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邮票上的“国门”
 
邮票上的“国门”
先睹堂主 
图1矗立在国境线上的“国门”是陆地口岸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是一国领域开始或另一国领域结束的标志性建筑。“国门”一词的起源已无从考究,古代的寨门、边境的城门即有“国门”之意,长城上的关隘在古代同样起了“国门”的作用。从中国古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历史文化到一座座雄伟的国门建筑拔地而起、矗立在祖国的边境口岸上,无论从政治意义还是实际意义上,国门建筑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都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被赋予、被强化。
在我国漫长的边境线上,建设有多座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国门。据统计,其中吉林省六座、黑龙江省四座、内蒙古自治区五座、甘肃省一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九座、西藏自治区一座、云南省七座、广西壮族自治区三座。国门是一种限定领域的通过性纪念建筑,是国家意志和国家领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边境管理和出入境边检的重要通道。作为重要陆地口岸的标志性建筑,在我国的邮票上多次出现了国门建筑的身影。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第五代国门
位于内蒙古满洲里市边境口岸的国门是我国近现代国门建筑发展的缩影,更是我国综合国力兴衰的历史见证。从清末俄国设立写有俄文“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的第一代国门,到苏联建于1920年的第二代木制拱形国门“中苏门”,到我国修建于1968年,嵌有醒目的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第三代铁木结构国门,再到由我国修建的第四代、第五代国门,满洲里国门见证了时代的更替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发展。
满洲里第五代国门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总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位于满洲里中俄边界我国一侧。第五代国门的建设充分考虑到了中俄贸易的发展前景,铁路由原来的一宽一窄改建为两宽一准,同时还预留了两线准轨位置。满洲里国门景区以第五代国门为核心,国门景区占地13平方公里,包括41号界碑、国门、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线遗址、和平之门主体雕塑和满洲里历史浮雕、红色旅游展厅、火车头广场等景点,被列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2017-9《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邮票中,作为内蒙古对外开放口岸代表的满洲里第五代国门赫然矗立在-3“守望相助”里(图1),连接中俄两国的铁路线在鲜花的簇拥中焕发生机与活力。
内蒙古呼伦贝尔·满洲里第四代国门
满洲里第四代国门开始兴建于1988年6月15日。国门上方中间悬挂着国徽,国门顶端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有宽轨、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由于中苏(俄)两国的火车道的宽窄是不一样的,中国的较窄,为"准轨",苏联(俄罗斯)的较宽,为"宽轨",因此,中苏(俄)两国的火车要进入对方国家,必须都要在此更换成对方国家的火车,以适应对方的火车轨道。
图2
在206-30《和谐铁路》-4 “口岸运输”中(图2),满洲里第四代国门和该地的中俄铁路运输场景作为我国铁路建设“口岸运输”的代表在方寸之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随着中俄两国贸易的高速发展,第四代国门的口岸承载能力显得捉襟见肘,第五代国门投入使用宣告第四代国门已顺利完成历史使命。
内蒙古锡林郭勒·二连浩特国门
二连浩特国门被誉为祖国的北大门,矗立于中蒙边境,门楣上嵌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二连浩特国门所在的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铁路口岸是中蒙最大和唯一的铁路口岸,也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国门”建筑共4层,高21米,长71.4米,宽13米,建筑面积2406平方米。国门下方的中蒙铁路,是连接北京和乌兰巴托、莫斯科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同时也是第一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
作为“一号国门”的二连浩特国门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在1998-?《中国人民警察》邮票-6“国门卫士”的背景中,展现的是原357号界碑附近的国门建筑——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的第二代国门(图3)。如今的二连浩特国门为第三代国门,第一代二连国门始建于1955年,当时中蒙两国政府尚未正式划定边界,修建铁路时,在距国际惯例的边境线中方一侧50米处修建了国门一座,1962年中蒙两国正式划界时,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将此国门划归蒙方,蒙方修饰后一直沿用至今。邮票中展现的第二代二连浩特国门建成于1986年,长15.5米,高13.5米,宽4.5米,随着第三代国门的建成投入使用,第二代国门已于2007年完成了历史使命。
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国门
矗立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的阿拉山口国门是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西桥头堡,同时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作为中哈阿拉山口口岸的标志性建筑物,阿拉山口国门于2013年1月22日竣工。举世瞩目的“第二亚欧大陆桥”(新亚欧大陆桥)从我国的连云港市出发,途径陇海线-兰新线-北疆线,并在阿拉山口国门下方穿过,接入哈萨克斯坦段,最终可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图4
阿拉山口国门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标志。在2015年发行的2015-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中,阿拉山口国门矗立在-1 “繁荣昌盛”的背景里(图4),是新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标志。
新疆喀什·红其拉普国门
位于新疆喀什地区的红其拉普国门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同时是中巴边境的标志性建筑。红其拉甫是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通外山谷,素有“血谷”之称,平均氧气含量不足平原的50%,风力常年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气温达-40以下,在波斯语中也被称为“死亡之谷”。红其拉甫口岸历史上就是古丝绸之路通往印度、中亚、西亚直至欧洲的咽喉要道,也是我国与西南亚以及欧洲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著名的喀喇昆仑公路从红其拉甫经过,使得红其拉普国门所在的口岸成为连接中国和巴基斯坦的主要陆上交通枢纽,也是中巴两国陆上邮路的重要通道。
图5
笔者欣喜地发现,在今年刚发行的《喀什风光》邮票中,-4“红其拉甫”采用红其拉普国门为主图,背倚延绵不绝的喀喇昆仑山脉,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展现在世人眼前,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红其拉普国门的雄伟壮丽(图5)。
作为边境口岸的象征性建筑物,国门见证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国际贸易交流的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边境“国门景观”集
我国西北边境口岸之二连浩特口岸、阿拉山口口岸和霍尔果斯口岸
中国的国门在哪?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四大国门!
从满洲里到新疆阿拉山口
中国最威严的门,这个门,谁敢随便出入?
中哈边界阿拉山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