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十年总结一气周流方剂 (下)

51、少阳如经发热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生杭芍9g,粉丹皮9g,何首乌15g,广桔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川郁金9g,北沙参12g,柏子仁9g,草蔻仁6g,黄常山1.5-3g,软柴胡6g,水煎温服。

加减:

发热之先,恶寒时间长,发热时间反短,来势猛者,加鲜生姜9g,辛温发散以祛寒。

发热之先,恶寒时间短,发热时间长者,去柏子仁,加黑元参9-15g,润血凉营以退热。

头痛重,舌苔白粘而腻者,改生杭芍为黄芩炭6-9g,以清泄少阳相火。

口干口渴者,加天花粉12g,润肺以止渴。

小便黄者,加焦山栀3-6g,以清利膀胱湿热。

咽干者,去软柴胡,加川射干9g,以清利咽喉。

大便初干者,加肉苁蓉15g,润肠以通便。

烧退后,头昏、遗精者,去柏子仁,加牡蛎粉12g,敛精以止遗。

烧退后,大渴引饮者,去柏子仁,加海浮石9g,生津以止渴。

烧退后,胸闷不舒者,去炒杏仁,加全瓜萎9-12g,宽胸理气,以除闷满。

烧退后,胁痛者,改软柴胡为赤丹参15g,加延胡索9g,通经活络,化瘀止痛。

烧退后,腰痛者,加补骨脂6-9g,或加骨碎补9-12g,壮腰补肾以止痛。

忌宣:忌生冷、辛辣刺激之物。

52、少阳如经头痛

方药:云茯苓9g,粉甘草6g,黄芩炭9g,炒杭芍9g,粉丹皮9g,广桔红9g,炒杏仁9g,法半夏9g,辛荑花9g,双钩藤12g,牡蛎粉15g,炒干姜4g,水煎温服。

加减:

头痛重者,加鹅不食草1.5-3g,通络散瘀以止痛。

肺热重者,去炒干姜,加北沙参12g,以清肺热。

消化不良者,加草蔻仁4g,暖脾行瘀,以助消化。

胸闷胀者,改炒杏仁为炒蒌仁9g,以涤心胸之郁闷。

因外伤而致头痛者,去炒干姜,加北沙参12g,泽兰叶15-30g,或加三七粉3g(分二次冲服),清肺化瘀,扶伤止痛。

巅顶及后头两侧疼者,去粉丹皮,加全当归9g,润血疏肝以止痛。

忌宜:忌烟、酒、辣椒及大热之品。居处宜清静。

53、瘰疬

方药:云茯苓9g,黄芩炭9g,炒杭芍9g,粉丹皮9g,何首乌15-20g,鹅枳实9g,全瓜蒌9g,法半夏9g,蒲公英18-25g,苦桔梗9g,青浮萍9g,水煎温服。

加减:

左侧重,口苦者,加软柴胡9g,舒肝平胆以行瘀。

肿块硬大者,加昆布15g,海藻15g,软坚化瘀;失眠,肿块硬大者,加牡蛎粉15g,软坚化瘀,镇静潜阳。

胃热口臭者,加粉葛根9g,以清胃降逆。

肺热气逆者,加浙贝母9g,清肺以降逆。

已溃者,内服。三七粉3g,或外搽《育红膏》,或外贴《拔毒膏》。

忌宜:忌食宿根菜、无鳞鱼、天鹅肉、鸡、鹅、鸭肉及一切“发物”,宜食营养丰富含钙质多之食品及骨髓汤。

54、瘿瘤

方药:云茯苓9g,建泽泻9g,黄芩炭9g,炒杭芍9g,粉丹皮9g,陈枳壳9g,全瓜萎9g,法半夏9g,昆布15g,海藻15g,蒲公英18g,川射干9g,草果6g,水煎服。

加减:

咽喉不利者,加山豆根9g,苦桔梗12g,以助川射干清利咽喉。

心动过速者,改粉丹皮为生地炭9g,润燥熄风以止悸。

二目突出者,加牡蛎粉30g,潜阳以安神。

忌宜:忌食辛辣食品及姜、桂之类,绝对忌酒,宜食含碘多之海带等食品。保持情志舒畅。

55、梅核气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生杭芍9g,粉丹皮9g,干生地12g,广桔红9g,瓜蒌仁9g,法半夏9g,川射干9g,苦桔梗9g,山豆根6-9g,水煎温服。

