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命游戏》

《生命游戏》

3分
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生命游戏》

《生命游戏》是英国数学家约翰·何顿·康威在1970年发明的细胞自动机。它最初于1970年10月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中马丁·葛登能的“数学游戏”专栏出现。

《生命游戏》-概述

    

《生命游戏》其实是一个零玩家游戏。它包括一个二维矩形世界,这个世界中的每个方格居住着一个活着的或死了的细胞。一个细胞在下一个时刻生死取决于相邻八个方格中活着的或死了的细胞的数量。如果相邻方格活着的细胞数量过多,这个细胞会因为资源匮乏而在下一个时刻死去;相反,如果周围活细胞过少,这个细胞会因太孤单而死去。实际中,你可以设定周围活细胞的数目怎样时才适宜该细胞的生存。如果这个数目设定过高,世界中的大部分细胞会因为找不到太多的活的邻居而死去,直到整个世界都没有生命;如果这个数目设定过低,世界中又会被生命充满而没有什么变化。实际中,这个数目一般选取2或者3;这样整个生命世界才不至于太过荒凉或拥挤,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样的话,游戏的规则就是:当一个方格周围有2或3个或细胞时,方格中的活细胞在下一个时刻继续存活;即使这个时刻方格中没有活细胞,在下一个时刻也会“诞生”活细胞。在这个游戏中,还可以设定一些更加复杂的规则,例如当前方格的状况不仅由父一代决定,而且还考虑祖父一代的情况。你还可以作为这个世界的God,随意设定某个方格细胞的死活,以观察对世界的影响。

《生命游戏》

在游戏的进行中,杂乱无序的细胞会逐渐演化出各种精致、有形的结构;这些结构往往有很好的对称性,而且每一代都在变化形状。一些形状已经锁定,不会逐代变化。有时,一些已经成形的结构会因为一些无序细胞的“入侵”而被破坏。但是形状和秩序经常能从杂乱中产生出来。
这个游戏被许多计算机程序实现了。Unix世界中的许多Hacker喜欢玩这个游戏,他们用字符代表一个细胞,在一个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演化。著名的GNU Emacs编辑器中就包括这样一个小游戏。

"1970年前后,英国数学家John Conway 和他的学生在“细胞自动装置”的研究过程中提出生命游戏。它在70年代曾一度使许多人着迷,无论学生、教师,也不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的人,都在计算机上做大量的试验。
[ 它的规则很简单:假设平面上画好了方形网格,有某种生命细胞在网格中生存。对其中一个网格,如果它周围有3个相邻网格(一个网格有8个相邻网格)有细胞,则它若原来就有细胞,下一步就不变,若没有则繁衍一个细胞;如果网格周围有0,1,4,5,6,7,8个网格有细胞,则此网格不再有细胞(如果本来就没有,就不变)。]
生命游戏是有深刻的内涵的。80年代,stephen Wolfram等人甚至开发了一类利用“细胞自动装置”近似求解数学物理方程的方法
。有人利用生命游戏的思想,发展了一套“粒子系统”,在科学计算、计算机图形仿真分形生成等方面都具有出色的应用价值。
生命游戏说明能够自身繁衍的不一定只是有生命的东西,简单确定它的规则可以产生复杂的后果,并且某一确定状态可能有不同的前驱,即不可逆。"

《生命游戏》-原理

    
生命游戏模型

细胞自动机(又称元胞自动机),名字虽然很深奥,但是它的行为却是非常美妙的。所有这些怎样实现的呢?我们可以把计算机中的宇宙想象成是一堆方格子构成的封闭空间,尺寸为N的空间就有N*N个格子。而每一个格子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命体,每个生命都有生和死两种状态,如果该格子生就显示兰色,死则显示白色。每一个格子旁边都有邻居格子存在,如果我们把3*3的9个格子构成的正方形看成一个基本单位的话,那么这个正方形中心的格子的邻居就是它旁边的8个格子。
每个格子的生死遵循下面的原则:
1. 如果一个细胞周围有3个细胞为生(一个细胞周围共有8个细胞),则该细胞为生(即该细胞若原先为死,则转为生,若原先为生,则保持不变) 。
2. 如果一个细胞周围有2个细胞为生,则该细胞的生死状态保持不变;
3. 在其它情况下,该细胞为死(即该细胞若原先为生,则转为死,若原先为死,则保持不变设定图像中每个像素的初始状态后依据上述的游戏规则演绎生命的变化,由于初始状态和迭代次数不同,将会得到令人叹服的优美图案)。 这样就把这些若干个格子(生命体)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世界。运用简单的3条作用规则构成的群体会涌现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复杂性为,这就是复杂性科学的研究焦点。
细胞自动机有一个通用的形式化的模型,每个格子(或细胞)的状态可以在一个有限的状态集合S中取值,格子的邻居范围是一个半径r,也就是以这个格子为中心,在距离它r远的所有格子构成了这个格子的邻居集合,还要有一套演化规则,可以看成是一个与该格子当前状态以及邻居状态相关的一个函数,可以写成f:S*S^((2r)^N-1)->S。这就是细胞自动机的一般数学模型

《生命游戏》

最早研究细胞自动机的科学家是冯·诺伊曼,后来康韦发明了上面展示的这个最有趣的细胞自动机程序:《生命游戏》,而wolfram则详尽的讨论了一维世界中的细胞自动机的所有情况,认为可以就演化规则f进行自动机的分类,而只有当f满足一定条件的时候,系统演化出来的情况才是有活力的,否则不是因为演化规则太死板而导致生命的死亡,就是因为演化规则太复杂而使得随机性无法克服,系统乱成一锅粥,没有秩序。后来人工生命之父克里斯·朗顿进一步发展了元胞自动机理论。并认为具有8个有限状态集合的自动机就能够涌现出生命体的自复制功能。他根据不同系统的演化函数f,找到了一个参数lamda用以描述f的复杂性,得出了结论只有当lamda比混沌状态的lamda相差很小的时候,复杂的生命活系统才会诞生,因此,朗顿称生命诞生于“混沌的边缘”!并从此开辟了“人工生命”这一新兴的交叉学科!
如今细胞自动机已经在地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生命游戏》-参考资料

    

[1] 游就游吧 http://www.u9u8.com/fla_game/fla_list/7503.htm

[2] 编程爱好者论坛 http://www.programfan.com/club/showpost.asp?id=146504&t=o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命游戏
生命游戏,细胞自动机
生命游戏: 另一种计算机 | 混乱博物馆
生命游戏为何迷人?
生命游戏为何迷人?从复杂性科学看电子游戏的未来
从冯·诺依曼“自复制自动机”到生命演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