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舌诊分享——林氏中医群,续7

天赐医草 

还艾于民

关 注 公 众 号  

 把 健 康 掌 握 在自 己 手 里


舌诊学

▲ 郭小伟

今天我们继续总结一下什么叫红舌,什么叫绛舌,它在临床上的病势是如何走动的,是虚还是实,是寒还是阴,我们往下看。


红绛舌

淡红舌,向淡白的方向发展,主要见于虚证和寒证。淡红舌,也可以向红的方向发展,表现为红绛舌。

【舌象特征】

什么是红绛舌?

红绛舌,是指舌体颜色变红,红色增多。

舌色鲜红者,称为红舌;比红舌颜色更深,成暗红者,称为绛舌。

【临床意义】

1红舌

我们先看看红舌。

红舌,舌体鲜红,主要见于热证。

由于血得热则运行加速,舌体脉络充盈而变红。因此,无论是感受热邪的实热,还是阴虚火旺的虚热,都可以血液运行加速,而导致舌色鲜红。

红舌,见于热证。这里的热证,有实热证和阴虚的虚热证的区别。

如何去区别,哪一种红舌是实热,哪一种红舌是阴虚火旺的虚热呢?它主要的区别就在于∶

实热证,是由热邪引起的,正气并没有亏虚,胃气未衰。前面讲过,有胃气就一定会有舌苔。因此实热证的红舌,不仅可见有舌苔,而且舌苔还会是黄苔。

而阴虚,由于正气不足,胃阴亏虚,所以形成舌苔较少,甚至完全没有舌苔。因此,阴虚的虚热证,表现的是舌红,少苔或者无苔。

所以,区别红舌是实热还是虚热,主要是根据有没有舌苔来判断的。

比如,左边的红舌,有舌苔,而且还是黄苔,所以它是实热。而右边的红舌,舌面上没有舌苔,所以它是虚热。

对于实热证,我们还要根据舌红的部位来判断,热邪在哪个脏器。比如∶

舌边尖红,由于舌尖对应的是心肺,所以,舌边尖红可以见于两种情况∶

第一个,舌稍红,或舌边尖红,病位在肺,见干外感风热犯肺的表热证。比如风热感冒或者风热咳嗽等病人。

另外一个,舌尖红赤破碎,病位在心,见于心火上炎的病证。由于心火容易扰乱心神而导致失眠,因此舌尖红的人,通常容易同时见到失眠的表现。

如果舌边出现红色,由于舌边对应肝,所以这与肝经热盛有关。

2绛舌

舌色发红,除了红舌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绛舌。绛舌,是比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的舌象。

既然缝舌的红色比红舌要更深,说明绛舌的热也要比红舌的热更加明显。所以绛舌也见于热证,也与实热和虚热有关。只不过,无论实热还是虚热,绛舌病情都要比红舌要严重。因此绛舌的临床意义可概括为主里热亢盛,或阴虚火肝。

如何区别绛舌的实热和虚热呢?

同样,也是根据绛舌是有苔还是无苔来判断。

如果,舌红绛,有苔,而且是有黄苔,甚至是灰黑苔,通常见于里热亢盛的实热证。

如果,舌红绛,少苔,或者无苔,通常是阴虚火旺的虚热证。

临床上有时候红舌和绛舌的红色很难截然分开,因此,红绛舌有时可以统称。只要见到红绛舌,就表明有热证,可以通过红绛舌是有苔还是无苔来区别实热还是虚热。

红绛舌一般比较干燥,甚至毫无湿润感,有裂纹舌、剥苔、无苔等变化,还可见有点刺舌,以及兼见白苔、黄苔甚至黑苔等,但以黄苔为多。红绛舌的舌体一般较为瘦瘪。

红绛舌的病变有两方面∶

1.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极期,高热,神昏,谵语,舌鲜红或绛红,舌起芒刺或红点,干燥起裂,舌苔白而干、或黄糙、或焦黑,为温热病处于气分证与营分证之间(气营两燔),或已人营分证、血分证阶段。

2.虚热证,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病或外感温热病后期,午后潮热,面红,五心烦热,出虚汗,舌质鲜红或绛红,舌苔较少或光红无苔,或有裂纹,为阴液虚亏、津液不足。