加减:

声音重浊者,加马勃9g,利咽以开声。

胸闷恶心者,加淡竹茹9g,和胃以止呕。

情志不舒,胸胁满闷者,加川郁金9g,以行郁理气。

咽炎,肺热咽红者,加黑元参9g,或加寸麦冬12g,以清热润肺,禁用升麻。

喉炎,肝胆燥热者,去云茯苓,可酌加柴胡、黄芩,以清相火,或加升麻、葛根,以败毒消肿。

喉咙红肿者,加蚤休9g,以凉血消肿。

气滞腹胀,脾湿不显者,酌加川厚朴6-9g,以行郁消胀。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之物,解除思想顾虑,保持情志舒畅。以素食为佳,荤腥助热,对本病不利。

56、治疗急性扁桃腺炎验方:

川射干9g,苦桔梗9g,黑元参15g,麦门冬12g,生杭芍12g,粉丹皮9g,全瓜萎9g,粉甘草6g,半枝莲9g,水煎温服。

57、胆道蛔虫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炒杭芍9g,粉丹皮9g,筒肉桂6g,陈枳壳9g,炒杏仁9g,法半夏9g,

川郁金9g,淡吴芋6-9g,草蔻仁6g,水煎温服。

加减:

恶心呕吐者,加煨生姜9g,降逆以止呕。

脘胁痛重者,加乌梅肉6-9g,酸敛安蛔以止痛。

发黄者,加绵茵陈15g,疏肝利胆以退黄。

脉沉细,四肢厥冷者,加炒干姜5-6g,或酌加川附片6-9g,以回阳救逆。

忌宣:忌食生冷、保暖。

58、肠痈

方药:

生大黄9g,粉丹皮9g,生桃仁15g,冬瓜籽15g,(研)芒硝9g,(后下)桉树叶5g,败酱草15g,水煎温服。(脓成则排泄脓秽,脓未成则下瘀血。)

加减:

肠痈初起,呕吐者,增生大黄为15g,以泄内热而止呕吐。

脓成,湿寒明显者,加生苡仁30g,以利湿消滞,或酌加川附片3-6g,祛寒以散结。

忌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及肥甘厚味,以软食为宜。保持大便通利。

桉树叶杀菌消炎,效果甚佳,急性、慢性均宜,实为治疗阑尾炎之良药,效在公英、二花之上。

59、治疗慢性阑尾炎偏方:

黄豆油60g,熬开放温,一次空腹顿服。服后肠鸣腹泻,痛可立止。

60、颓疝

方药:

桂枝木9g,贡阿胶9g,全当归9g,荔枝核9-12g,炒桔核9-12g,炒小香9g,大茴香1-3g,水煎温服。

加减:

大使干结难下者,加肉苁蓉15-30g,炒麻仁9g,润燥滑肠以通便。

忌宜:忌食辣椒、酒,切忌房劳,避免六热,大寒刺激。

61、月经先期漏经

方药:

云茯苓9g,全当归12g,炒杏仁12g,棕榈炭12g,粉甘草8g,筒肉桂3g,法半夏9g,莲房炭12g,炒赤芍12g,大党参15g,炒杜仲12g,炒干姜8g,草蔻仁6g,水煎温服。

加减:

淋漓不止者,加贡阿胶9-12g(烊化),舒肝熄风以止漏。

腹痛者,加罂粟壳3-5g,暖中以止痛。

大便初干,腹痛者,加肉苁蓉15g,延胡索9g,润燥通便舒肝止痛。

大便初干,胃酸多者,加炒麻仁9-15g,乌贼骨9g,滑肠通便,中和胃酸。

气滞者,加广桔红9g,以清肺理气。

小便不利者,加炒蒲黄15g,化瘀止血利尿。

创伤,少腹痛者,加苏泽兰15-30g,降真香9g,化瘀扶伤以止痛。

淋漓不止,紫黑成块者,加三七粉3g,(分二次冲服),化瘀以止血。

62、血崩

方药:

