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哲学讲师聊生死:死,为什么会可怕呢?
搜狐艺术频道 08-24 20:52

陈衔

美女短视频,看了整晚都不腻
广告

198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政治、哲学讲师

我是没死过的人,比如子弹横飞,班长冲我吼:快!上!把那碉堡炸掉(前面五组爆破手都牺牲了);或者室友被枪毙(监狱室友),自己被拉去陪绑之类惊心动魄的事情都没经历过,在这里谈论死的言论都是听别人说或书上看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过,如今“死过的人”越来越少,难得现身说法之人,各位将就看我说说吧。

对于死,我有两个困惑:一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怕死;二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怕死。

有些人真的不怕死

看淮海战役纪录,解放军炸国军碉堡,两个人一个爆破小组往上冲,前面小组牺牲了,班长命令第二小组上。死了,第三小组上、第四小组上,战士死光了,班长自己上。看着前面的人一个个死掉,换成现代人,早就吓尿了,胆大的也会和班长讲条件:咱们换个方法吧,照这样冲上去还是死啊!可那时的人一切行动听指挥,前仆后继眼都不眨一下。奇怪喔!

也许这是环境造就的?在那天天打仗时刻死人的时代,死神随时降临,周围人都死,死是正常的,多活一天是赚的,谁都不比谁更幸运更特权,活着热烈,死了清静……于是,就不把死当回事了?

古人也有不怕死的,而且是独自赴死的主儿。

战国末年的荆柯,刺杀秦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必死无疑,仍然昂首向前。中国人都知道,就不多说了,忘记情节的请自行脑补。

《史记》的《刺客列传》里,除了记录荆柯,还有曹沫、专诸、豫让、聂政、高渐离五位不要命的英雄。其中豫让是春秋末年之人,刺杀对象是赵、魏、韩三家分晋的赵国创立者赵襄子。

赵襄子把豫让的主人智伯全家杀死,豫让要为主人报仇。为了不让赵襄子周围的人认出自己,他先行自残:以生漆涂身使肌肤肿烂像得了癞病,吞炭火使声音变嘶哑,打扮成乞丐混迹于街市,连他老婆都认不出他——这是何等痛苦!等赵襄子出行时,埋伏于其必经之道。

可是,把自己糟蹋得不成样子的豫让,没想到会把马吓坏,赵襄子的马一见他就惊,不知道赵襄子哪根神经搭对了线,马上意识到又是豫让来行刺了(以前行刺过一次,不成功,赵襄子说:“别让我再看到你。”把他放了),又把这倒霉催的豫让抓了起来。这次不可能再放了,豫让请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来给自己砍三刀,象征行刺成功,死而无憾。赵襄子还真够霸气,照办!豫让拔出怀剑,跳起来连击三下,大喊:“智伯!我报你于九泉之下了!”说完举剑自裁。

豫让是智伯众多仆从中的一个,智伯死前并没有特意嘱咐他报仇雪恨什么的,他为什么会以死相报呢?赵襄子问道:“你从前事奉过范氏,范氏灭亡,你怎么不复仇?你又侍奉中行氏,中行氏灭亡,你怎么又不报仇!智伯尽灭范氏、中行氏,你反倒效忠智氏,一定要为他报仇,这是为什么?”

豫让说出了一句千古士人的肺腑之言:“我事奉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以众人遇我,我固然以众人报之。而智伯,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豫让还有一句名言:“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呵呵,“士为知己者死”?如今这种人只存在于武侠小说里,或者郭敬明的“小时代”里了。至于“女为悦己者容”?如今也变味了吧,“女为不识者容”,为所有自己不认识的人“容”,美其名曰“女为己容”。

为理想而死;

为知己者死;

为自由而死;

为爱情而死;

……

这些不怕死的人是怎么活得这么单纯呢?这纯粹之心是如何练出来的,已经不得而知了。

今天,这些不怕死的原因似乎都不存在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大家都变得怕死了。

可是,死真的这么可怕吗?

不可怕?那你死去啊!