红绛舌可见于舌体的全部或局部,按临床出现部位而定。如舌体中部色红为脾胃有火,舌体边缘、尖端色红为心肝有火等。

红绛舌兼有各色舌苔,说明不同的临床病变情况∶

①红舌兼见晦暗浮垢苔,为正气虚、湿热未净,多见于热病后期。

②红舌兼见白滑苔,舌质苍老的为里热夹湿,舌质嫩、舌体胖的为阴虚湿盛。

③红胖舌兼见灰黑带白苔,且润易剥落,为虚寒证。

④舌中、根部色红无苔,舌尖满布黑苔,为心热内炽。

⑤红瘦舌兼见薄黑苔,为津枯血燥。

⑥绛舌兼见薄白苔,素体阴虚火旺而复感风寒。

⑦绛舌兼见黄润苔,为阴虚火旺而胃肠湿热;或血热夹湿热,或外感邪热入营而胃肠湿重于热;或为热邪入营分。

⑧绛舌兼见黄白苔,主气营两燔。

⑨绛舌兼见黄粘腻苔,为阴虚营热、痰饮。

⑩红绛舌兼见黄苔满布且干涩而厚,裂缝可见红底,为胃肠结热而热已入营。

好,以上就是我们复习资料,大家可以一起学习,废话少说,我们继续今天的分享:


青紫舌

                 
我们看到,淡红舌可以向淡白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红绛方向发展。

向淡白方向发展,主要表现疾病向虚证和寒证方向发展;

向红绛方向发展,主要表现疾病向热证方向发展。

淡白舌和红绛舌,可以继续加重病情,发展成为青紫舌。

【舌象特征】

由淡白发展而来的青紫,中医称为淡紫舌;由红绛发展而来的青紫,中医称为紫红或者紫绛舌。青紫舌,除了淡紫、紫红和紫绛外,还有一种叫做斑点舌。斑点舌,是指舌上青紫,伴瘀斑症占。

【临床意义】

下面,我们来看看青紫舌的意义。

青紫舌,主要与血液运行不畅有关。

我们来看看这张图。这图是整个舌面上,全舌青紫。这种全舌青紫,并不是由淡红,或淡白发展而来的,它与寒或热无关。它就是全身血瘀的表现。


舌体局部或全部呈青紫色的舌象。舌色紫红为紫舌,属热;舌色青蓝为青舌,属寒。青舌、紫舌同时兼见,可根据其舌面润燥程度推断主证,如青紫舌而干燥为热证,青紫舌而湿润为寒证。全舌青紫,即全舌呈均匀的青色或紫色,或红绛中泛现青紫色(紫中带青),或淡红中混以青蓝色(青多于紫)。局部舌体青紫,即舌中的一侧或两侧呈现条状或斑状青紫色;或仅在舌边尖呈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点状、斑状青紫色,则称瘀斑话舌。

青紫舌的形成,多与气血瘀滞有关。由于各种病邪侵袭,致气血运行受阻,而舌体血脉出现青紫。如热毒内盛,舌紫而绛,或舌紫肿大而起红点,或紫黑起刺如草莓状,多由红绛舌转变而来;寒邪直中,全舌淡紫而青、润滑,舌体瘦小,或舌淡紫而兼两侧条状青紫,多由淡白舌转变而来;瘀血内积,舌青紫而暗,或舌边色青,或舌色全蓝,或舌边尖散见点状、斑状青紫色等。青紫舌兼见各色舌苔,说明不同的病证变化,若紫舌兼见薄白苔,不燥不滑,是素嗜酒者外感风寒;紫舌兼见白厚腻苔,为酒毒内炽或湿热内蕴;青紫舌兼见黄滑苔,为寒凝血脉或食滞脾胃。紫舌兼见黄燥苔,为血热炽盛或肠胃实热;淡紫舌兼见灰苔,主虚弱者热人血分;紫舌兼见焦黑苔,主热毒内盛;青舌兼见白厚苔,主阴寒夹食;青舌兼见淡黄苔,主寒湿内盛;青舌兼见黑苔,主寒凝血滞。葡萄疫舌(舌质青一块、紫一块,舌苔黄一块、黑一块,舌上起疱,形如葡萄,泡内含水)或蓝或紫,除舌以外,还可在口腔其他部分出现,伴咽痛,唇肿,口臭。由热毒遏伏,秽浊郁结,熏蒸上涌所致,见于温疫病,称为葡萄疫。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幅图,均在舌边出现了瘀斑瘀点。这个舌面局部的瘀斑瘀点,表明瘀血停聚在局部。由于舌边对应肝,所以,这两张图中,舌边的瘀斑瘀点,表明肝经有瘀血阻滞。

