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生,你暴露了!

遇到职业暴露,你该怎么办?

作者| Tony Ge

来源 | 医学界急诊与重症频道

医源性感染本身就不是一个新鲜话题,近日国内某医院医务人员违规操作,致使患者感染HIV及HBV之时,这个话题再一次提醒每日与病人的血液标本打交道的你我,要清楚急诊/ ICU 哪些操作会让你我中招!!!

感染风险之感染源

任何来自病人的体液及血液标本都具有危及医护人员健康的风险。

监护病人住院的时候,医护人员不可避免的要与来自患者的各种潜在伤害密切接触,比如血液,痰液,粪便尿液等体液,因此医护人员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来自病人的感染风险中。对于健康病人而言,这种因血源性感染的风险相对较低,但是对于那些长期住院病人来说,这种经过抗生素筛选产生的细菌往往具有更大的伤害性。

感染风险之医疗有创操作

这些让医护人员受伤的因素有哪些?

1. 临床各种血管穿刺,最常见的是静脉输液,穿刺的护士或操作深静脉置管的医生都有可能被使用过的,已经沾染病人血液的穿刺针头刺伤。虽然这种意外刺伤并不能确保每一位受伤者都会成为获得性感染病人,但是这会让受伤的医护人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在阴影之中。

2. 气道管理,虽然气道管理是ICU住院病人的常规操作,但是面对呼吸困难病人,插管或气管切开后给与吸痰能够改善通气同时,病人因为气道高压气流释放,喷出有含菌性分泌物或导致含病毒液体喷溅。这种富含病院微生物的痰液或气溶胶是很多医护人员中招的原因。2003年非典早期,部分医护人员不了解这种病源危害,疏于防护,最后导致其全部参与抢救人员集体感染SARS。

3. 病人的体液及粪便分泌物传播,被细菌或病毒感染的体液或是粪便往往更像是沉默的杀手。由于不熟悉患者既往病史及病原学检查结果未回报,部分患者甚至刻意隐瞒其传染性疾病史,这都会把不了解病情的急诊医生,在纷乱的急诊现场操作时置于危险之中。

感染风险之防范意识淡漠

防范意识的警觉是最佳的防护措施!

1. 勤洗手,规范的按照洗手流程对皮肤清洁是最佳的防护措施。美国CDC将手卫生列为预防感染的关键,因此养成随时洗手,将快速手清洁剂摆放在视野内,易取得很重要。

2. 个人防护措施,标准的体检手套和一体防护口罩是可以帮助你降低被病人分泌物感染的风险。

3. 规范合理的使用标准防护服,这是针对传染性疾病有效的措施。无论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爆发的控制还是肆虐非洲乌干达的埃博拉疫情防控,规范的防护都可以让医护人员远离危险。

如果不幸中招,不要避讳和担心这会对自己的人生造成重创!马上启动血源性职业暴露应急预案会帮助你和同事。

1. 损伤皮肤局部处理

A. 肥皂和水清洗皮肤。

B. 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流水冲洗。

C. 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处理后包扎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被暴露的粘膜。

2. 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填写职业暴露表后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3. 病人若无血源性传染病,则不需要进行任何处理,仅密切观察。

4. 如患者无乙肝、丙肝、HIV检测结果,患者主管医师应当立即给患者进行乙肝、丙肝、HIV检测。

5. 暴露者填写报告单,源患者和暴露者的血液检查报告应一起上交存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位护士HIV暴露,却被院感大骂!
医护人员HIV暴露,该怎么办?
作为医护人员,这篇关于艾滋病的文章你必须收藏
一名护士被艾滋病患者的针刺伤后的8年......
每个医院都需要的10项感控措施
口腔医护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