不要这么激我嘛,咱们只是用理性分析一下,和生相比,死是不是真的很可怕。

德国有个哲学家,叫叔本华,他有个变态观点,认为活着其实比死更痛苦、更可怕。

叔本华认为,人生就如钟摆,在痛苦和空虚之间摆荡,痛苦是痛苦,空虚是比痛苦还痛苦的痛苦。幸福在现实中不存在,只存在于幻想中,就像拉磨的毛驴眼前的那根胡萝卜一样,差一点就能够着,但永远都够不着。够不着的东西才是好东西,一旦到手,就没意思了。所以,对人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出生,不要降临到这个痛苦的世界。可是当我们看到叔本华这个真理时,已经出生了,与人生之最大幸福无缘了,只能享受第二大幸福——赶紧死掉,离开这个痛苦的世界(他这套歪理看似荒谬,实则相当精彩。我这三言两语的概括无法表达出它的神韵,有兴趣者可找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看)。

可是,即使你看完了叔本华的书,基本完成洗脑,认同人生是无尽的痛苦,也不会自杀。因为,寻死更难受、更痛苦啊!

不是吗?上吊?凳子一蹬,挂在那要死还没死,舌头伸老长缩不回去多难受。据说上吊的人两边大腿都是紫的,就是自己猛拍成那样的。

那……换个死法,跳楼如何?也可怕啊!五六层楼太低,万一摔下来不死,终生残疾,生不如死啊!跑到二三十层上,下来是肯定活不了,可在空中运行半天,后悔了怎么办?又不能像唐老鸭一样凭空爬回去……而且,拍在地面,扁平四溅,多难看啊!

最好是暴饮暴食三高痴肥吃死睡死自己,某天爆血管头一歪瞬间挂掉,靠沙发上跟睡着了似的——不过,不过,一定得挂喔,别抢救过来落个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外加颜值暴跌,又是生不如死。

唉,不就是个死嘛,这么简单的事儿你若有如此多的顾虑瞻前顾后的,只说明一点:你还不想死,还不明白“生不如死”的真谛。

据说,真想死的人,上面那些事儿都不是事儿,感觉死的过程不是痛苦,而是痛快!就像用鞭子抽你,很痛苦,但如果抽一下给你100万——美元——还是现金,你的感觉就是痛快——快,再抽,别停!

想象的痛苦比真实的痛苦更痛苦

看来,一个感受并不单纯取决于过程本身,还和结果的满意度有很大关联。若结果是美好的一心向往的,过程的痛苦就会变成爽快,反之亦然。你若真的把死看成是痛苦人生的解脱,那死的过程就会变得无比美妙,跳楼就是让自己融化在蓝天之中。

我有个得抑郁症的学生,痊愈后告诉我,三年前她病得最严重时,晚上走到宿舍七楼天台,看着下面灯火通明的泳池,觉得非常漂亮,很想融入其中——她是真想死了。最后因为放不下父母,才走了下来,休学,坚持治疗。

为了体会她的感觉,我上到她曾经站过的位置,看向泳池,发现离得相当远,完全没有想象中俯视泳池的美妙感觉。心情不一样,即使站在相同的位置,感受都会大不一样。

这就是从楼上看到的泳池景象,很美吗?美到想融入其中吗?

听了她的诉说,我才相信,真想死的人,一点不觉得死可怕,真正可怕的是生,不是死。

叔本华也是这么说的。

所以,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死可怕,并不是因为死真的可怕,而是大家要为不能死找到一个借口,为生活下去找到一个理由。人类文化就是为生活下去寻找诸多理由,其中之一就是死很可怕。

叔本华认为,从清晰冷静的理性来看,生活比死亡更艰辛、更痛苦、更可怕。但即使你在道理上完全被叔本华说服了,也不会去死,因为人不是被理性控制,而是被一股非理性的力量控制——被种族生存欲望控制。我们活着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幸福,而是为了让人类这个种族存在下去,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饮食、睡眠、求爱、生育、抚养,都是为了传宗接代。只要能完成种族延续的任务,种族生存欲望并不在乎个体是否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不过,生存欲望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幻觉,认为死很可怕,生很美好,以此保证人们能忍辱负重,延续种族。

因此,纵然总会有少数人因这因那自杀、解脱,但不会成为普遍现象。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去死,总想把生的日子过得更美好一些。于是,就产生一个蛮绕的哲学问题,太费解了,一般人都绕不出来不感兴趣,但你应该例外,因为你居然看完三千字坚持把这篇文章读到这里,已经非同一般了。

这个哲学问题是:只有不怕死的人,能摆脱生死困扰,或说看破生死之人,才能真正体会生之趣味,活得开心,死得轻松。

生活中不开心、难受、恐惧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痛苦是具体事情导致的。比如被刀割着手了,被开水烫了之类的,都不是什么好事。

