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二间穴

二间穴

    取穴方法:微握拳,二间穴位于当手食指本节(第 2 掌指关节)前桡侧凹陷中。

    穴位解剖: 有指屈浅、深肌腱;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侧动、静脉,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二间穴(间谷穴,闻谷穴,周谷穴)解析:

    1 )二间。二,概数,在此表示较小之意。间,间隔、空隙也,指本穴物质所处为空隙之处。

    该穴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不太高的天部层次。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所处为不太高的天部层次,二间之名即是对本穴气血物质所在的空间层次范围的说明,故名。

    2 )间谷、闻谷、周谷。间,间隔、空隙也。闻,听也,指距离短近。周,范围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之处。间谷、闻谷、周谷名意皆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位处较小的间隙处。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高温水气,此高温之气因是由商阳穴的喷咀喷出,行至二间后扩散的范围不大,如处于狭小的区域,故名间谷、闻谷、周谷。

    3 )大肠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因散热而有部分水气冷凝而降,在地部形成细小的经水,故为荥穴。

    4 )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物质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商阳穴传来的温热水湿之气,在本穴变化主要是散热冷降的变化,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附注:手阳明经所溜为 “ 荥 ” 。

    二间穴意义:大肠经气血在天部不太高的层次冷凝化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大部分为天部之气,同时地部亦有极少经水,天部之气及地部经水性皆温热。

    运行规律:天部之气向三间穴上行,地部经水向商阳穴下行。

    功能作用:大肠经经气在此分清降浊。

    主治疾病:目昏,鼻出血,齿痛口歪,咽喉肿痛,热病。

     穴位配伍: 

     二间配颊车、合谷、少商、尺泽、经渠、阳溪,治喉痹。

     二间配风府、迎香,治鼽衄。

     二间配合谷、肝俞穴,足三里,治目痛红肿不明。

     二间配颧窌,治齿痛。

     二间配合谷、神道、风池、期门、间使、足三里,治伤寒头痛身热。

     二间配商阳、委中、昆仑,治肩背相引。

     二间配上星、心俞、肝俞、肾俞、足三里、光明,治眼目昏花,视物不明。

     二间配颊车、水沟、列缺、太渊、合谷、地仓,治口眼埚斜。

     二间配三间,治多卧喜睡。

     二间配合谷,有散目翳作用,主治目翳。

     二间配合谷、少商,治喉痹、咽喉肿痛。

     二间配鱼际、合谷,清热泻火,主治咽喉肿痛,牙痛。

     二间穴配太冲、涌泉,治三叉神经痛。

     二间穴配曲池,治肩臂痛。

     二间配迎香、风府、少商,治鼻衄。

     二间配三间,提神解困,主治多卧喜睡。

    临床运用:  现代临床用于治疗咽喉肿痛,齿痛,鼻衄,目昏,口,颔肿,热病等。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

    2.《循经考穴编》:食指本节前内侧,横纹尖陷中。

    3.《针灸甲乙经》:多卧善睡,肩髃痛寒,鼻鼽赤多血,浸淫起面,身热,喉痹如梗,目毗伤,忽振寒,肩痛。

    4.《太平圣惠方》:咽肿;口眼斜。

    5.《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颔肿;多惊。

    6.《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心惊,多惊;肩背强痛以惊,牙痛。

    7.《席弘赋》:牙齿肿痛并喉痹,二间阳溪疾怎逃。

    8.《百症赋》:寒栗恶寒,二间疏通阴郄暗。

    9.《天元太乙歌》:牙风头痛孰能调,二间妙穴莫能逃。

    10.《通玄指要赋》:目昏不见,二间宜取 

    11.《会元针灸学》:“二间者,二者穴之次部,相交食指本节之节前,有间腺,故名二间。又名间谷者,筋骨隙空之间也。”

    12.《子午流注说难》:“二间乃阳荥水穴,金水相生,可针可灸。手次指亦名食指,共三节此穴在二节与三节之间,故曰二间。”

    13.《灵枢·本输》:“溜于本节之前二间。”

     针灸治法:直刺0.2~0.4寸,局部胀痛。

     艾灸疗法: 麦粒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刮痧疗法:在手上二间处刮痧,一般痧一出,可止鼻出血。

     按摩疗法:

    二间穴,别名间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二间是手阳明大肠经五输穴的荥穴,五行属水。二即第二,间即间隙(指穴),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第二穴,故名二间。

    《说文》:“间,隙也。从门,从月,谓月光从门而入也。”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所溜,位于“商阳”穴之次,在手第二掌指关节前桡侧的间陷中,故名二间。

    手阳明经筋结于肩髃部,其分支悬绕肩胛部,夹脊柱,二间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荥穴,能行阳明经经气,对本经经筋病症有较好疗效。

     按摩手法:

   (1)用食指指腹按压二间穴,注意按压时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5分钟,每日2次。

   (2)以拇指指腹向下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用于麦粒肿的按摩时,只需指压患有麦粒肿眼睛同侧手的二间穴。若不愈,则用拇指和食指强捏此穴,如此重复捏30次,病症就会自愈或即刻化脓自愈。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完整的经络笔记,“手阳明大肠经”
合谷穴
《经穴探源》(二)1.商阳 食指扭伤
穴义微探——温溜
第四讲 【第19节】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天鼎
手三里穴位的作用功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