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穷,因为你根本没在学习,你只是拥有了“学习的感觉”

我认为学习很简单,不过就是一些很根本的东西:


1、掌握噪音、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不同。

2、掌握知识的结构(know-what、know-how、know-why、know-who),并能够用知识结构搭建出各领域的知识树。

3、掌握循序渐进学习法:想想从小学到大学的升学过程。(大部分人不就是着急吗?恨不得一天建成罗马。)

4、掌握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想想你是怎么学会骑自行车的,如果不会骑自行车,想想其他类似的技能掌握过程:游泳、打球、英语口语……)

5、刻意练习,螺旋上升。(别迷信一万小时,你机械地重复一万小时试试?得有意识地刻意练习才行。)

6、掌握高强度学习法,学会专注,避免注意力分散。(你敢不敢看完这篇文章就关上手机滚去学习?12小时后再打开?)

7、掌握目标学习法。(别问我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咋知道。)


掌握了学习之道,无往而不利。



 1 

阅读理解已经是很多人不可翻越的高山


我在微头条上发了这样的内容: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的成果时,总是罗列出三年以前的,或者是身在大企业时的丰功伟绩,而离开原来的大企业后似乎就没什么成果了,这样的人,活于过去,成绩也只属于过去。


有人评论说:

不赞同。任何成果,都要有基础。平台不好,做出的成果在那个平台上再大再有价值,也不一定能和之前在好平台上的成果能被行业认可,为什么一定要说呢?只要是自己的成果,有什么不可以说么?


我回复说:

我所发布的这条内容,总共71字,如果你愿意的话,建议从头到尾再读三遍,花不了多少时间,再和你的回复相对照一下,看看你的理解是在哪里出现了偏差。


(我可以不回复的,不过头条号建议多回复评论,这样可以增强活跃度。


此前我发布《小心在真实世界中一直不如意的人》,有人说我这标题会伤及无辜,我在起标题的时候非常谨慎,特意加了“一直”,然而有的人可能没看到这两个字。


这是个一味求快的时代,人们生怕来不及,一目十行地阅读,然后凭着自己的理解,发出异议。

所以,受伤的人很多,戾气很重。


是谁的问题呢?


互联网时代,信息空前丰饶的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理解能力。


有人愤怒地指责:我不是渴望三个月赚十万的人,但我就是在你这里没看到有用的东西。


所以,几百条分享,涉及各种门类,你一点收获都没有,怪我咯?





 2

真的认真,还是假的认真


我在幸福生活家饭团里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年,我一位好朋友,想帮他的好友的岳母出一本书,那位阿姨,做的一手好菜,也乐于分享,算是美食自媒体吧,有不少粉丝。朋友做事是特别讲究的,他去拍照、听阿姨口述菜谱、整理,然后做成几本样书的样子,朋友是开营销策划公司的,这类事情不在话下,寄了一本样书给我,一看,大为惊讶,就帮他联系出版社。


当时有位朋友是编辑,对这个题材感兴趣,说可以出。我把样书寄给了他们的另一位编辑。


那段时间我正在北京出差,恰巧朋友也在,于是就约好了去那家出版社具体谈谈。


我的编辑朋友是男,他交代任务的编辑是女。


女编辑拿出样书来,说了一些问题,我朋友的脸色就不太好看,说:“你是没认真看这样书吧?”

女编辑辩解说,“不会啊,我收到以后,很认真地看过了!”


我朋友说:“你问的问题,里面其实都解决了。我在书里面有几个设置,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但那几个地方,你却一个都没问到我,所以我知道你并没认真看。”


女编辑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我朋友也没多说什么,我们告辞出来。


后来我的男编辑朋友转到别的出版社,这本书也没了下文。


我对那位朋友,是非常佩服的,他是有匠人之心的人,对下属和合作者的要求都非常严苛,很挑客户,说不喜欢和不专业的人共事。


那个女编辑,其实还算不错了,我在网上遇到很多人,他们不仅不认错,还恼羞成怒,骂别人没说清楚没写清楚。


当有些人对我说自己很认真的时候,我笑笑不说话。认真与否,是用说话来证明的么?从提的问题里不就已经昭然若揭?


既然提问暴露智商和懒惰,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提问?

可能是因为,把好问当成了好学吧。



3

学习的感觉,不是学习


一个人可以在1分钟内吃完一个馒头,也可以在1分钟内读完一千字。吃馒头,就算没被噎到,终究还是可以给身体营养。1分钟读完一千字,是不是能够有收获,这个就说不准。在这个渴求干货的时代里,大家都要干货,求速度,我其实只想知道,读了这么多干货的你(网上到处都是),取得了什么成就?


我说自己的学习力还算不错,是用出版的十几本书、用自己在书里的插图、用在线课程等作为证明,是结果,而非只是过程。


我很少说自己勤奋,因为我的勤奋往往体现在学习的开端,还真的不是全过程。我从不把勤奋当作是可秀的东西,对我来说更值得秀的,是生活的美好,我自己的,以及影响到他人的。是结果,如果拿不到结果,再努力又有什么价值?


剽悍一只猫写了篇《你穷,因为太爱干货》,我本来也想照这个题目写一篇的,不过想了想,觉得我写的肯定不如剽悍一只猫好,就放弃了。剽悍一只猫文章里所指出的,其实就是现代社会的一种通病,不是个案,很多人都这样,而且还因为拥有良好的学习感觉,而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动不动就说这个那个不是干货,仿佛自己拿着一册葵花宝典,不可一世。


我遇到“学习热爱者”,会本能地躲远点,因为他们会本着热爱学习的一腔热血,带来很多麻烦。

他们会天真地问出各种问题,即使这些问题你都说过N遍了。

他们会无邪地表示惊讶:啊秋水你竟然是姐姐呢,我一直以为你是哥哥。

他们会因为信任你,把各种问题都扔过来,爱你就要累死你。


他们勇于付费,也勇于骂人,一旦发现在你这里没拿到想要的干货,就会破口大骂。所以我是挺奇怪的,不是说学习会提升一个人的涵养么?为什么有些人越学习越暴戾?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那些静默地先阅读并给出评论的人,记得当初,对马妈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她默默翻读我公号里的文章们,然后一一评论,而且不只是对我,还有IP营的另外不少人,从评论能够看出来,她是真的用心在读了,是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感想,而不是直接摘录文章里的一段话。


整个世界也许都很浮躁,然而总有些人默默耕耘,慢慢收获。


他们,才是真正的学习者。






       在黑色的大地与

  湛蓝而没有底部的天空之间

  前途只是一条地平线

  逗引着我们

  我们将缓缓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阳不知觉的冷去。仍然要飞行

  继续悬空在无际涯的中间孤独如风中的一叶


                       ——《雁·白萩》





ios微信赞赏专用通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希曼与希瑞经典动画之旅》|这本样书太好/太水了??!!
收到出版方赠送的样书[作揖][作揖][作揖]
[干货]实战总结:这四月在今日头条学到的SEO知识和成果
《股道:一剑封喉》笔记完成样书审核
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知识要素
干货,给中药配上图,感觉萌萌哒,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