云茯苓15g,粉甘草6g,炒赤芍15g,生地炭15g,全当归15g,炙黄芪30g,炒否仁12g,棕榈炭12g,莲房炭12g,贡阿胶(烊化)12g,煨生姜9g,水煎温服。

加减:

气虚者,加红人参9g,或加大党参15g,益气补虚以摄血。

腹痛者,加罂粟壳3-6g,延胡索6-9g,温暖中下,疏肝止痛。

脉两寸大、尺微者,加法半夏9g,降逆以潜阳。

脉关寸大,下虚者,加筒肉桂4-6g,温肾以潜阳。

脉关尺大,将欲脱者,加桂枝木6-9g,升提肝气以防脱。

舌苔燥腻者,加北沙参15g,以清肺润燥。

尿不利而黄者,加炒蒲黄15g,化瘀止血利尿。

虚证,出血过多者,加刘寄奴6-9g,三七粉1.5-3g,(分二次冲服),扶伤以止血。

流血过多者,立即输液、输血以扶正固脱。

63、月经后期闭结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桂枝木6g,老川芎9g,陈枳壳9g,炒桃仁9-15g,法半夏9g,苏泽兰20g,赤丹参15g,石菖蒲9g,川牛膝9-12g,缩砂仁6g,粉丹皮9g,水煎温服。

加减:

上热头痛,脉见寸大者,加黄芩炭6-9g,清相火而止头痛。

腹疼重者,加延胡索9g,全当归9g,疏肝以止痛。

中下湿寒者,加炒干姜3-6g,温暖中下,以散湿寒。

脾肾湿寒,肝郁腹疼,脉弦者,去老川芎,增桂枝木为9g,温阳舒肝,升陷止痛。

中气不足者,加大党参12g,或加红人参6g,以补益中气。

肾寒、性机能衰退者,加石楠叶15-20g,温肾以兴阳事。

64、闭结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桂枝木6g,粉丹皮9g,老川芎9g,鹅枳实9g,炒桃仁9-15g,法半夏9g,川郁金9g,泽兰叶30g,赤丹参30g,草红花9g,川牛膝12g,石菖蒲9g,缩砂仁6g,水煎温服。

加减:

骨蒸夜热,舌苔黄腻者,去桂枝木,加软柴胡9g,清解半表以退热,加大热地9-12g,滋阴养血以除蒸。

面色枯槁,目下青黑者,加茜草根15g,活血化瘀以通经。

少腹有痞块,压之硬痛者,加京三棱9g,蓬我术9g,破结以化瘀。

下寒,白带多而清稀者、加蛇床子6g,补肾以止带。

忌宜:忌食大辛、大热之品。

65、经前腹痛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炒杭芍l2g,粉丹皮9g,筒肉桂5g,广桔红9g,炒桃仁12g,法半夏9g,苏泽兰30g,延胡索9g,草蔻仁6g,赤丹参12g,水煎温服。

加减:

脉稍弦,月经稍后错者,去筒肉桂,加全当归9g,舒肝以止痛。

脉弦,月经后错者,去简肉桂,加老川芎9g,通经以止痛。

下寒者,加炒干姜6g,以暖下。

夜热烦躁,舌苔厚腻者,去筒肉桂,加软柴胡6g,生地炭9g,或加大熟地9g,以清胆经之热,润肝家之燥。

脾湿,小便不利者,加车前草12g,利尿以去湿。

胃热呕恶者,去筒肉桂,加淡竹茹9g,煨生姜6g,清热和胃,降冲逆以止呕。

行经腹痛

治痛经前腹痛。

加减:

行经口臭,胸膈烦热或五心烦热者,加软柴胡6g,或加黄芩炭9g,以清肝胆郁热。或径用《丹栀逍遥散》。

经来量少,结涩不利,白带多者,加牡蛎粉12g,以破结止带。

经来量少,时停,腹痛又来,时通时塞者,加补骨脂9g,温肾以通经。

行经腰痛者,加炒杜仲12g,甚则加骨碎补9g,温肾以止痛。

输卵管不通者,加石菖蒲9g,行瘀以消结滞。

66、经后腹痛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桂枝木6g,炒杭芍9g,粉丹皮9g,全当归15g,贡阿胶(烊化)9g,石菖蒲9g,苏泽兰15g,炒干姜6g,水煎温服。