淡紫舌,主要是从淡白舌发展而来的。淡白舌,主虚证和寒证。所以, 当肺气瘀滞,气虚和阳气不足的时候,不能够运血,气血不畅,就会导致淡紫舌。所以淡紫舌,主要见于阳虚阴盛、气血运行不畅的病变;

紫红和紫绛舌, 是由红绛舌发展而来的。红和绛都是与热证有关系。而青紫舌,与瘀血阳滞, 血液运行不畅有关。所以紫红、紫绛,则是由于热证较重时,热邪煎熬津液,使血液运行不畅而导致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青紫舌,主要与血液运行不畅有关,可以来自于虚证、寒证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也可以来自于热证导致的血液运行不畅的病变。

以上是我们讲到的4种舌色的变化

其中

淡红舌是正常舌色,也可见于病情比较轻的病证;

淡白舌,主要见于虚证和寒证;红绛舌,主要见于热证;

青紫舌,主要见于血液运行不畅的血瘀证。

【舌象特征】全舌呈均匀青色或紫色或舌色中泛现青紫色均称为'青紫舌'。若舌淡而泛现青紫色为'淡青紫舌'(图2.2.5.2);舌红绛而泛现青紫色为'绛紫舌'(图2.2.5.3)。

【临床意义】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苔统志》认为,全舌青者,或口燥而漱水不欲咽,是内有瘀血。其主病有寒热之分;绛紫而干枯少津,多属热盛伤津、气血壅滞;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凝血瘀。

青紫舌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阴寒内盛,阳气不宣,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

2.由热毒炽盛,深入营血,营阴受灼,气血雍滞不畅而现绛紫舌。

3.肺失宣肃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或气虚推动血行无力而致血流缓慢,舌色泛现青紫色或现瘀斑。

4.因于酒毒致血行不畅,瘀而为紫色。

【相关舌象】 根据舌色青紫颜色程度的不同,其主病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舌色淡紫或紫暗而湿润(图2.2.5.4),多由淡白舌发展而来。因阴寒内盛,阳气被遏,血行凝滞,或阳气虚衰,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滞所致。

2.舌色淡红中泛现青紫色(图2.2.5.5),多因肺气壅滞,或肝郁血瘀,或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流缓慢所致。舌色青紫亦可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或药物、食物中毒等病证。

3.舌色青紫而润(图2.2.5.6)为寒凝血瘀之重证,多为全身性的血行瘀滞。

4.舌色紫暗或舌上有瘀斑(图2.2.5.7).是瘀血内阻之征象,多是瘀血阻滞于某一局部、或是局部血络损伤所致。

5.舌色紫红或绛紫,苔少而干枯少津(图2.2.5.8),多由红绛舌发展而成,见于热证,为营血热盛,营阴受灼,气血壅滞所致,是外感热病发展的最严重阶段。由于气血经脉运行瘀滞,可伴见手、足、唇、甲青紫。

【治疗原则】寒凝血瘀者应采用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之法;热盛伤阴者,宜重剂清热养阴生津、化瘀之品(凉血散血。散血即滋阴活血);同时据证而配用疏肝解郁,补肺益气之品,以促血行。

            (绛紫舌)

绛紫舌

                
舌象∶绛紫舌。舌色由红绛进一步加深, 呈绛紫色。

分析∶常为邪热入营入血,病势在不断发展的标志。邪热炽盛,人体津气耗伤。津伤则血液失于滋润;气伤,则血液难以推行,致使气血进一步壅滞,失于流畅,故舌色进一步加深,变成绛紫色。

