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公制礼作乐的指导思想是“敬德保民”。“

周公制礼作乐的指导思想是“敬德保民”。“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保民”,是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周公提出“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向重人事的转变。

    (三)管子

    管仲(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又名敬仲,春秋初年齐国政治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经济,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是废除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管仲改革助推齐国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后来孔子感叹说:“假如没有管仲,我也要穿异族服装了”。

    管仲的言论和著作,见于《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经济、农业等方面。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力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四)齐桓公

    齐桓公(前685―前643),姜姓,名小白。春秋时齐国第15代国君。他任用管仲为卿,推行政治、军事、经济改革,倡导“尊王攘夷”,安定周朝王室内乱,“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在政治方面,齐桓公实行了“参其国而伍其鄙”的制度。“国”,即都邑。“鄙”,就是乡村。“参其国”就是把都邑划为21乡,分工乡、商乡和士乡三个部分居住,其中工乡3个,商乡3个,士乡15个。“伍其鄙”,就是按照轨、邑、乡、县、属把乡村居民编制起来,设置官吏,加强控制,使人民各安其居,各守其业,不任意迁徙流亡,以发展社会生产,巩固统治。

    在军事方面,推行了“作内政而寄军令”的措施。即实行寓兵于农,兵民合一,把军事组织

1/2页

和行政组织统一起来。居民既是民众,又是兵士,既要从事各自的职业,又要于春秋二季进行军事训练。官吏们既是行政长官,又是军事统领,既管行政,又管军事。这样就扩大了兵源,提高了战斗力。

    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增加国家赋税收入的措施。即在广大农村对土地进行普查,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数量,规定交纳贡赋的多少。同时,鼓励发展盐铁业,又设“轻重九府”之制,根据年岁的丰歉和人民的需要,集散货物,调剂物价,增加国家收入。为齐国称霸诸侯,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晏子

    晏子(前595-前500年),即晏婴,东莱夷潍(今山东高密)人。春秋后期齐国上大夫,后任齐卿,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在位,辅政长达40余年。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汉代刘向在《晏子春秋》叙录中,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存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

    和合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国语?郑语》较早提出“和合”范畴。晏婴从生活的经验中,认识到矛盾是普遍的,事物是矛盾的联结,矛盾本身是转化的。从《晏子春秋》中,可以看到晏婴在对“和”与“同”的论证方面,用“和”说明事物矛盾的联结及“相辅相成”的作用,用“同”说明单一性。《左传》生动地记述了这一思想: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即春秋时齐国大夫梁丘据)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单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焉。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左传?昭公二十年》)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是晏婴的著作,也有人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全书共八卷,215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六)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创始人,春秋末期最伟大的文献学家、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

2/2页全文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求管仲的政治主张思想上政治上……
《八佾篇》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齐国思辩智谋与语言艺术摭谈
【三家注】史记·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028
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淄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