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礼的起源

《说文》禮,礼,从,(lǐ)是行礼之器,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礻是偏旁的变形。的本字。从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如:神、祈、祥。

礼首先是从原巫术祭祀活动而来,因为祭祀主要对象是祖先从而与祖先因血缘亲疏关系不同,而有不同的等差级别的区分,这种区分严格呈现在祭祀的仪式、姿态、容貌、服饰等具体形式规范上。这些严格要求的各种行为规矩的仪文细节,具有严格的神圣的意义。

后逐渐演化推进为殷商礼制,逐渐理性化和政治化。周初,周公旦“制礼作乐”完成巫史传统的理性化过程,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根本。《周礼》是记载古代设官分职的政典,共记载了王室大小官377名,并详列各官的职权。东周政局动荡,礼崩乐坏,当时“礼”制已完全沦为仪表形式,失去原有作为内在心理对应状态的敬、畏、忠、诚的情感与信仰,孔子呼吁以仁释礼,大呼“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强调礼不只是语言、姿态、仪容等外在形式,而必须有内在情感作为基础,要追回上古巫术礼仪忠的敬畏忠诚等真诚的情感素质及心理状态,这种状态经过孔子加以理性化,名之为“仁”,孔子要求将仁落实在世俗的日常生活、行为、言语、姿态中。礼乃人文,仁乃人性,人性内容(仁)与人文仪式(礼)在源起上不可分割:人性情感必须放置于特定形式中才可能铸成造就,无此形式即无此情感。后世经由历史,繁衍为对有关重要行为、活动、语言等一整套的细密规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儒家“情理结构”的哲学价值
西方哲学没落了,儒家的情感哲学要强势崛起?
徐嘉:儒家伦理的“情理”逻辑
荀子价值观
观点 | 李泽厚:说巫史传统(下)
李泽厚先生:谈美、情、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