但是,生活中更多的不开心,似乎并不是由于具体事情导致的。

比如,《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个烟雾弥漫的早晨,有一个人划着船逆流而上。突然,他看见一只小船顺流直冲向他。眼看小船就要撞上他的船,他高声大叫:“小心!小心!”但船还是撞了上来,他的船几乎就要沉了。他暴跳如雷,向对方怒吼,口无遮拦地谩骂。但是当他仔细一瞧,发现是条空船,于是气也就消了。

惹他生气的是有船撞他吗?不是!而是他认为那条船不应该撞他。当发现那是无人的空船时,也就无所谓应该不应该了,于是气也没了——情绪就没了。

可见,情绪的生起并不是因为事件,而是你如何认为这个事件。

如果你被楼上的人洒了一身水,你很可能会对他大声叫喊,甚至大骂。如果天空忽然下雨把你淋湿,即便你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也不会大发雷霆。

所以,你渐渐会懂得:很多时候,事情本身不会伤害你,伤害你的是自己对事情的想法与看法而已!

生气是由“认为”导致的,痛苦、恐惧也是。它们表面看是由某件具体事情导致,其实是因对这件事的不良后果的联想导致。比如考试挂了,让人很郁闷。但认真想一下应该能明白,挂科本身就是被告知得了40分,不会有任何生理痛苦。真正痛苦的根源是对挂科可能导致后果的联想——要补考、被父母骂、拿不到学位、以后工作有麻烦……

问题的关键在于,以上那些令人不开心的后果,都是可能出现的,即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而且还可能出现其他后果,比如因为没有学位进不了铁饭碗单位,被逼创业,结果30年后成了大富翁什么的……挂科可能引发各种后果,有好有不好,完全无法预料。

可郁闷的你,为什么非把无数可能中那些倒霉的可能提取出来,当作一定会发生,以此折磨自己呢?

所以,生活中更多的痛苦、不开心是被自己的认为、联想导致的,这是第二类痛苦。

第二类痛苦——被想象出来的痛苦折磨的人,其实是自以为是者,自以为某些不好的结果一定会发生。或者说是偏执狂,执着地认为自己要倒霉。世界怎么可能这么单调、狭隘?不过是你的心胸单调、狭隘而已!

看破生死就是摆脱对痛苦的想象

放弃自以为是,真正面对无限可能的世界。生活中99%的痛苦都是想象出来的,不值得害怕,谁明白这一点,谁就解脱啦!生活就会轻松很多,进而对世界的感受也会发生积极的变化。

而那1%的不可避免的痛苦,由于没有了99%的想象出来的痛苦的叠加,也就变得无所谓了。

这个见解可不是我发明的,中国道家的庄子以及后来的佛教都在阐明这一点,让大家看破生死。

而所有想象出来的痛苦中,又以对死亡痛苦的想象为最可怕,所以,《庄子》一书中有很故事,都是为了破除这种想象:

有一个故事说,春秋时期和西施并列为四大美人之一的郦姬,因为她老爸打败仗,被迫嫁给爷爷级的晋国国君。出嫁之前,哭的伤心极了,以为从此就掉进水火之中了。谁知出嫁后,与晋王住得舒服吃得美味,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这时,郦姬悔不当初,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要害怕出嫁。

庄子认为,人怕死也象郦姬当初哭嫁一样。人大都不知道死后的情形,却认为死很可怕,那些可怕的场面不都是想象出来的吗?庄子说:“我们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为自己生前祈求活着而后悔呢?”(《庄子·齐物论》)

相信命运并不一定是迷信

如果能去除那些自作自受的痛苦想象,剩下的事情就是顺应生死了。活着的时候开心地活,到该死的时候,轻松去死。生死之命运是不可违抗的,人能做的只是顺应。

有一个来自伊斯兰传统的故事说:

一个商人和他的仆人旅行到了巴格达。商人让他的仆人到市场去买补给品。仆人很快就从市场上惶恐不安地回来了。

“主人,我在市场的时候,一个老妇人撞了我一下。我转过身一看,竟然是死神。她朝我怒视。请将您的马借给我,我要去萨迈拉,以便逃脱我的命运。”

于是主人把马借给了他。仆人在马蹄扬起的尘埃中离开巴格达,逃往萨迈拉。

过了一会儿,商人亲自去市场,也见到了死神。

商人问道:“您为什么怒视我的仆人呢?”