加减:

消化不良者,加草蔻仁6g,以暖中醒脾。

月经量多者,去苏泽兰,加炒莲房15g,棕榈炭9g,调经以止血。

月经量多,紫黑成块者,加刘寄奴6g,以化瘀以止血。

经色暗淡稀薄者,加炒蒲黄12g,以利湿止血。

肾寒腰痛者,加炒杜仲12g,或加骨碎补9g,温肾以止痛。

宫寒不孕者,加石楠叶10g,以暖宫寒。或径用《大温经汤》加减化裁以治之。

腹泄者,加罂粟壳5g,敛肠以止泄。

痛重者,加延胡索9g,疏肝以止痛。

气虚不敛,月经量多者,加山芋肉12-15g,敛肺以止血;或加生黄芪15g,益气以止血。

忌宜:忌生冷、辛辣,宜食营养丰富之食品。勿劳累。

67、热入血室

方药:

醋柴胡9g,炒杭芍9g,黄芩炭9g,粉丹皮9g,大熟地15g,法半夏9g,粉甘草6g,煨生姜9g,肥大枣3-5枚水煎温服。

加减:

气虚者,加大党参12g,以补气。

腹痛者,加延胡索9g,疏肝以止痛。

忌宜:勿受寒凉。忌食生冷、辛辣。注意休息,勿劳累。

68、妊娠恶阻

方药:

云茯苓9g,粉甘草6g,炒杭芍9g,全当归9g,广陈皮9g,炒杏仁9g,缩砂仁9g,白蔻仁9g,

姜半夏9g,煨生姜9g,水煎温服。

加减:

腹痛者,加延胡索9g,或加粉丹皮6-9g,疏肝以止痛。失眠者,加炒枣仁12g,炒五味子9g,敛肺养心以安眠。

气虚口渴,舌苔白腻而厚者,加红人参6g,天花粉9g,清热益气,生津止渴。木香香窜下行,禁用!若与半夏同用,有坠胎之弊。若素有症疾,怀孕之后,胎联于症,则症亦加重,甚则漏下。因气血集中养胎,正气相对虚弱,无以御症使然。脉见细濡、稍弦、关尺大,舌苔白腻,或见舌质较紫。以上方加川郁金9g,粉丹皮9g,苏泽兰15g,炒桃仁15g,缩砂仁9g,石菖蒲9g,治之。脾大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或酌用《抵当汤、丸》治之。

忌宜:忌生冷、大辛、大热之食物。勿劳累,宜静卧休息。

69、保胎

方药:

云茯苓9g,焦白术9g,全当归9g,炒杭芍9g,筒肉桂4g,大党参15g,炒杏仁9g,炒杜仲12g,炒莲房12g,棕榈炭12g,补骨脂6-9g,三七粉3g,(分二次冲服),水煎温服。

加减:

上有虚热者,加黄芩炭6g,以清上热。

胎动不安者,加缩砂仁6g,以安胎。

肝气郁陷,脉见关尺大、稍弦,少腹下坠疼痛者,去筒肉桂,加桂枝木6g,舒肝以升肝气之下陷。

呕吐者,去筒肉桂,加煨生姜6-9克,以止呕。

忌宜:忌生冷及大辛、火热之食品,以营养丰富之食品为佳。勿劳累,宜静卧休息。忌房事。

70、妊娠高血压

方药:云茯苓9g,建泽泻9g,黄芩炭9g,炒杭芍9g,全当归9g,广桔红9g,炒杏仁9g,炒杜仲12g,姜半夏9g,夏枯草12g,茺蔚子12g,煨生姜9g,水煎服。

加减:

腰痛者,加骨碎补12g,温肾壮腰以止痛。

腹胀者,加苏泽兰15g,利湿以消胀。

尺脉弱,小便清长者,加补骨脂9g,以温补肾阳。

肾亏者,加菟丝子9g,以补肾。

忌宜:忌辛辣、大热、刺激食物,忌腥荤,宜食清素食品及植物油.不宜劳累。

71、带症

方药:云茯苓9g,焦白术9g,炒杭芍9g,粉丹皮9g,炒杏仁9g,牡蛎粉12g,全当归12g,法半夏9g,芡实15g,广桔红9g,炒杜仲12g,草蔻仁6g,水煎温服。

加减:

上热头痛者,去全当归,加黄芩炭6-9g,清相火而止头痛。

肺热,口干苔腻者,加北沙参15g,以清肺理气。

月经后错者,加苏泽兰20g,赤丹参15g,行瘀以通经。

月经前错者,加棕榈炭12g,炒莲房12g,调经以止血。

腹胀者,加苏泽兰20g,行瘀以消胀。

腹痛者,加延胡索6-9g,疏肝以止痛。

湿热重,前阴作痒,带下黄稠者,去焦白术,加建泽泻9g,半枝莲9-12g,以清下焦之湿热。

脉见关尺大,月经前错者,加桂枝木6-9g,以升提肝气之郁陷。

带下色黄,小便黄赤者,加焦山栀6-9g,以清下焦之湿热。带下清稀,

中气虚弱者,加大党参15g,以益气补中。

带下色黄,粘稠如脓,气味腥臭者,加焦山栀6-9g,车前草15g,或加白檀香6g,或加鱼腥草9g,或加桉树叶3g,清利下焦湿热,以消尿道瘙痒灼热感。

下寒,少腹冷痛者,加炒干姜4-6g,暖下以止痛。

发烧,溺涩淋漓作痛者,加炒黄柏6g,焦山栀9g,以清利膀胱湿热,凉营退热。

忌宜:忌食辛辣、火热之品。勿受寒、受潮,勿坐湿地。

带下当渗利脾湿,轻清上热。但不能过利,须适可而

止。所以然者,带症肝胆多有郁热,渗利过度,必伤肝阴,故当慎之。

偶见夜热骨蒸者,用《柴胡地黄汤》治之(方见“热入血室”)。重用柴胡、熟地,疗效尤佳。

《下治丸》

功能:清利湿热,收涩杀虫,用治滴虫性阴道炎。症见带下色黄,气味腥臭,前阴奇痒难忍者。

组成:百部30g,蛇床子15g,枯矾5—8g,

治法:上三味捣为细粉,炼蜜50g,合之为丸,绢包。

用法:纳入阴内。

82、乳痈

方药:桂枝木6-9g,粉丹皮9g,苦桔梗9g,大生地9-12g,炒桃仁15g,粉甘草6g,天门冬9-12g,青浮萍12-15g,水煎温服。

加减:

发热头痛,不恶寒者,去桂枝木,加黄芩炭9g,以清相火。

呕吐者,加淡竹茹9g,和胃以止呕。乳房

肿痛重者,加生枳实6-9g,开气行瘀以止痛。

欲化脓者,去桂枝木,加蒲公英15-20g,紫花地丁3g,清热凉血以解毒。芍药收敛,禁用。

忌宜:忌辛辣刺激之食物,以清淡食物为宜。注意休息。乳房胀疼者,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勿食用。

83、乳腺增生

方药:云茯苓9g,生白术9g,炒杭芍9g,粉丹皮9g,何首乌15g,陈枳壳9g,全瓜蒌9g,法半夏9g,川郁金9g,昆布15g,蒲公英18g,苏泽兰30g,苦桔梗9g,草蔻仁6g,水煎温服。

加减:

血瘀重,包块硬痛者,加炒桃仁15g,牡蛎粉15g,活血以行瘀。

胸闷乳胀重者,改陈枳壳为鹅枳实6-9g,或加穿山甲3-6g,宽胸利气以消胀。

本文来自:麻瑞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方剂
麻瑞亭临证经验医家经验
麻瑞亭临证经验
清代名医传人无私公开26首特效秘方,个个都有神奇疗效,值得收藏
清代名医第五代传人公开52首特效秘方(上)
麻瑞亭医林五十年方剂(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