公司、招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麦格理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今年上半年,内陆企业赴港上市步伐有所加快。安永近日发布的《中国内陆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内陆企业在香港IPO的数量占比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升高,达到约90%,进一步主导香港IPO市场。

根据德勤报告,纵观今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内陆企业数量占比及融资总额占比双双上升,接近三成新股以10倍至20倍的市盈率上市,稍胜于去年同期。

朱正芹对记者表示,香港IPO具有上市流程紧凑、面向全球资金和市场以及后续再融资高效等优势,内陆企业在选择上市地受企业自身业务情况、战略诉求、资金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内资券商承销挑大梁

毕马威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共有31只新股上市,同比增长约30%,募资额达178亿港元,同比微升约1%。香港IPO活动今年开局发展较缓慢,但第二季度平均募资额比第一季度有所回升。从行业方面看,据安永报告,零售与消费品行业筹资额最高,占IPO筹资额37%。

内资券商表现亮眼。从IPO承销金额看,据Wind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金公司以37.45亿港元的承销金额高居榜首,中信建投以23.23亿港元位居第二,华泰金控、中泰国际的承销金额均超过5亿港元。

一位券商投行人士称,内资券商挑起港股IPO承销大梁,与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场的新股主要为内陆企业有关。同时,内资券商在香港市场耕耘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与资源。

目前,逾50家内陆企业拟赴港上市。证监会7月7日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共有53家企业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包括珠海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京东智能产发股份有限公司等。

助力市场回暖

港交所网站显示,6月最后一周港交所共披露26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尤其是6月30日,13家公司的上市申请集中披露。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记者,6月底较多企业申报的主要原因是财务数据有效期。具体来说,根据联交所相关规则,申报文件中的最新财务数据距离申报时间应不超过6个月。中泰国际研报认为,近期香港新股上市申请增多,或助力下半年港股IPO市场回暖。

展望未来,毕马威报告显示,香港的新股市场仍然稳健,现有超过110名申请人等待上市,足以推动2023年下半年市场回升。

据德勤资本市场服务部预测,2023年香港将录得接近100只新股,融资大约1800亿港元,优化股票互联互通、科技公司分拆上市以及全新的特专科技公司上市机制等将成为推动因素。

毕马威中国新经济市场及生命科学主管合伙人朱雅仪表示,《上市规则》第18C章旨在帮助特专科技公司(例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等)连接香港庞大的资金池,助力这些企业开发技术及商业化。科技公司有望成为香港IPO市场的主力。

“我们正在积极跟进18C规则下相关企业的上市准备进程,希望更多符合标准的优质企业登陆香港市场。”朱正芹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港联证券|港股拥抱特专科技企业 内资券商“修炼内功”蓄势而为
据称香港交易所IPO联席主管杨金隆已经辞职
港股上半年IPO总结:84宗蝉联第一,622亿位列第三
败给新加披?巴曙松称香港市场大且深,仍具优势
快手上市在即估值高达5900亿,众多新经济企业排队IPO,港股打新停不下来了
IPO融资之冠香港为何没有流动性问题?|港股|A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