“我并没有怒视他,”死神回答道,“我只是有些惊讶。我惊讶于在巴格达看到他,因为我和他今晚在萨迈拉有个约会。”(《咖啡与哲学》第六章)

庄子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有两个看破生死的得道高人,一个叫子梨,一个叫子来。

一天,子来病了(注意,得道高人和凡人一样也会生老病死,他们和凡人不同的是能看破生死、顺应生死,凡人则贪生怕死却终究逃不脱生生死死),呼吸急促,将要死了,他的妻子、孩子围绕他哭泣。

子梨前往问候,进屋先把周围的人赶走:“去吧!走开!不要惊动将要死亡的人!”然后倚着门户对子来说:

“伟大呀,造物者!它将把你变成什么呢?将把你送到什么地方去呢?要把你变成老鼠肝吗?还是要把你变成虫子的臂膀吗?”

子来说:“儿子对父母,不管叫你去东西南北,只有唯命是从。人对阴阳的自然,何止于儿子对父母;它要我死而我不听,我就是强悍不顺,它有什么罪过呢?大自然给我形体,用生使我操劳,用老使我安逸,用死使我安息。因而把我生当成好事的,也就是把我死当成好事。现在有一个铁匠铸造一个金属器物,金属跳起来说:‘一定要把我铸成莫邪宝剑’,铁匠必定以为是不吉祥的金属。现在一旦成了人的形状,就说:‘成人了!成人了!’造物者必定以为是不吉祥的人。现在如果把天地当作大熔炉,把造化当作大铁匠,往哪里去不可呢!”

然后子来安详地睡去(死了),又是自得地醒来(到另一个世界了)。(《庄子·大宗师》)

在心胸豁达之人笔下,死亡都变得轻松浪漫起来。

其实死亡就是死亡,既不轻松浪漫,也不痛苦可怕,所有这些情绪色彩都是人类的想象加上去的。庄子也是为了破除凡人的痛苦可怕,反其道而行,变着花样把死描述得轻松浪漫。如果你不认同庄子,认为他是瞎编的,那你也不能认同死很痛苦可怕,因为这也是瞎编的。庄子是很会下套讲道理的。

真正的绅士风度是完全接受现实

在西方,有个斯多葛学派,对生死问题的看法与庄子非常接近。

古罗马时期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把人类的生活比作拴在马车后面的狗的生活。

马车由两匹强壮的马牵引,朝着市场的方向前进。狗对此无能为力:它被拉着往前跑,这是不变的事实。它要么在尘埃中被拖曳着,每走一步都抗争着、嘶叫着,悲惨而绝望地抵抗着;要么愉快地在马车后面小跑着,享受青草、鲜花和阳光。无论哪一种方式,它都会遇到它的命运。不过,如果它挣扎和抗拒,它将悲惨地到达那儿;如果它接受它的命运,心满意足地跟着马车小跑,它就能享受到一段愉快的旅程。

爱比克泰德是一个奴隶,不过是一个头脑非常清醒的奴隶。据说他的主人很残忍,有一次竟抓着他的腿肆意拧绞,爱比克泰德平静地求劝道:“请放下吧,你会把它弄断的。”他的主人不听劝阻,结果爱比克泰德腿真的断了。剧痛之下的爱比克泰德神色如常地说:“你看,真的断了吧!”这个苦命人后来获得了自由。

你知道信奉斯多葛派的主要是什么人吗?不是平民百姓(他们更不敢接受现实,需要更多的美好幻想来支撑自己的人生,同时也遭受更多痛苦想象的折磨),而是贵族,是罗马皇帝,这些人才更敢于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那个写《沉思录》的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就是斯多葛主义者。

从爱比克泰德的故事可以体会到,斯多葛主义者面对现实时的冷静。这种冷静,在西方也叫“斯多葛式的冷静”,和“绅士风度”是同一个词。

顺便提一句,很多中国人以为西方“绅士风度”的意思就是为女士开门、女士优先,这只是细枝末节而已。真正的“绅士风度”是“完全接受现实”,冷静面对一切。

呵呵,“非常现实”的中国人,别说具备绅士风度,可能理解都很难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愈痛苦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学点哲学】面对死亡,逃避或恐惧是无效的,最好的办法是:向死而生
解读庄子的生命哲学
叔本华:人活一世,不过空忙一场,“毫无意义”才是人生的真相
孤独,是生命中最昂贵的奢侈品
读《庄子》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