结论∶营血热甚,津气两伤。

治法∶凉血解毒,益气生津。

处方用药举例∶用神犀丹合生脉散(犀角、石菖蒲、黄岑、生地、银花、连翘、金汁、板蓝根、香豉、玄参、花粉、紫草、人参、麦冬、五味子)。

绛紫舌黄腐苔

【舌 象】 舌质绛紫,舌苔黄而颗粒粗大疏松,称黄腐苔。

【主病与病理】 热盛、血瘀。里热炽盛,热盛津伤,血液粘稠、血行不畅,则舌质绛紫。热邪与肠道积滞互结,蒸腾于舌面,则舌苔黄腐。

【临床表现】 身热烦躁,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口燥咽干,脱腹胀满,或疼痛拒按,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可见于各种急性炎症发热,急腹症,心、脑血管病,血液病,胃肠、肝胆系统疾病,风湿病,骨关节病等等。

绛紫舌根白腻苔


【舌 象】 舌质绛紫而娇嫩,舌面上有细小裂纹,舌尖、舌中心部苔剥落,根部苔白腻。

【主病与病理】 热盛血瘀,痰湿未化,气阴已伤。痰热内蕴,气阴耗伤,舌体失养,则舌质娇嫩,有细小裂纹。心阴虚不能制阳,虚火上炎,则舌尖光绛。津液亏虚,血液粘稠、血行不畅,则舌质绛紫。痰湿内蕴,上浮于舌,则舌根苔白腻。

【临床表现】 气短胸闷,咳喘痰黄,精神不振,唇甲青紫,心烦失眠,胸胁或脱腹胀痛,或腰背疼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可见于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病,胃肠、肝胆系统疾病,或泌尿系统疾病。


青紫舌

舌象;青紫舌。由淡白舌转变而成,舌色青紫而淡且见滑润。

分析∶常由寒邪凝闭,经血瘀滞所致。《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所谓稽迟,泣而不行,血少,气不通等,皆为经脉气血受到寒邪凝闭阻滞的缘故。寒邪直中,致血脉瘀滞者,皆可见到此种舌象。

结论∶寒凝血瘀。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用药举例∶当归四逆汤加味(当归、桂枝、白芍、生姜、细辛、木通、川芎、红花、吴茱萸、甘草)。

暗紫舌


舌象∶暗紫舌。舌色绛紫。晦暗而不润泽,似紫色中略带灰色。

分析∶常由营热夹瘀,或血热深重,血行壅滞所致。若体内素有瘀血,今邪热又入于营分,营(血)热瘀蕴,瘀阻经脉,血行障碍,故舌现紫暗,且舌多潮湿不干。若热邪深重,津枯血燥,津枯则血失滋润,血液必然粘稠,血燥则阴血损耗,血液必然胶涸,血热互结,血行壅滞,故舌色紫暗,因纯属血热,舌当干燥无津。

结论∶营热挟瘀,热邪入血。

治法∶清营破瘀,凉血散血。

处方用药举例∶清营破瘀,凉血散血,用犀角清络饮(犀角、生地、赤芍、丹皮、桃仁、茅根、连翘、灯心、姜汁)。

青色舌


舌象∶青色舌。舌色发青,前人形容如水牛之舌。

分析∶常由阳衰阴盛,瘀血郁滞所致。阳气衰微,寒气内生,寒性收引,致使气血凝滞不行,故舌显青色。且伴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甚至四肢厥冷,呕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倦怠踏卧等症。

结论∶阳衰寒凝,瘀血。

治法∶温阳散寒,活血行瘀。

处方用药举例∶回阳急救汤(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五味子、麝香)。

酱黄舌


舌象∶酱黄舌。舌色黄如酱色。

分析∶常由湿热郁滞中焦,不得发越,熏蒸于舌所致。盖时邪外袭,郁而不达,以致湿热蕴结于脾胃,中宫湿热,既不能通过小便而下泄,又不能通过汗液而外达,于是湿得热而愈横,热得湿而愈炽,由脾胃而熏蒸于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泄,故舌色、面目、肌肤发黄,而为黄疸。

结论∶黄疸。

治法∶清利湿热。

处方用药举例∶茵陈蒿汤加味(茵陈、栀子、大黄、金钱草、板蓝根、赤芍、郁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淡白红绛青紫舌
中医舌诊:轻松通过5种舌体颜色判别身体健康(图文结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七)
中医之--望诊(转)
青紫舌病案分析
【猫主播】对话李游老师:中医舌诊及临床辩证(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