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医学著作对于艾灸的评论

 

古代医学著作对于艾灸的评论:
1)        《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2)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3)        《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4)        《皇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5)        《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6)        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7)        《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8)        《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9)        《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10)     《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1)     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2)     《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3)     《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4)     《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15)     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16)     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17)     《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艾灸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以上就是古代医学著作对于艾灸的评论,艾灸不仅治病,而且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艾灸历代医家经典名句!
亚健康养生攻略
名医名著话艾灸
艾灸神阙 万病自灭
【转载】艾灸经典语句锦集
古代关于艾灸语录,我们不能忘 - 中国艾灸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